做真正的我:認識你潛在的天賦才能,擁有屬於你最自在的人生

VBYDORTWW6

擁抱自己的天賦才能

二○一一年九月十九日,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同時也是威而鋼的發明人穆拉德博士(Ferid Murad)到臺灣的亞洲大學演講。面對滿堂師生,穆拉德博士特別鼓勵學生,要做自己喜歡的事,也就是說,要做符合自己天分與興趣的事,趁早訂定目標,尋找在這個專業領域的精英,吸引他們的注意,為自己找到最好的學習環境。只要自己夠努力,前輩就會注意到你,願意與你切磋,而你能夠從中獲益,一步步踏上成功的大道。

他的人生心得是:光努力,不見得能成功;但只要努力,成功的機會一定比較大。他認為有兩種人無法成功,第一是不努力的人,第二是努力方向錯誤的人,也就是說,如果你做的不是自己喜歡做的事,不符合自己的天分與興趣,那麼你一定不會成功。

這位諾貝爾大師的一席話,可以說為這本書的目標做了最強而有力的背書。發掘自己的天分與興趣,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正是這本書的主旨。

認識天賦是成功的第一步

我們遇到太多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天分與興趣究竟是什麼,所以說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歡做什麼,父母對此也不太重視;於是,這樣的孩子自然便接受了外在普遍的價值觀,做為自己的價值觀與目標,照著別人的意思虛度人生。

這樣的遺憾,除了為人父母要負起相當的責任之外,學校中的教育工作者也無法置身事外。尤其,我們的教育環境中,向來只注重課堂上照本宣科的教學,並不重視課堂外的各種專業輔導。但是,其實發掘學生的天分與興趣,並加以鼓勵、培養、引導,都屬於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可是在我們現行的整個教育體系中卻幾乎都忽略了這一塊,結果是讓許多學生像是矇著眼睛在學習,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天賦能力與興趣在哪裡,也不知道自己的天賦、興趣才是能夠讓自己發光發熱的關鍵。

如此因循苟且的結果,「入錯行」就成了極為普遍的情形。許多人原本可以功成名就,當個「狀元郎」,卻因為沒有發現自己的天賦才能,結果渾渾噩噩、庸庸碌碌地過了一生。

不過,我們特地尋訪了一些案例,相信各位讀者能夠從中得到力量。這些案例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父母對孩子天分與興趣的尊重,並且不受升學主義的潮流趨勢影響,支持孩子發展自己的天賦才能;最後,孩子能夠在事業上創出一番成就,朝著「幸福快樂的一生」更進一步。

父母對孩子人生發展的重要承諾,不是迎接小生命時的激動,而是要對孩子有持續的鼓勵、引導,與信任。

案例一:電子奇才──吳亨本

吳亨本是本書作者之一吳建國的小學同班同學。

吳亨本在小學時的成績並不出色,在班上的排名最多只能算是中等,主要原因是他對國語、歷史、地理等文科完全沒有興趣。學校通常會忽視像這樣成績平平的孩子,因此這些孩子的學習過程經常充滿負面情緒與挫折。

吳亨本的文科成績雖然不好,但是他對機器與理化卻是從小就有特殊的天分與興趣。他很喜歡拆卸機器,無論什麼電器,到了他手中一定會被大卸八塊,而年紀小小的他,居然有本事拆了機器又將之重新組裝恢復原狀,而且樂此不疲。

在一九五○、六○年代,臺灣社會基本上還是相當保守、封閉,物質也很貧乏,對於吳亨本這樣的孩子,整個大環境並不具備讓他得以發展自我的條件。幸運的是,他出身教育世家,父祖輩均是思想開明的教師、教授,尤其他的父親本身就是知名的教育心理學家,當時在大學中任教。吳教授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採取順性發展的態度,還提出「老二主義」,不要求孩子在學校的成績得名列前茅,甚至也不要求一定要讀最好的名校。父母有這樣的教育理念,又是身在教育界工作,無論是當年或是現在,都應該稱得上是稀有動物。

正因為吳亨本的父母充分尊重孩子,放手讓他發展自己的天分與興趣,沒有給他學習上的要求或壓力,也就減少了他在學習上可能產生的挫折感,讓他能夠「快樂成長、快樂學習」,學習他有興趣的學科,父母從來不強迫他去學他沒興趣又不擅長的學科。

除了父母的尊重與支持,吳亨本還很幸運地就讀於重視五育均衡發展的台北師範學院附屬國民小學(簡稱北師附小,現因應師範學院升格,改稱台北教育大學附屬國民小學)。在那個時代,國民義務教育只有六年,若要進入初中繼續就讀,就必須參加聯考,一般的國民小學在五、六年級時便厲行升學第一的教學政策,凡是聯考不考的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都挪來改上國語、數學、自然等科目,以提高學生的升學率。可是在北師附小,教學一切遵照教育部規定,該上什麼課就上什麼課,而且講究創新教法,力求啟發學生的創意。

正因為如此特殊的學習環境,最適合吳亨本充分發揮自己的天分去學習。當時他的級任老師是連炳南先生,連老師可以說將自己所有的時間,無論是課內或課外,都奉獻給這一群孩子,就像一個大孩子帶著一群小孩子徜徉在學海中,給了他們足夠發展自我的成長空間。

連老師有一個特殊的嗜好,那就是攝影。他會帶著班上同樣對攝影有興趣的同學,包括吳亨本在內,教大家如何看光線的強弱、設定光圈大小與快門速度,再帶他們到暗房去沖洗底片。這種學習的經驗是獨一無二的,在半個世紀以前的小學就能有如此活潑豐富的教學活動,這群孩子真是幸運!

吳亨本回憶那時的學習,他覺得自己是如魚得水。在校成績雖然未盡理想,但是他的父母並沒有給他壓力,老師也不認為他是壞學生,最重要的是,父母師長給了他一個肯定自我、發揮天分、發展興趣的成長機會。

有一次,連老師覺得學校裝置在各班教室裡的廣播擴音器聲音太大了,吳亨本聽到老師的抱怨,便自己在擴音器上加裝了一個開關,可以在聲音太大的時候關掉擴音器。他是無師自通學會這個方法,也沒有得到老師同意就動手去做,而連老師非但沒有處罰他,還表揚了他。他的天分得到鼓勵,便更加深了他繼續往電子、機械領域發展的信心。

進入初中之後,吳亨本對電機方面的學習能力更加明顯。根據他自己的形容,再複雜的電路圖,他只要瞄一眼便能牢記在心;對於化學元素週期表與化學反應方程式等等,其他同學都要花許多時間硬背下來,而他總是看一眼就能清楚記得,理化經常考滿分。不過同時,他的國文、史地等文科成績也一如既往──難得及
格。

日後,吳亨本果然朝著自己天分興趣的方向發展,在電子設備及音響燈光等工程方面展現才華,成就令人欽羨。他現在在臺灣是做舞台表演大型燈光音響設備的第一號人物,事業橫跨兩岸,真正成為這一行業的狀元郎,完全印證了「天生我才要入對行」、「入對行做狀元郎」這兩句話。

案例二:球鞋設計師──朱晨鐘(取材自二○一一年六月四日《北京中國青年報》)

朱晨鐘是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長大的孩子,他的父親是一位工程師,專做橋樑工程。在他讀小學時,父親經常帶他到長江邊寫生,養成他對繪畫與設計的興趣,也逐漸顯露出這方面的天分。

青少年時期,他跟其他同齡孩子一樣,瘋狂迷上了當時最火紅的美國職業籃球球星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與芝加哥公牛隊(Chicago Bulls)。那時,耐吉運動公司(Nike)每年都會推出新款的喬丹鞋,成為青少年追逐的時尚,每個年輕人莫不以能夠擁有一雙最新款喬丹鞋為最大的滿足。

可是一雙喬丹鞋少說也要幾千元,甚至要上萬元,對於家境普通的朱晨鐘而言,是根本無法完成的夢想。於是他決定,既然不能買一雙喬丹鞋,那他就自己畫一雙。於是,只要新一代的喬丹鞋問世,朱晨鐘就會跑到運動用品店的櫥窗前,隔著玻璃仔細觀察,一筆一筆畫出栩栩如真的喬丹鞋。而平常時候,只要他手邊有紙筆,就會習慣性畫起球鞋,因此同學對他的印象就是「整天在畫鞋」。

高中分組的時候,朱晨鐘決定選擇設計專業,而他的父母也全力支持他。最後他通過入學考試,如願以償進入武漢理工大學工業設計系,正式展開他逐漸達成自我目標的旅程。

大學四年裡,只要是材料工藝、設計方法等專業課程,朱晨鐘都會應用在運動鞋的實際產品案例上,藉此加強學習印象。課餘時,他除了參加各類設計比賽,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球鞋設計上。在他心中,一直把球鞋或運動產品設計當成未來的目標。

然而,到了快畢業的時候,他才突然發現,原來想要進入耐吉或愛迪達(Adidas)這類一流國際運動品牌的設計團隊,對這個來自中國的小伙子來說簡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於是,朱晨鐘帶著失落和不甘心,只能向現實低頭,進入武漢市政工程研究院從事城市景觀設計。

儘管如此,朱晨鐘並沒有改變自己的興趣,每天下班之後,他仍然畫球鞋、收集球鞋,在網路上瀏覽球鞋論壇。雖然難免對現實與理想的差距感到失望,他卻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興趣,也不放棄對理想的堅持。

二○○八年七月,正值北京奧運期間,愛迪達公司的官方網站發出公告,要募集全球各地的設計人才,獲勝者將有機會進入愛迪達公司總部工作。朱晨鐘花了整整一個月,每天利用下班時間精心設計自己的球鞋提案,及時將作品送到愛迪達公司總部。

次年二月,他從三百多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與來自英國、法國、保加利亞等的七名設計高手,同時受邀前往愛迪達總部,接受為期三天的最後面試。半個月後傳來了好消息,愛迪達公司通知決定錄取他與其他三名設計師。於是,二○○九年七月,他飛往德國,在他心目中的「聖殿」展開了夢想實現的快樂生活。

「我最要感謝的就是我的父母,他們從我小時候便啟蒙我的興趣,又不斷培養我,讓我能夠找到自己的天分、發揮所長,最後可以在這個領域裡追尋理想。」朱晨鐘充滿感激地說。

「做任何事,興趣最重要;有興趣就會願意下工夫、花時間研究,如此日積月累,總會有融會貫通的一天,一定能做出一番成績。」

對於年輕人,朱晨鐘最想給他們的一句話就是:「其實自己最知道內心想要追尋的是什麼,問題是要勇敢掙脫外界的一切干擾和限制,才能擁有自己所喜歡的那一片天。父母師長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扮演理解與幫助的角色,而非給孩子壓力或阻擾。」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做真正的我:認識你潛在的天賦才能,擁有屬於你最自在的人生

21312321218做真正的我:認識你潛在的天賦才能,擁有屬於你最自在的人生

作者: 吳建國, 查大偉
出版社:遠流出版

 

圖片來源:stock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