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顯示:注意這2件事,讓你的孩子學習成效達到最好!

科學研究顯示:注意這2件事,讓你的孩子學習成效達到最好!

編輯/霍楚昀

你知道嗎?有時候我們投入某個活動之中,連續好幾個小時,卻感覺時間過得很快,就像是只過了幾分鐘,這種狀態稱為心流狀態(state of flow)。

如果在學校教室中,也能讓孩子保持這種狀態,不但能有最好的體驗,也能達到最高的績效。但是該怎麼做呢?

也就是說,作為老師、父母,如果能夠讓孩子體驗到快樂、滿足甚至享受,孩子們學習的成效就會更好、發展更快並且加速達成目標。但是要達到這個目的,有兩件可能會成為阻礙的事情,是一定要先剔除的。這兩個要素是:無聊和焦慮。

科學家怎麼說?

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他的一篇研究中表示,當我們的孩子在學校中,被安排的任務較困難,但孩子本身的技能水平較低時,孩子會感到焦慮,而這便是達到心流狀態的一大阻礙;相反地,若學校安排的任務、作業簡單,而孩子的技能水平相對很高,孩子便會覺得無聊,這也會嚴重地阻撓心流狀態。

心流狀態的魔法只會在學校作業與孩子的技能水平相符合的狀況下發揮作用。不管是學校課程、活動或者是回家作業,都應該要盡可能地彈性變動,或者是常態性地改變內容設計,以符合每位學生不同的優勢與長處,讓他們得以有發揮的舞台。

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感到焦慮!

根據Csikszentmihalyi的研究顯示,無論是教育工作者或是家長,都應該要避免造成孩子的壓力,或是創造高壓的環境,以免讓孩子過度地感到焦慮。如果老師和家長在超過其忍受能力的狀況下,過份地逼迫孩子,會讓孩子把學校的課業與本身所經歷的痛苦及焦慮聯繫起來,這會讓孩子不快樂,隨之討厭、抗拒在學校的學習。

如果老師與家長不重視孩子學習的過程,只在意結果,又怎麼能讓孩子自動自發地快樂學習呢?

第二重要的是:別讓孩子感到無聊!

研究顯示,當孩子的學習環境中沒有逆境和挑戰,孩子會感到無聊。也許這種無聊感並不像焦慮感那麼有害,但也將讓孩子錯失許多學習的機會,更無法達到快樂學習的狀態!

有些父母過度地保護孩子,不希望孩子受到任何傷害,但這也讓孩子缺乏獨立克服逆境的經驗。童年時的學習,在孩子們長大以後會成為寶貴的經歷,既然如此,何不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勇敢地面對不同的挑戰呢?

參考來源:Inc.

圖片來源:Willo290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