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自己一個人,這樣可以結婚嗎?

我喜歡自己一個人,這樣可以結婚嗎?

我覺得我是個不適合結婚的人,我比較關心自己的生活,也喜歡獨處。談戀愛的時候,就連心情好的時候,我都會懷疑難道真的得把我美好的人生,花費在這種「消耗性的活動」上嗎?這樣的我,卻比身邊的任何一個人都更早結婚。從這件事情當中,我了解到「無論面對什麼事,人都不能太鐵齒」,得到除了人生該面對的課題之外,我們無法保證任何事情的教訓。

總之,以一個典型內向者的角度來看,我經常覺得結了婚的這個狀態其實並不壞。

我覺得在韓國,其實很少有人在結婚之後,會去配合配偶的各種習慣來改變自己。身為一個已經嫁做人婦的當事人,我反而經常覺得結婚對內向者來說更有利。

內向者在面對人群的時候,總是容易感到疲憊,而且喜歡自己一個人,可是他們並不是討厭人。跟人見面時所耗費的精力很大,這跟因為去做某個行為,可能要付出或能夠回收一些機會成本,而搖擺不定其實是不同的兩件事。忙碌或疲憊的時候,當然會比較偏向「不想見面」的那一邊,但從某一刻開始,他們會覺得自己的生活變得很頹廢。就像如果嫌冬天實在太冷,而好幾天不願意開窗通風的話,腦袋會在不知不覺間變得昏沉,更可能會頭痛一樣。

而且無論是再怎麼喜歡獨處的人,跟他人的互動仍然是他們生活中最主要的一部分。雖然一旦在這種場合受傷,就會痛到好一段時間不願意去面對這件事,但這樣的傷最終仍然會因為人際關係而癒合,我們就是抱持著這樣令人感到悲傷的矛盾活著。

對從來都認為自己最適合獨處的內向者來說,與配偶的關係就成了他們最後的堡壘。

觀察在餐廳吃飯的情侶,可以一眼看出他們是情侶還是夫妻。情侶會持續地把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對看或是聊天,但夫妻卻是會注意提前上桌的小菜,各自吃東西或是滑手機,有必要的時候才會說話。

我曾經悲傷地認為,這樣的情況就好像眼睜睜地看著愛情變質,但現在反而覺得這種不必費心想話題,也可以輕鬆維繫下去的關係更加珍貴。事實上,比起必須面對要繃緊神經不斷維持對話的人,我反而覺得跟老公去吃飯的時候好像更美味。他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既有存在感,但又不會讓我感到疲憊的唯一。

所謂的夫妻,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關係,無論是用「像朋友一樣」「像戀人一樣」,還是「像兄妹一樣」,都很難解釋那樣的親密。即使他與我完全沒有相似之處,卻又感覺像是身邊有個我的完美複製人一樣,完全不會感到一絲奇異。

如果是會因為多巴胺的分泌而做出反應的外向者,那或許會覺得我所描述的夫妻關係,就像是坐牢一樣無聊。但我覺得很多事情都能夠事先想像的這段關係,反而很適合我的個性。像我先生其實是個不亞於我的內向者,這讓我覺得很棒。

長大之後慢慢了解到,朋友不會是永遠的。

學生時代不疑有他,認為到下輩子都還會是朋友的那些人,都會慢慢因為踏上不同的路漸行漸遠。這跟親密感的濃度無關,我們會隨著人生的週期跟某些朋友非常要好,接著又因為週期的改變開始和另一群人走得比較近。現在,坐在人生駕駛座上的成年人,已經不會單單只是因為往日情懷,而想要維繫一段不會讓人感到愉快的關係了。朋友關係隨時都可能破裂、改變,更需要持續的管理和維護。

雖然結婚也並非永遠,但至少兩人的關係是以永遠為前提所訂下的協議。換句話說,兩人是約好要成為永遠不會分開的「好朋友」。跟朋友不一樣,婚姻關係一旦破裂,人生就可能得蒙受不小的損失。

在遵守約定的前提下維繫的婚姻關係,反而使我不必再像單身的時候一樣,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來避免自己遭到孤立。我能夠蓬頭垢面地,穿著睡褲像條毯子一樣,癱軟無力地倒在沙發上,也都是因為有我老公的緣故,這也讓我更享受獨處的時光。

我能夠誇海口掛保證的,就只有「我不敢保證」這句話,只有「沒有正確答案」這件事情,是這個世界唯一的真理。所以我這種內向者更適合婚姻生活的感受,也並非唯一的正解。而且要讓這句話成立,前提是這必須是一段「好的婚姻」。

我只是想給那些喜歡自己一個人、害怕結婚的內向者,多出一個可以考慮的額外選項而已。

無論是再怎麼喜歡獨處的人,跟他人的互動仍然是生活中最主要的一部分。

以上內容由大田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其實,我是個內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