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聆聽,聽見字裡行間的情緒

用心聆聽,聽見字裡行間的情緒

有些人可能甚至會考慮稍微改變語調或口音,以凸顯出雙方的共同點(或者用來強調自己有多特別,如果這是你想要做的事情的話!)。你有沒有注意過兩個來自同樣國家的人在聊天時,有時候會過度強調他們族群的語言腔調?他們這麼做,是在無意識地跟另一方表示:「我跟你一樣。我們是朋友,我們的想法相同。」但是也要留意,如果某人在異國待了幾十年,但仍堅決使用當地的方言(「那玩意兒是叫土豆,不是馬鈴薯!」),這背後肯定有什麼值得探討的原因。

在跟一個小孩說話時,一名女性可能會自然而然地把句子簡化,並且提高音調;但在公司裡跟年長男性說話時,她卻會用到許多格局較大、更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字彙,同時也會談得更深入。在面對沒有醫學背景的患者時,醫生可能會選擇用拉丁語來形容一種常見的疾病,藉此凸顯出自己更聰明也更重要。到頭來,在對話中同理對方所要付出的努力,遠比人們想像的要困難。

然而,縱使考量到這一切,值得記住的是,同理回饋有時不是最好的做法,也有可能會出錯。如果回饋有了偏差,你反而可能意外地展現出自己沒有好好聆聽,從而產生不幸的後果。至於挽救的方式,通常都是誠摯地請對方提供更多的資訊,或是一句道歉,不過最好的辦法就是按部就班慢慢來,避免提出牽涉範圍過廣的詮釋。沒有人喜歡被人分析的感覺,也不喜歡他人武斷地揣測自己的想法。

另一個風險是「過早暴露」,也就是提及對方不願意討論或還沒準備好探索的事情—不論對象是你或可能是任何人。在本章節開頭的對話中,一名心思敏銳的聆聽者可能會說:「我在想,妳有沒有考慮過這段關係是不是不適合妳?」從某個角度來講,這個論點可能「沒錯」,但有點太直接、太露骨了,可能不符合說話者原先的預期。如果發生了這種事,最好謙恭有禮地把這句話收回去。換個聊天話題,或者利用一點幽默感,來優雅地離開那個敏感話題。

「情感遺棄」是另一件要注意的事情。假設你說出了上面那句話,而對方信任你,就接著說下去。他們可能更敞開了,分享了更多細節,讓自己變得更脆弱。如果你邊點頭邊聆聽,然後說你想去拿杯咖啡,之後唐突地改變了話題,他們可能會覺得遭到了遺棄,彷彿你將他們引入一池深水,後來就這麼把覺得暴露無遺的他們留在裡面。心理學家會刺激個案,讓他們進入痛苦不堪的地步,接著開開心心地說本日療程到此結束,然後快速地把臉上還掛著淚痕的人送出房間—這就叫情感遺棄!

最後,我們都應該記住,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聆聽者,並不代表就可以裝腔作勢,以及過度分析對方心理或意圖,把宏大的理論或解釋強加到對方身上,完全罔顧他們的感受。不要去讀心,不要去假設,不要把自己的故事投射到對方身上—這不像同理,倒像侵略。

在聆聽時,你要做的是陪著他們找出自己的結論,而非假定自己是全知的智者,能夠讓他們看見什麼東西。給出幾種情緒的名稱,或是溫柔地提出可能的關聯或解讀,但切記保持友善。千萬不要說出例如:「妳就是這樣。妳偏好某種類型,妳老是追著這類型的男人跑,因為妳的戀父情結,對吧?我猜妳現在肯定氣炸了。」而是要說:「天啊,我完全沒辦法想像妳的感受。不過,對於這一切,妳自己有什麼看法?」

世界上最差勁的聊天者,就是那些自以為聆聽能力高超的人,他們會無意識地利用「同理心」來主導對話,藉此間接滿足自身的自戀。千萬不要掉進這種陷阱!

聆聽與被聆聽之間

對多數人來說,靈活運用各種聆聽框架,並且知道如何針對各種獨特情況進行搭配,就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對話並非只為了解決問題,以及,我再次強調,單純的聆聽跟讓對方感受到被聆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首要之務。

不一致的聆聽框架,等同於不同的對話目標—這樣的差異意味著,其實任一方都無法滿足自身的需求或目標。有可能其中一方得到了滿足,但通常只有一致的聆聽框架,才能讓雙方快速達到自己的期望。

假若有不一致的情況出現,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留意到它的發生。如果在對話時,感覺到尷尬、僵硬或挫敗—或者倘若察覺到對方感受到這些情緒(這就是內心型聆聽方式的好處!),你就會知道情況有點不對勁。陷入不一致聆聽框架的時候,你常會覺得對方彷彿在繞圈圈,或者牛頭不對馬嘴,或者無聊透頂。

接下來,試看看你能不能大致分別確定自己跟對方的對話目標。一旦雙方想法一樣後,不一致的狀態就會結束—他們接受了你的聆聽框架、你接受了他們的聆聽框架,抑或你們雙方共同擁有一個新的聆聽框架。如果理解雙方有共同的對話目標,你們也可以說好在擁有不同聆聽框架的情況下對話。邀請一位第三方權威人士與會,或者參照特定衡量標準(「你說東,我說西,不妨讓我們來參閱一下這本指南手冊,照上面說的來進行」),也會有幫助。

但是,如果對方的對話目標是「逮住這些聽眾,逼他們聽我的有趣故事,好讓他們知道我有多棒」,而你的對話目標只是在朋友的派對上享受美好時光,怎麼辦?那些對話自戀症患者、霸凌慣犯,還有憤怒的、想爭個對錯的、想抱怨某個困擾的人,可能不會想要改變聆聽框架—而跟這些人打交道的時候,你八成也不會想屈就他們。

在這種情況下,明智的做法是,承認並非所有對話都有辦法進行下去;有時候,最好的互動方式就是停止互動,或至少改天再繼續聊。如果你發現到一個糟糕的聆聽框架,並且認為把這件事情開誠布公說出來能對這場對話有益的話,那就大聲說出來吧;但如果有人鐵了心想強迫你聆聽他們那些有害或荒謬的觀點,你隨時都可以選擇主動離開這場對話。

學習掌握各種框架的使用方式,不但能夠幫助你隨時隨地悠然穿梭於各類社交情況,還能讓你對自己的溝通風格有更通盤性的理解。你通常會採用哪一種聆聽框架?為什麼?這樣的聆聽框架能夠滿足你日常生活中的對話目標嗎?如果你有時會沒辦法好好溝通,原因是什麼?你應該要怎麼做,才能讓下次的溝通更順暢呢?在摸索對方的聆聽框架時,如果你先把自己放在一邊,並將心思都放在對方身上,那麼你的判讀跟分析會更快、更有效率。

在跟他人互動時,一流的聆聽者都積極又實事求是,不會毫無意識地任由過往習慣牽著自己的鼻子走,從不考慮自己那些能有效促進對話效率的溝通技巧。不用做什麼複雜的事,只要定時確認自己跟對方有著相同的對話目標,並且不要讓自己膠著在單一的聆聽框架或聆聽風格中。

在這段互動/事件/對話/聊天/發洩中,這人想要的是什麼?抱持這樣的想法看似不困難,但鮮少有人能實際做到這個簡單的步驟。覺得問自己這個問題很艱難嗎?有可能,但這其實只是讓自己抽離當下的對話場域,先去思考對方想要的是什麼。以自己為優先的思考慣性根深蒂固,難以跳脫。

用心聆聽,聽見字裡行間的情緒

要明智地善用同理心,請試著在聆聽時不要妄加評判—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不要去解讀或解釋,不要去推理或證明。不要認為讓對方振作起來是自己的責任,不要責備,不要感到內疚。你可能會問:好吧,那我還能做什麼?很簡單:只要聆聽,並且接受對方所說的話。

真心去對說出來的話語保持好奇心、讓自我意識暫時抽離現場,只要聆聽被說出來的字句,不要急著結束對話。讓心思留在此時此刻,試著去理解說話者的情緒源流。如果有什麼事情需要處理的,時機遲早會自己來臨,但我們通常都會想讓過程能快一些,而這就會導致自己聆聽不到對方的情緒。

不要一直去想那些字句中所涵蓋的現實情況或是否符合邏輯,而是用「心」去聆聽,聽見字裡行間的情緒。說話者有著什麼樣的感受?他們有什麼渴望、恐懼、需求?徹底忘卻誰是對的、誰又該被究責。跟著他們一起「陷進去」,陪在他們身旁。你不需要困在他們的情緒裡,但你的確可以嘗試暫時從他們的角度去看待這一切。真正地理解賦予人的美好感受,遠勝於獲得建議或解決問題—這些回應往往沒有抓到重點。

要成為一名具有同理心的溝通者,就要讓自己在情感上成熟,能夠自在地處於各種情緒中,無論是正面或負面。這個能力在於讓自己能夠柔軟地去感受,而非逃離情緒,不惜一切代價抓住解方或逃避不適。事實上,你愈能夠忍受情緒的不適,不急於解決或否認它,就愈能讓對方也做到這件事情。

在悲傷之時,人們有時會說,如果對方在面對他們的悲傷時,其反應為尷尬或迴避,只會讓他們的悲傷加倍。在那當下,他們真正想要的,是對方誠摯而無畏地讓他們看見自身的悲傷。他們希望有人能說:「那真的很痛苦。我明白那種痛苦」,同時陪在他們身旁,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孤單一人。

你可以養成一個好習慣,那就是避免用自己的標準去評斷他人所說的話,因為這顯示出你悄悄地在心底為這件事情定奪。你可能會認定對方反應過度或反應不足,或者做出了你不會有的反應。你可能會開始思考,在這個故事中,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或者偷偷地質疑對方所說的話的真實性。

你可能會化身為科學家或調查人員,試圖解開謎團、找出真凶,或者決定誰對誰錯以及事情的起因,或者遺漏了哪些事實。或者你可能會扮演護士或母親,並決定那些負面感覺不應存在,而你的工作就是要療癒這個人、讓他們開心,或者斥責他們讓你不開心……

但這些事情都不重要—因為那都是你而非他們的想法。此時此刻,你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並不重要。停止你所有的成見、想法、信念,讓自己沉浸在他們的世界中。現在,成為他們的感覺如何?不要只是試著去把自己放在他們的位置—而是去想像他們在那個位置上的感受。

本文摘錄自《最高的聆聽》, 大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