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有聽演講的經驗,有些像TED演講一般引人深思、振奮人心,也有些演講令人昏昏欲睡。如果你是台上的講者,一定不想成為後者。
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如何避免後者的狀況?根據《Inc.》雜誌網站的報導,行為專家Vanessa Van Edwards研究過上百場TED演講,發現聰明、信賴感、個人魅力都是一個好演講者具備的要件,但她也強調,講者的肢體動作、音調與表情同樣重要。
Vanessa Van Edwards曾做過一項有趣的實驗,她將受試者分為兩組,第一組受試者不只能看到講者的動作與表情,也能聽到講者的聲音;另一群受試者只能看著講者,聽不到講者說的內容。實驗結果發現,兩組受試者對講者的聰明程度、可靠性、個人魅力評價相同。顯示講者的肢體語言也是聽眾評價的考量要素之一。
除了向客戶、老闆簡報、上台演講外,日常生活中與人對談、談判、說服也都牽涉到肢體語言、音調與表情,掌握得宜對達成溝通目標有顯著幫助。以下是Vanessa Van Edwards從觀察TED演講中得出三個技巧,可類推至在各種溝通情境:
1.善用手勢
講者的肢體語言可能決定一場演講的成敗。Vanessa Van Edwards發現講者用的手勢愈多,演講就愈成功。當講者用手勢解釋概念時,人們較能在較輕鬆的氛圍中理解,也較容易取得聽眾信任。
2.音調平平是大忌
音調過於平淡、抑揚頓挫不明顯的演講內容,總是令人想睡。講者聲調的變化很重要,例如聲音的抑揚頓挫、音量、聲音的頻率與音調,聲音的變化愈豐富,網路上的影片點閱量愈高。音調與聲音的變化也會提高聽眾對講者的信賴感、個人魅力評分。例如Jamie Oliver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的演講影片有600多萬觀看人次。因此講者必須常思考音調的變化,一貫的聲調無法抓住聽眾的注意力,人們對富有感情、有感染力、有變化性的聲音較有興趣。
3.保持微笑
Vanessa Van Edwards發現,如果TED講者微笑的頻率高,聽眾會覺得講者比較聰明。就算演講的主題很嚴肅,例如Sheryl Sandberg的講題是女性在職場中遇到的玻璃天花板,以及社會中女性主管普遍較少的議題,但由於她在演講中經常保持微笑,因此相較於其他不常笑的講者,聽眾普遍反應Sheryl Sandberg是較有智慧的。
除了演講過程常微笑之外,演講的前7秒也請記得保持笑容,對聽眾而言,對講者的第一印象也會影響之後對講者的評價。
原文出處:Inc.
(本文授權自「SmartLinkin 商務社群網」,原文點此)
(photo via popte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