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的所有事情幾乎都可以劃成四個象限:第一類是喜歡做,又剛好有機會發揮;第二類是喜歡但礙於現實無法盡興完成的;第三類是不喜歡,且非常幸運可以不用接觸的;第四類是既不喜歡,但得硬著頭皮上的。「人脈建立」(Networking),對多數上班族而言,似乎很不幸地落在第四象限。
美國社會學家Mark Granovetter以弱連結理論(Weak Ties Theory)指出,泛泛之交、宴會裡偶遇的陌生人、在Facebook短暫互動的網友,反而會比關係密切的親友、同事帶來多於58%的幫助。人際溝通儼然成為目前職場必備能力,這也是為什麼不管是新人或老手,在職場上都要妥善經營人脈的原因。Jon Levy用分析行為科學的經驗,輔以具體的理論,說明就算不是天生社交好手,也能培養4個習慣改善社交恐懼,拓展人脈更上手。
一、Give and Take:比起索取,不如當一個給予者
以往認為「施比受更有福」不適用在攻城掠地的商戰中;然而,Adam Grant教授在《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一書中以科學數據指出,相比索取者(Takers)、互利者(Matchers)的人格特質,各行各業中的佼佼者以給予者(Givers)為最。這群人較願意犧牲奉獻,更加左右逢源,也因其更能夠融洽地和同事、主管相處,意味著得以和諧處理更多他人苦無解法的燙手山芋。
但Grant教授同時發現,給予者忙於扶別人一把而忘了爭取自己的表現,或者被索取者利用,犧牲自己的成功機會。比起無我型的給予者,他更鼓勵人們變成「類利他型給予者」(Otherish Givers),在助人前判斷對方是真的需要幫忙,也就是幫助他人的情況下,不會損失自身權益。若確保能做到這點,下次不熟的同事向你尋求協助時,不妨爽快說聲「Yes!」,有效建立好關係。
二、富蘭克林效應:人脈是「麻煩」出來的,別害怕開口
想打破溝通僵局、建立自身好感度,除了當一位慷慨的給予者外,根據心理學中的「富蘭克林效應」(Ben Franklin effect),拜託對方幫一個無傷大雅的小忙或尋求建議會是不錯的方法。該效應在說明當我們願意主動向他人尋求協助,不但不用太過擔心給對方添麻煩之外,反而會讓對方有好感,之後也會更容易得到對方再一次的協助,彼此也有契機成為朋友。
這套說法乍聽之下或許令人費解,但不妨想想,一般人在尋求協助時,多半會找有能力、值得信賴、甚至是自己喜歡相處的人,於是被尋求協助的一方因此感覺到自己被需要、被欣賞,從而拉近兩者的距離。
三、聚光燈效應:別放大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在社交場合上,可能會糾結穿錯衣服,或者對談中口誤等小錯誤,並且對這些失誤耿耿於懷,心情抑鬱導致無心接續對話,這是都是聚光燈效應(Spotlight Effect)帶來的負面結果。意指人們以為別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隨時照看外貌及行為,保持良好的形象,以免一個不小心落得被討厭的下場,但這樣讓自己跟著擔心受怕,反而讓他人更不敢向你搭話。
想打破過剩的自我意識,和他人建立真實的關係與互動,最好的解法就是落落大方、相信自己。就算偶爾犯點小錯誤也別太容易尷尬或怯懦,其他人或許根本沒有注意到,也或許他們有過類似經驗,可以包容這些疏失。況且在犯錯後,如果能以幽默的方式自我解嘲,更能幫助他人培養對自己的信心、印象與好感。
四、資訊鴻溝理論:新鮮事刺激多巴胺分泌,聊天更愉快
倫敦認知神經科學UCL學院調查,新奇事物促進大腦釋放多巴胺強化記憶力,若此時能用有趣的事物引起他人興趣,對方對你的印象會比一般的社交談天更深刻。此外,也可以利用資訊鴻溝理論(Information Gap Theory),讓人們接觸無法以過去經驗解釋的事物時形成的資訊鴻溝。社交好手會運用此二者,獲得對方的好奇與溝通的契機。如果彼此的資訊鴻溝太大,例如在一般場合和對方聊狹義相對論不會是好選擇;但鴻溝太小又無法引起別人的興趣,最好讓資訊鴻溝變成對方的癢處,不伸手撓抓不行。
社交的目的是讓彼此更熟識,建立屬於自己的話題資料庫,分享「對方不知道、沒有經歷過、想像不到」故事能有效推進關係,還能讓對方看見自己的特質。自我介紹時,比起呆板的「我來自高雄旗山」,用問句如「我來自一個環山的小鎮,盛產香蕉而且非常好吃!不曉得你有沒有聽過高雄旗山呢?」,或許很快被拱著分享更多經驗,讓話題不斷延續。
本文出自「SmartM人才培訓網」,原文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