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人生的三種因素

決定人生的三種因素

決定人生的三種因素

一個人從誕生到死亡之間發生的所有事情,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具體來說,一個人的童年是否快樂、青年是否優秀、成年是否成功、中年是否幸福、老年是否可愛,這一切是由什麼來決定呢?

答案是三個因素——基因、環境、自我思考。

你可能會問,還有運氣呢?

在我看來,運氣是這三個因素的共同產物。舉例而言,一個因為賭博而輸光了家產的人,不能只怪他運氣差,也能歸咎於他是個缺乏思考能力的賭徒,沒意識到賭場輸的機率總是高於贏的機率;也能歸咎於先天的基因,基因決定了賭徒是否更容易沉迷於賭博;也能歸咎於環境,環境和身邊的人間接影響了賭徒是否會更頻繁接觸賭博。

基因、環境、自我思考,這個簡單的三分法能解釋人生軌跡裡發生過的絕大多數事情,也能解釋那些大獲成功的人為何能有如此成就。

其中,基因和環境因素對個人的人生軌跡的影響最大,這不難想像。舉個極端的例子,以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stein)為例,假設愛因斯坦一出生就被診斷出有基因缺陷,大腦的前額葉無法正常發育,那麼他就不可能成為世人眼中的天才。

除了基因缺陷之外,基因也決定了人體各個分泌物質的強弱程度(如多巴胺、睾酮素)、腦部各區域大小的些許差異,這些對人類早期性格成形擁有直接的影響。例如,較容易獲得多巴胺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滿足、樂觀;容易分泌睾酮素的人則競爭心更旺盛。這些功能上的差異若有少許不同,愛因斯坦就不會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愛因斯坦。

又假設愛因斯坦出生在非洲而不是德國,那麼縱使他沒有基因方面的缺陷,也會因為非洲的教育環境落後,而無法獲得足夠的物理學知識,他甚至不會走上物理學研究之路。

基因和環境因素對人生軌跡的影響很大,這顯而易見。但這並非我想探討的重點因素,因為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基因和出生的地方,執著於探討我們無法控制的東西,其實作用不大。

我們可以控制的,只有自己的思考。

如果你想控制自己的人生軌跡,就不該讓自己專注在基因和出生環境這兩個不可控的因素,你應該專注在第三個因素——自我思考。

但是,思考就能帶來成功嗎?

你控制不了未來,但你控制得了自己

「思考能帶來成功嗎?」

這個問題在許多人心底都已經有答案,可以分成兩派,一邊是樂觀派,一邊則是悲觀派。

在樂觀派的眼中,思考不但能帶來成功,甚至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一個不懂得思考的人不可能獲得成功,就好像一隻豬不可能會爬上樹一般。

當被問及環境對人的影響時,樂觀派會辯解道,在舊時代社會資訊貧瘠的環境下,自我思考對人生軌跡的影響的確微不足道,井底之蛙再努力思考,也只能想到井底內的事情,無法想像井底之外的事情。環境是座可怕的圍牆。

但環境中原有的知識圍牆正逐漸被瓦解(儘管物質的圍牆還在),過去掌握在貴族手中的知識,現在幾乎所有人都能(透過書本和網路)獲取。而這意味著,以前只有一部分人才能看到的可能性,現在普通人也能看到了。

知識為那些擅於思考的人提供了絕佳的武器。在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他們會善用知識和思考的力量,想出比別人更多更好的方案,創造更大的價值、做出聰明的決定。這些聰明決定當然會帶領他們前往更成功的未來—甚至能一定程度地改造、影響身邊的環境。

在樂觀派眼中,思考和成功的因果關係看起來就是鐵錚錚的事實;但在悲觀派的眼中,這些不過是「事後諸葛」的論證。因為即使所有成功人士都是擅於思考者,也不能證明透過思考就一定能獲得成功。

想像有一個非常博學,而且思考能力高超的智者,寫出了一本曠世巨著,你可能以為他只要拿著這本書去出版,就能獲得社會上巨大的迴響。但事實卻不然,因為這位智者可能是出生於中世紀的人物,他寫的東西可能極大地冒犯了當時的社會和宗教觀點,如果他想出版著作,輕則很難找到願意出版的機構,重則出版後可能會遭到迫害,無論他寫的內容有價值與否。

就算他死後才聞名,但死後才獲得的價值,對於已死之人來說,等於沒有獲得價值。

從這個例子來看,就算你再怎麼懂得思考,如果所處的時代不允許,就可能毫無用武之地。一個人的成功固然要靠思考能力,但環境是一個更大的因素。

悲觀派會告訴你,一個人要取得成功真的太難,這世上幾乎沒有一樣東西能保證你能獲得成功;而那些為別人取得成功的方法,卻可能在你身上失效,事實多次證明成功無法被複製。例如以前工業革命時,有許多靠工業大獲成功的人物,但若讓他們從零開始,在現代重新創業,很可能就無法那麼成功;從前那些靠房地產起家的方法,也無法在這個時代重新複製。

從這個思路延伸下去,你會發現有許多成功似乎都是運氣使然,如果這個時代網路沒有被發明、資訊革命沒有發生,那馬雲、馬化騰、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和賴利.佩吉(Larry Page)這些靠網路成功的世界富豪,他們是否還能成為世界富豪呢?

悲觀派給出的答案是:不能。在那種情況下,他們的生活頂多只是過得不錯,但絕對不會是世界富豪。運氣在這世界扮演了決定性的關鍵。

我非常信服於悲觀派的論證,一個人是不是馬雲的兒子,或者有沒有遇到一些好人好事,的確很大程度決定了他的人生軌跡,這是不爭的事實。正如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快思慢想》作者丹尼爾.康納(Danniel Kahneman)所說:「成功是實力加上運氣;巨大的成功,則是多一點點的實力,和許多的運氣。」

但我雖信服於悲觀派的論證,卻不能認同他們的態度。因為就算運氣的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這不代表被動地等待運氣的到來是明智的選擇。

一個人就算控制不了環境的大洪流,控制不了世界,但至少他得要能控制自己的成長進程。

只要他持續為自己進行認知升級、持續進化自己的思維,當他的思維能力達到某一個程度,就能夠看見自己原本無法看見的東西。他可能因此而發現一個嶄新的創業機會,或者某個別人無法預想的投資機會,然後藉此獲得改變生活的能力。只要他的運氣不算太壞,他的確可以憑藉思考獲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以及增加成功的機率。

他必須樂觀地前進。如果他是一顆耀眼的星星,那環境這朵烏雲只能一時遮蔽他的光芒,而不會導致他熄滅;只要他持續發出光芒,那麼當烏雲移開時,他就會為世人所知。

同時,他必須擁抱悲觀的事實。環境可能不只是渺小的烏雲,而是巨大的黑洞,將他所有的光芒都吸收,讓他永遠無法被發現。

一個人無法知道他的環境是烏雲還是黑洞,但如果他想要被發現,那對於他來說,持續發亮是唯一理智的選擇。

思維進化的路可以說是每個人唯一能控制的路、唯一能走的路,也是唯一會讓人看到希望的路。

這條路沒有所謂的終點,你只能選擇不走,或繼續走;這裡也沒有所謂的最終結果,就像生命一樣,只有過程,沒有結果。

思考真的能帶來成功嗎?

這個問題,只有你自己的思考能給出答案。

本文摘錄自《思維進化》,遠流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