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早期容易犯哪些錯誤?

14649942027_046412674d_z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關注成功而忽略失敗。但是在快速發展的互聯網行業中, 小公司創新往往風險很高,非常容易失敗。而創業者自身可能也會犯錯誤,每 一次犯錯都可能是致命的。

=被一個真理絆倒=

王興 07 回想早期創業,覺得自己當時並不是真的那麼目標清晰、決定明確、 有緊迫感。

初次創業很容易犯的問題是:你不知道什麼是重要的。我看了一些書後,發現 Facebook 創始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 )也是這樣。臉書很受早期用 戶歡迎,但他並不知道這個事情有多麼重要。他到矽谷後還一度說臉書這個專案 並不重要,想靠臉書吸引一些用戶來,真正想幹的事是做一個下載軟體。後來是 西恩.帕克(Sean Parker )告訴馬克別去幹其他東西,幹這個就對了。

「校內網」當年在中國的清華大學電子系學生節晚會前後幾天之間,吸引了 四、五千名以實名註冊的用戶,但是學生節晚會之後又不怎麼增長了。在這之後 我們也出現過搖擺,在想是不是要幹另外一個案子。

老外有一種說法是,「很多人在很多時刻都會被一個真理絆倒,但多數人都會 爬起來繼續摸索。你被一個正確的機會絆倒過,但是你不知道那是機會而繼續摸 索,其實這時候你已經錯過了這個機會。」
這也險些發生在我們身上。

=準備不足=

汪華 08 看到的很多情況是:一個人只是因為想創業,或者是想到或聽說了一 個點子,甚至只是對現有工作不滿,就開始了創業。激情是創業的第一步,但創業不是這麼簡單的事。首先,你是不是真正研究和瞭解了你想做的事?舉個例子,在「淘寶」(中國最大的個人拍賣平台)開店是 最簡單的創業之一了。

但即使是這個,做之前你有沒有分析過淘寶所有門類的銷 量、利潤、貨源等情況?對你想做的分類,你有沒有精研過前幾百個熱門的貨品 和商家?靠前的商家和貨品,你有沒有分析過他們最近幾個月的每一單成交、評 論?從選品、定價、貨源、排名、客服、推廣到配送你是否研究過?有沒有從業 內資深人士那兒吸取過經驗?有沒有實地考察過貨源地?有沒有分析調研過你的 買家群體?

當一個創業者和我談的時候,如果我這個投資人都比他在他自己想做的事情上 懂得還多、瞭解得還深的話,那我不但不會投(資)他,反而會勸他回去先好好 想想,想清楚他到底有沒有認真思考和對待他自己的創業。

即使瞭解了自己想做的事,第二步還要思考自己是不是能聚合做這件事所需要的 要素,包括經驗積累、團隊、啟動資金、資質牌照(專業認證)、商務管道等。根 據想做的事情不同,所需的要素也不同,但最基本的是你的經驗積累和團隊。我看到所有的成功專案,創業者之前都在相關行業或相關方面有過很紮實的積累, 有技術上、營運上、知識上、人脈上和管理上的等等。

例如,汪海兵 09 在「摩爾莊園」之前做的是「QQ 寵物」,「智明星通」在社交遊戲前做的是 flash(視頻 流)。很多年輕的、不錯的創業者,之前在大學往往就做過小網站、小生意或者 獨立開發者。就算你對你想做的事沒有直接經驗,起碼也要有相關的技能、營運、 團隊領導能力等。

在創業諮詢中常常會有類似「我大學剛畢業,專業和創業的 idea 不相關」或 者「完全沒有相關的背景,但覺得這個行業會大熱,能否被接受」這樣的詢問。 我建議(這樣的人)可以先找一家相關公司工作,進行瞭解。如果是移動互聯網, 可以先試試做獨立(程式)開發者,有了足夠的技能、知識和人生上的積累後再 開始(創業)。

「團隊和搭檔」則是另一個最重要的要素。現在的互聯網不像十年前,競爭非 常激烈,變化非常快,要求團隊一開始就有相對完整的核心團隊。

十年前沒有太多的人做互聯網,創始人和團隊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犯錯誤和 成長。比如騰訊當年犯過的很多錯誤,放到今天可能就是致命的。所以當你計畫 好了創業的時候,下一個事情就是能不能用一切辦法找到和自己互補的搭檔。如 果不能,那就要好好重新考慮一下你的計畫。比如我一般就不會投資給沒有能力 或不願吸引聚合一個小團隊和自己一起幹的創業者。

=忽視執行=

很多創業者非常重視他的點子,完全不願和別人說,把整個創業的成敗都壓在 上面。其實說句難聽的話,互聯網裡最不值錢的就是點子。互聯網裡聰明人那麼 多,任何你能想到的點子,一定已經有 100 個人想過甚至做過了,如果沒人想過, 99% 的可能是這個點子是有問題的。

創業是有秘密,但這個秘密不在點子本身, 而是在點子的執行,如何把它做出來。比如京東商城,人人都在做這個點子,但 抄也沒有用,所有的核心都在執行裡。如果你覺得別人一知道你的點子,一開始 做,你就不行了的話,那你註定會失敗。連帶的問題就是,過於追求點子,一味 求新求變,追求不同,反而導致了一堆沒有可執行性的計畫。

=過度複雜=

很多創業者都有很大的願景,要做「平臺」。比如前幾年不少小公司要做手 機二維碼。但想一下,二維碼不但要做好產品,還要訂立標準,讓手機廠商接受 預裝閱讀軟體,讓各種商家接受使用,這個不是小公司能做到的。

創業公司還是 應該從一件簡單明確的事啟動。凡是標準平臺性的、需要大量協力廠商接納的, 或需要同時做好幾件事情才能成功的,或整個鏈條的大部分環節在控制之外的, 最好都不要做。其實現在的互聯網平臺公司,大部分也都是從一個應用開始的。

Yahoo(雅虎)最早是個網址站,QQ 最早是個即時通信工具,「360 安全衛士」 最早是個「木馬」(惡意軟體程式)專殺。另一個(創業常見的問題)是多線開發,同時想做太多的事情。希望產品功能 豐富,堆砌功能,沒有抓核心需求和核心價值,不注意政策和限制,選擇太狹窄 的方向,不去考慮推廣管道、獲利模式等。

=長期兼職=

很多創業者為減少風險,選擇兼職創業,等產品第一版面市看看成功與否再做 打算。其實在創業準備和研究的時間裡,不辭職是可以的,但長時間兼職創業是不 可取的。創業是一件需要全力投入的事,兼職往往導致執行力低下,思考不深入, 團隊無法真正組建(創始人都不全職,如何吸引高素質的人加入),無法融資。

最重要的是導致輕易放棄和丟失市場機會。大部分人創業的第一版產品和第一次 嘗試往往都不會那麼成功,成功往往來自後續不斷學習改進。比如社交和網頁遊 戲是我見過兼職創業比較多的,也是放棄非常多的。但很多現在非常成功的遊戲, 比如商業大亨,第一個版本市場回饋很不好,是通過半年多的逐步改進才逐漸成 功的。

更重要的是機會。一個類別的新機會,「時間之窗」往往是有限的,從一個領 域新開始到領域裡出現成熟公司或大公司進入,導致不再適合創業,往往就一 年多的時間。比如當 Zynga 、Playfish(均為著名的遊戲公司)成了氣候之後, 再做一個 Zynga 的機會就沒有了。從 MySpace(線上社交網站聚友網)開始到 Facebook 成熟之後,再做一個 SNS(Social Network Site, 社交網站)就不太可 能了。

兼職創業者的競爭對手是那些 100% 全力投入的其他創業公司,你兼職怎 麼打得過別人?速度緩慢,一年很快就過去了,直接導致錯過整個機會的時間視 窗。而這樣的機會,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如果你對你做的事情大方向非常有信 心的話,就不要兼職創業了。

=只召募便宜員工=

有一些創業者,寧肯花 5000 元(人民幣/月薪)召募兩個應屆畢業生,也不 願意花 5000 元請一個有一到兩年工作經驗的人。在他看來,兩個人幹的活加起 來總比一個人多吧,但事實上,他付出的各種隱形成本遠大於顯性成本。別人走 的彎路,新手會幾乎不落地走一遍,誰來買單,當然是公司啊。

有些人說,我是創業,我沒錢,我不可能雇得起那些精英,那不切實際,但關 鍵是,你至少得雇能幹事的人吧?

那如果請一個有經驗的人帶他們不就好了?這看起來不錯,但現實情況是,有 經驗的人首先未必會帶人,其次是帶人也會損耗他的精力。我見到最不切實際的創 業者,要求一群新兵蛋子去幹老兵油子幹的事兒,幹不成就把責任全推到員工身 上。關鍵是,新員工的能力有限,你逼他幹他幹不了的事情,那不是趕鴨子上架 嘛。但是創業者又不可能等待那麼漫長的培養週期。

初創者,一開始必須找到由幾個精兵強將組成的團隊,沒有找到就繼續找,寧 缺毋濫,否則你的步伐會越走越慢,越走越難受。

=「拍腦袋」上癮=

我不只一次看到創業者「拍腦袋」――他們凡事都是「我覺著吧」(我覺得是 這樣),而不是「用戶覺著吧」。

以遊戲行業為例,初創團隊資源不足,掌握不了大量決策所依賴的資源,所以 他們面臨兩種選擇,要麼跟著別人走,也就是「山寨」,要嘛自己「拍腦袋」, 摸著石頭過河。

這樣的人去打仗,豈不會死得很慘?一個是跟在別人屁股後頭,要滅一起滅, 一個是連情報都沒有就殺過去,矇對了,大立戰功;矇錯了,一敗塗地。對於初創團隊來說,你的那點資源能讓你錯幾次呢?

=梯隊斷層=

有一些創業團隊起步很好,風風火火(聲勢熱鬧),但是隊伍一壯大,輕則傷 筋動骨,重則分崩離析。最「囧」的時候一個人要管著十幾個人,也沒有「梯隊」 的概念。那種大權在握的感覺的確不錯,但問題在於一個人的管理能力是有局限 的。當初創建團隊的人 title(頭銜)裡都掛了個「O」(意指如執行長 CEO、技 術長 CTO 等),卻發現中間階層完全沒培育起來,只得花大把大把的時間處理這 些事情,顧此失彼,焦頭爛額。

很多人的做法就是挑選工作能力最強的人作為後續管理梯隊,可是工作能力最 強的未必是會管理的。當一個團隊每天在頭疼管理問題的時候,它的產品如何繼 續發力?

其實這些還並不算最不切實際的想法,我相信除了「以為有個想法就能改變世 界」的愣頭青年會想不到這些,大部分創業者還都能想到這些,但是他不知道該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就這麼一直困擾著他們,直到宣佈創業失敗、吃一塹(失敗) 長一智以後,便開始知道該如何進行了。

最後的總結就是,創業者最不切實際的想法,就是以為創業是個「扯大旗做虎 皮」,輕而易舉的事情。

【07】校內網 ( 現已更名為「人人網」) 創始人,「飯否網」總裁。1997 年他保送就讀中國清華大學 電子工程系無線電專業,畢業後以全額獎學金去了美國德拉瓦大學。王興說:「移動互聯網的 衝擊比想像更快更猛 , 衝擊會一波接一波的到來,永無寧日。」
【08】「創新工廠」聯合創辦人/管理合夥人。他畢業于美國史丹福大學,合作創辦過「銀達科技」 公司,曾任職於 Google 中國,創建了 Google 中國的優質廣告網路、並且負責管理投資,協助 Google 與中國當地的互聯網夥伴進行策略合作。
【09】中國「淘米網路」的共同創辦人,該公司主要發展社交遊戲。摩爾莊園及 QQ 寵物均為其遊戲 產品,後文的「智明星通」則為另一家中國著名的遊戲公司。

 

本文授權自大寫出版/知乎《創業時,老闆們上「知乎」聊什麼?:華文最強知識網路社群的新創者vs.老師父經典問答

2131231213創業時,老闆們上「知乎」聊什麼?:華文最強知識網路社群的新創者vs.老師父經典問答

作者:知乎
出版社:大寫出版

圖片來源:gvah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