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的感情越多,他人越難感同身受

敘述的感情越多,他人越難感同身受
圖片來源/pixabay

敘述的感情越多,他人越難感同身受

根據「發生了什麼事?」的方法說故事,意味著你只能談實際事件中,可被他人看到、聽到、聞到、嚐到和碰觸到的部分。

如此的說故事法,能將批判、評論、見解和成見去除。你將完全只仰賴對實際情況的描述,以及因而產生的力量,帶領聽眾穿越故事的風景,走上一趟感知的探險旅程。這個方法有個極為簡單的經驗法則—只說真正發生的事,不是你認為發生的事;也不是你對事情的感受。

在我們的範例中,這正是「發掘」和「編排」的銜接之處。

除此之外,我還發想出一個特別的架構、一個創意的比喻,來協助大家學習「發生了什麼事?」說故事法,讓它變得更完善。那個架構叫作「發生了什麼事?」相機。

根據「發生了什麼事?」相機,以下這些都不是事實,而是相機看不到的心智創造物。閱讀下面這份詞彙名單時,你可能會覺得它們都顯而易見;但當你開始實踐這個方法,你將會驚訝於自己在溝通時,有多麼需要仰賴這些內在經驗的分類。

我敢說,在根據「發生了什麼事?」說故事法來使故事變得更加完善的過程中,你會逐漸把它們視為自己終有一日會拋下的柺杖,這些詞彙有—

‧感覺:情緒、反應和模糊的信念。
‧解讀:主要是基於人們自己認定而成的「事情之某版本」解釋。
‧批判:以自己特定的思考方式或看待他人之傾向,去具體化、限定某人或描繪別人的特性。
‧意見:不一定基於事實或知識而生的看法或批判;事關個人的整體信念。
‧合理化:試圖用邏輯理性去為某個行動或態度辯護。
‧評論:表達個人意見或對一起事件、狀況提出解釋。
‧內在思緒:以「這個嘛,我心裡認為……」、「我跟自己說……」開頭的評語。這些雖是說明事情經過的開場白,但在使用「發生了什麼事?」相機時,你完全不需要這些開場白。

與其說:「我心想『這真是個帶團隊到戶外享用午餐的美好日子』。」你不如說:「我們到庭院去吃午餐,我說:『來享受這美好的天氣吧。』」如你所見,「發生了什麼事?」說故事法刻意設置了一個限制,要求你公平公正地看待自己的經驗,去除每個人在說故事時常忍不住加上的意義和批判。

為什麼要移除那些看來有必要又熟悉的素材,才能說故事呢?這個問題的答案與你故事說得是否成功、能否促使聽眾發揮與生俱來的能力,並接著找出前後之關聯……都至關緊要。

當我們任由自己對事件的感覺和解讀來主導故事,聽眾便無法自行體驗事情的經過。一個人若只會用他自己的解讀替事實加油添醋,你如何與他同步呢?意見會招致意見,批判會招致批判。所以,唯有只陳述五感的細節,聽眾才可以更清楚且不帶成見地聆聽。而這也正給他們的聰明才智一個可對故事成分進行評估的空間。

這便是「說故事之美」。因為我們很自然地就會將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投射到正在聆聽、僅由事實組成的故事之中。我們宛如身歷其境,並直覺地受到啟動,洞見力也自然加深了。

一如閱讀維多莉亞的訓練時,你的神經會自然做出反應一樣。藉由事實的描述,那便如同我們親身經歷到的事一般。這是非常強大的體驗,而且還能從頭到尾建立連結。

根據「發生了什麼事?」說故事法來說故事,聽與說相互作用的關係將會到達頂點。這是因為在某個意義上,我們是與聽眾一同在創造故事。當然,我們選擇要說、要強調、要指出的事情會形塑故事的架構,影響聽眾的聆聽。

以上內容由方言文化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用故事表達,輕鬆感動任何人:學會賈伯斯說故事技術,粉絲、部屬、客戶都一路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