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到吸引力的時候,總是會引來眾蛇們(包括我QQ)的引頸期盼,到底是什麼決定了愛情的開始?
我們第一個想到的,通常會是外貌吸引力(延伸閱讀:人帥真好?有關外貌吸引力的十個如果)。很抱歉,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選擇的伴侶,通常還是我們看得順眼的,只是每個人的菜不太一樣而已。那些說自己重個性不重外表的人,其實往往都是騙人的[1][2][3][4]。當然啦,有的人的菜是娃娃臉(蘿莉臉?)[5],有的人喜歡大眾臉[6],也有人喜歡一張對稱的臉[7]。
當然啦!如果你是男生,除了高跟帥,富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根據演化心理學,有經濟和社會地位的人,比較容易吸引到異性[8],當然啦,心理學談的總是感覺到是什麼,而不是實際上是什麼。所以有許多的把妹書會教我們,要把自己的長才表現給異性看,像是你很會溜冰就要約喜歡的異性去小巨蛋,你很會唱歌就要約喜歡的異性去KTV,你很會打棒球就要約喜歡的異性去看你比賽──總之就是要讓你喜歡的異性,感覺到你的社會地位。
那麼,除此之外呢?除了高富帥的天菜,除了長得正、長得一副娃娃臉,難道就沒有其他的了嗎?這樣許多蛇蛇們,不就要練成魔法師了嗎?(傳說中到30歲還交不到男女朋友,就會變成魔法師)
別想的那麼悲觀。除了外貌吸引力之外,還有許多指標可以預測愛情的開始。過去的研究也告訴我們,如果一開始對對方沒有討厭的感覺,那就有可能會讓我們越看越喜歡對方[9],不過要記得,一開始一定要讓對方不討厭你,就算沒有特別印象深刻,不討厭作為開始的基礎,才會越看越喜歡;如果一開始就看不順眼,通常只會越看越討厭[10]。
而兩個人之間的相似性,往往是親密關係發展的重要關鍵。如同過去研究所提到的,類似的價值觀、興趣,以及人格特質,都是我們在尋找另一半的條件;而且這些相似性,某種程度上也預測了兩個人的關係能不能走得長久[11][12]。 也有一些研究指出,兩個人有相似的非語言訊息(nonverbal cues),也更容易吸引到彼此[13]。 如果兩個人能夠自然的產生相似的手勢,自然的眼神接觸,以及相似的身體姿勢,那麼他們也更有可能了解、喜歡上彼此[14][15]。而2010年的一篇研究,則把重點轉到了語言內容的相似性(language style matching, LSM)之上——當我們的說話內容當中,使用各種種類功能詞的比率越相近,則越容易吸引彼此。這是一個過去很少被注意到的部分[16]。
先來看看什麼是功能詞。在我們所使用的語言當中,其實可以把所有的詞彙,分成兩個部分:功能詞和內容詞。所謂的內容詞,就是這個詞彙具有描述實際內容的功能,例如花、兔子、愛、跳舞等等;而功能詞則不具有實際的意涵,而是作為一種承接語句的功能,必須在特定脈絡下才有它的意義。先來看看中文裡的功能詞,根據李世文和陳秋梅的定義[17],可以分成以下14類:
1.代名詞:你、我、他、他們等。
2. 指稱詞:這、那、這些等。
3. 介系詞:在……裡面、在……之中、(男女)之間等。
4. 名詞詞尾: (屋)子、(片)子等。
5. 動詞時貌詞尾: (完)了、(看)過、(高興)起來等。
6. 句尾語助詞:呢、嗎、啊、呀等。
7. 否定詞:不、 沒、沒有、無法等。
8. 助動詞: (不)敢(去)、會、能等。
9. 量詞: (一)枝(槍)、(一)部(電影)等。
10.不定詞: (教他怎樣)去(用)、(用)來(保護她)等。
11.連接詞:然後、於是、而且等。
12.所有格:的、之等。
13.動詞補語: (叫)做(比爾)、(告訴她)說(有危險)等。
14. 其他:被、把、給(被的意思)等。
如果回到這篇論文裡面,作者把功能詞分成了9種:人稱代名詞、非人稱代名詞、冠詞、連接詞、介係詞、助動詞、高頻率副詞、否定詞、量詞。
這一篇研究發現,在速食約會(Speed dating)當中,若是兩個人運用九種詞彙的各別比例,加起來的平均值越相近,則他們相互產生好感的機會越大。例如有一組配對者,他們使用人稱代名詞的比率是10.53% vs 12.96%,使用助動詞的比率是10.53% vs. 11.11%,使用否定詞的比率是1.75%vs 1.85;另一組人使用人稱代名詞的比率是15.09% vs. 10.0%,使用助動詞的比率是15.09% vs. 7.50%,使用否定詞的比率是 1.89% vs. 0.0%;則第一組人比第二組人更容易互有好感。在這一篇研究裡,語言相似性高於平均的人,互有好感的機率是33.3%,而低於平均的人,只有9.1%的機率會相互吸引。而且,語言相似性也可以做為預測大學生伴侶關係品質的指標之一。
所以,即使你長得不帥不正也沒關係,多去尋找講話風格和自己相近的人,應該會更有機會脫魯喔~
延伸閱讀
[1]Asendorpf, J. B., Penke, L., & Back, M. D. (2011). From Dating to Mating and Relating: Predictors of Initial and Long-Term Outcomes of Speed-Dating in a Community Sample.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5(1), 16-30. doi: 10.1002/per.768
[2]Clark, J. (2011). Speed dating: Do pretty psychopaths excel? gradPSYCH, 9, 13.
[3]Eastwick, P. W., Richeson, J. A., Son, D., & Finkel, E. J. (2009). Is Love Colorblind? Political Orientation and Interracial Romantic Desir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5(9), 1258-1268. doi: 10.1177/0146167209338524
[4]Finkel, E. J., & Eastwick, P. W. (2008). Speed-Dating.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7(3), 193-197. doi: 10.1111/j.1467-8721.2008.00573.
[5]Cunningham, M. R. (1986). MEASURING THE PHYSICAL IN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 QUASI-EXPERIMENTS ON THE SOCIOBIOLOGY OF FEMALE FACIAL BEAU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5), 925-935.
[6]Langlois, J. H., & Roggman, L. A. (1990). ATTRACTIVE FACES ARE ONLY AVERAGE. [Articl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 115-121.
[7]Grammer, K., & Thornhill, R. (1994). HUMAN (HOMO-SAPIENS) FACIAL ATTRACTIVENESS AND SEXUAL SELECTION – THE ROLE OF SYMMETRY AND AVERAGENES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108(3), 233-242.
[8]Buss, D. M. (1989). SEX-DIFFERENCES IN HUMAN MATE PREFERENCES – EVOLUTIONARY HYPOTHESIS TESTED IN 37 CULTURE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2(1), 1-14.
[9]Zajonc, R.B. Mere Exposure: A Gateway to the Subliminal.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ecember, 10 (6) [April 10, 2011]. doi:10.1111/1467-8721.00154.
[10]Swap, W. C. (1977).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repeated exposure to rewards and punisher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 248-251.
[11]McCrae, R.R., Martin, T.A., Hrebícková, M., Urbánek, T., Willemsen, G., & Costa, P.T. (2008). Personality trait similarity between spouses in four cultur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6,
1137–1163.
[12]Watson, D., Klohnen, E.C., Casillas, A., Simms, E.N., Haig, J., & Berry, D.S. (2004). Match makers and deal breakers: Analyses of assortative mating in newlywed coupl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2, 1029–1068.
[13]Karremans, J.C., & Verwijmeren, T. (2008). Mimicking attractive opposite-sex others: The role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 statu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4, 939–950.
[14]Chartrand, T.L., & van Baaren, R. (2009). Human mimicry. In M.P. Zanna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 41, pp. 219–274). London, England: Elsevier.
[15]Shockley, K., Richardson, D.C., & Dale, R. (2009). Conversation and coordinative structures. Topics in Cognitive Science, 1, 305–319.
[16]Molly E. Ireland, Richard B. Slatcher, Paul W. Eastwick, Lauren E. Scissors, Eli J. Finkel, and James W. Pennebaker.(2010)Language Style Matching Predicts Relationship Initiation and Stability.Psychological Science OnlineFirst, published on December 13, 2010
[17]李世文、陳秋梅 (1993). 〈中文口語與書寫語的比較研究〉,《教學與研究》第十五期:頁63-9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
(本文獲授權轉載,作者「Psydetective – 心靈偵探」,原文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