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至上」是迷思,你得放過自己

「效率至上」是迷思,你得放過自己

社會當中充斥著「高速工作術」之類的技能。總之,「效率」就是正義,精通高速工作的人才是「能幹的人」——從「提高產能」這句話當中,也能明顯看出這一點。

產能是「單位時間平均工作量」,要提高產能,就只能工作量維持不變,縮短勞動時間,或是勞動時間不變,增加工作量。

這種「效率至上主義」,會讓勞動者的自律神經失常。

因為「必須高效進行」、「必須快點做事」的壓力,會過度刺激交感神經。許多現代人的交感神經活性都比副交感神經高,背後就是受了這類「迷思」不小的影響。

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方式,原本就和產能什麼的無關。假如是喜歡的工作,能夠感受到生活的意義,照理說就不會在意什麼產能。所以在改變工作方式的時候,才需要先從「工作效率是一切」、「產能第一」的想法中解放。

真正優秀的人,都是從容不迫

假如要想辦法「改善效率」,就不得不提高速度。

不過,針對這點,我一向都推薦「從容迅速工作」。或許聽起來矛盾,但是「從容迅速」才是實現最佳工作法的極致。

忙碌的時候,請記得要從容工作。試著從容呼吸,從容活動。光是這樣,也會提升副交感神經跌到谷底的活動層次。

真正工作能幹的人,動作會出乎意料的從容。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擁有「餘裕」。說話的樣子既沉穩,也不會發出啪嗒啪嗒的腳步聲。不過定睛一看,就會發現對方的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當然也會有成果。

你周圍也有這樣的人嗎?

另一方面,工作確實優秀卻似乎在硬撐的人,應該總是慌慌張張的在辦公室到處走。說不定還會發出吵雜的鍵盤聲,或是用那張快嘴喋喋不休的提出待辦事項。

看起來像是時時向周圍強調「我很忙」的人,與事事「從容」的人,是對立的兩極。

這樣的人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層次明顯低落,整個人就是一輛失控的「維修不良車」。所以會經常和周圍發生「交通事故」,容易罹患感冒或頻頻出現「故障」,最後就逐漸不再優秀了。

教導我從容迅速重要性的人,是我在小兒外科時的恩師。

醫療原本就不允許出錯,其中尤以小兒外科領域最為嚴苛。比方說,縫合血管時,要一面窺看放大鏡,一面使用比頭髮還細的線,快速處置。兒童的血管比大人還要細很多,醫生必須在極度的緊張感中,維持高超的專注力。

「總覺得今天狀況很差」、「最近有點提不起幹勁」之類的藉口,是行不通的,我們的工作是「理當隨時發揮最佳的表現」。

我的恩師是優秀的外科醫生,別人會叫他「名醫」。

無論什麼時候都不失冷靜,做事穩健,周圍的工作人員或年輕醫生也尊敬他。我和他一起進入手術室,近距離看著他的工作模樣,也總是會想:「到底該怎麼做,才可以變得像這個人一樣?」
恩師做外科手術之際,會指示年輕醫生從旁輔助,這時他常會說一句口頭禪:「小林老弟,這裡的縫合就麻煩你了。要『從容迅速』。」

如何才能保持在極專注狀態?

恩師的動作看起來絕不匆忙,反而是既從容又輕鬆。指示時的聲音,聽起來也沒有焦躁或急迫感,讓人感受到沉著和餘裕。

然而,過程當中完全沒有瞎忙。每個動作和判斷一以貫之,就像是進入「化境(zone)狀態」的一流運動員。

「化境狀態」是終極的專注狀態,從科學角度來看,這種現象容易發生在「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都處於高層次時。

爾後,我開始研究自律神經,逐漸了解從容迅速的言外之意。一旦動作從容,呼吸就必然會加深。所以即使在緊張感和交感神經活性提高之時,副交感神經也可以維持運作。

既然達到「恰到好處,不會太緊張的緊張感」,專注力就能夠持續,沒有瞎忙和失誤,最後就會「早點」完成。

就算是對照自身的經歷,也可以看出在受「快做」、「必須趕快」的意識驅使時,失誤和重來的次數會增多,或是容易疲勞,這是因為過度活躍的就只有交感神經。

所以才要從容迅速。只要記得從容,也能妥善維持副交感神經的層次,兩種自律神經就可以達到高水準平衡的理想狀態。

不過,這裡所謂的「從容」,並不表示要將平常十分鐘就能完成的工作,拖拖拉拉花上一小時去做。

假如是需要十分鐘的工作,既不要在五分鐘內結束,也不要在一個小時後結束,要剛好花十分鐘處理完畢。不焦躁,要冷靜。

或許大家會覺得理所當然,但其實這才是「調校自律神經的工作法」。

眼看就要心慌意亂的時候,請再次回歸這項基本原則,也就是保持從容迅速。

本文摘錄自《身體喜歡這樣工作》,樂金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