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來客套,多給真心 ── 有溫度的人際關係

girls-105497_640

「……」凱,四歲。在捷運裡,面對跟他滔滔不絕的友善老人的反應。

當我們跟小小孩說話,他卻害怕地躲到爸媽身後,這情形大家都很能理解。不過,隨著孩子長大,那層遮蔽物漸漸不再需要,我們開始期待跟孩子說話時能得到些許回應。只是,孩子不見得會如我們所願地配合演出就是了。

比方說,小孩雖然可以自己嘰哩呱啦一整天,但有時也會突然不說話就是不說話。如果這時剛好有人善意地要逗小傢伙開心,平常很可愛的孩子卻說什麼也不領情……身為父母的我們,在旁抱歉得要命,因為人家在問話,孩子卻用呆滯的眼神盯著地板回答。還有,如果老師告訴我們,孩子上課時應該多多舉手發言……父母聽了,也會想火力全開去督促孩子改進。

面對日常生活的種種狀況,其實,孩子常被迫進入一種很沒安全感的窘境。面對一個從沒見過的人,有時他們就是會搜遍腦中的溝通與社交指南,還是找不到可以應對的方式。所以,孩子就乾脆不說話──看在大人眼裡,不免惱怒、抓狂起來。

不過想想,那令孩子們煩躁的程度,差不多就像我們參加聚會時,某個不認識的人拚命跟我們說話,目的只是要顯出他很行那樣。或像友人十萬火急要找我們聊聊,但說出來的內容卻只是對一些不重要事情的謾罵,一點也沒想聽我們勸些什麼。喔,有句成語怎麼說來著,沉默是金?

無聲勝有聲──學習靜默

我們大人,或多或少也會遇到一些無聲的時刻。某些時候,我們好像喋喋不休說個不停,跟孩子們一樣,但其實,我們並不是真想傳達什麼訊息給別人,而是覺得不說話好像很沒禮貌,或是,大家不說點什麼很尷尬。然而,那個靜默時分,其實是可以很美好的。尤其是與相互信賴的好友或親密愛人並肩而坐時,我們會共享那份寧靜,也不願多說話辜負這珍貴的時光。一些沒營養的八卦,會把難得的相聚切得支離破碎──雖然說了很多,卻沒時間好好深思我們究竟想說些什麼。

有時,我們鋪陳了一連串冗長的話語,卻似乎只是想告訴別人:「嘿,我還在這裡!」(根本不是真的想告訴人家什麼)但可別低估了話語的力量。每天說出來的話,形成我們的思考與行為,也影響了我們的感覺與記憶;並且,話語也會在我們腦中與潛意識裡銘刻當下的感受與印象。廣告、媒體與政治領域的行銷專家,早就深諳此道。不是在賣我們「烤得酥脆的雞腿佐老奶奶配方調製的新鮮現採馬鈴薯沙拉」,就是努力幫我們洗腦說「這是一場對抗恐怖主義的戰爭」,而且兩種說詞都保證能讓人看進心坎裡,並立即有感。

因此,在我們開口滔滔不絕、胡言亂語前,尤其,無論出於禮貌或客套,在我們迫於無奈、甚至得開始說謊之前,還是仔細想想我們到底在說些什麼才好。

掏出真心,說真話

人與人之間,時常會互相祝福「有個美好的一天」或「順心如意!」寫個電子郵件,我們也都盡量以「最高規格禮節」來做結尾,這一切,都是成人進行友善溝通的基本常識。只是,有多少時候我們出於真心真意?空泛客套話與冷血謊言間的界線其實是很模糊的。

家庭聚會時:
「喔,我很樂意為大家做這些事情。」
「你們大家都好嗎?」
「希望很快能再見面!」

當我們想拖延某個不想參加的聚會時:
「我最近忙得要命,火燒眉毛了。」
「我感冒好久都還沒好。」
「我們家保母有事不能來。」

帶小孩去看兒科醫生時:
「看電視?喔,我們頂多偶爾給小孩看看《小沙人》(註:Sandmännchen,一部德國卡通節目)而已。」
「我們幫小朋友刷牙當然有刷滿三分鐘。」
「下一次兒童健康檢查,我們一定會準時約定看診時間。」

上述這些句子,大家想必都說過吧。當然,閒話家常講求的是氣氛好。雖然不是每個成年人都擅長此道,但至少我們還知道,應對之間得盡量保持友好。而箇中老手更不用說,一定是話多到說不完,但其實根本什麼也沒說。不像小孩,不想說時就真的不說。

想想,小孩真是太棒了!如果自己明知不是事實,別人多說一句「妳看起很好!」會有幫助嗎?我寧可聽到人家誠實地告訴我「哎喲,妳怎麼看起來這麼糟?」如此,至少還知道,別人看到的是真實的我。至於,我要不要跟人敘述我滿臉皺紋與黑眼圈是怎麼來的,或我是不是要順勢配合演出,則完全出於自己的判斷。

其實,一句「是的,我目前真的不太好,不過我現在不想談」,就可以結束這個話題了;或者,也可以選擇趁機說出內心話。不過,我們通常很難對自己與眼前的人說出所有實情。我們總希望一切妥妥當當,絕不得罪人,也不弄得大家不舒服。所以,「好高興能見到你!」在這時就會說出口。還會順便說「我們一定要再找時間碰面!」或是「我再打電話給你!」如果我說,這些對話有百分之七十沒後續發展,恐怕還是太客氣了。那麼,我們每天到底吞了多少實話或謊話?究竟為了什麼?

說穿了,一方面是,我們想與他人相處融洽;再者,小小的謊言可以幫忙應急,讓我們巧妙和善地避開某些話題,避免跟人陷入不愉快的討論中。因此,這種應急式的謊言,就被無限延伸使用了。

我們希望自己每天都展現友善、願意與人合作且有能力的樣子,所以,用點小技巧力求完善也無可厚非。而大家最愛的工具就是電話;經由電話,那種面對面交談時會從表情、姿勢洩露的真心話,都可用小謊言輕輕帶過。

手機本身更是一種最棒的不在場證明。在我們開始進行交談前,手機螢幕已經顯示了來者何人,並給了我們選擇接或不接電話的機會。即使我們連續多次不接此人的電話,也有許多藉口可用,並讓對方感覺好些。例如,我們很想接電話啊,可是:我整天都在開會/我今天把電話忘在家裡沒帶/我沒聽到電話鈴響,因為我開靜音了⋯⋯

走出虛擬,真實交流

有些人,更是連電話都懶得講,他們喜歡傳簡訊。想想,三言兩語或送個貼圖就解決要說的話,多方便啊,而這也確實改變了很多人的溝通行為。簡訊的盛行,將我們人性的溫暖與真實心情,引向一種用象形文字主導的簡化世界。可能現在你也寫「N&」(Na und,那又怎樣)或「%-)」(Blödsinn,胡說八道),說不定還有「fg」(falsch gedacht,猜錯了),「BDPEW」(Bei dir piept’s wohl,有事嗎?腦袋有問題喔)或是「===~~」(我去抽個菸)以及「Ptmm」(Please, tell me more,拜託,再多說一點)?好啦好啦,請繼續使用。

科技日新月異發展,使人們很容易維持連繫。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溝通,經常以虛擬的型式進行,例如經由Skype、Line、臉書或其他社交網路,這對於分散各方的家庭來說,真是一種莫大的福衹──大家現在可以在星期天下午透過視訊齊聚一堂,許多阿公阿嬤也能同步見到遠方孫兒的成長;朋友間的情誼,也同樣有機會跨越世界洲際界線繼續長存。

不過,社交網路的盛行,對於下了線後的街坊情誼來說,可就是詛咒多於祝福了。想想,如果該說的話都在線上說完了(大部分還附上照片與影片),大家碰了面還要說些什麼?午休時間與下班後的時光,人們寧願拿來逛臉書,也懶得約會相聚,因為大家都相信,自己對朋友的動態早已瞭若指掌──有時,傳送出來的訊息甚至比我們想知道的還多呢。而在「真實生活」裡,大家或許已經許久沒見面,根本不知對方到底過得好不好。

另一方面,真實世界裡原本緊密牢固的社交網絡,如今也逐漸解體。這個社會愈來愈個人化,副作用是:可靠與持久性的價值正流失中。這從我們自己與人溝通的方式就可看到。

是的,我們可以很容易連絡上對方,彼此之間還算友善,但實際卻是不願受什麼約束,甚至是有點愚昧的。於是,我們擬定一些自知根本不想執行的計畫;隨口奉承稱讚,但完全不是發自真心;或是,裝作好喜歡某事物,其實一點也不愛;顯露出很感興趣的模樣,但從來沒仔細聆聽……我們努力在表面功夫上作文章,只因我們害怕真要負起什麼責任。

與人溝通時,無論好壞,我們盡量減少情緒的流露;但這種起初給人簡單、輕鬆、無負擔的感覺,久而久之卻會讓我們不快樂,因為少了真誠的交流和真實的連結。由此可見,富含情感的溝通,對人與人之間的長久關係是極其重要的。讓我們重新去覺察,去知曉我們的所感與所需是什麼。

我們可以從孩子身上學到很多。他們一旦喜歡某個人,就會敞開心去接近;若非如此,他們就會沉默得像條魚,而且有時他們看起來真的就像條魚。身為大人的我們,可能會覺得很不好意思,但這樣做其實是誠實又健康的──對別人和自己來說都是。

溫暖真切的表達

孩子總是那麼理所當然地,自己決定要與誰交談,甚至什麼時候、什麼地點、要花多少時間……都有自己的主張。身為媽媽的我,很少去肯定孩子這種做決定的自由,甚至,還覺得自己很對,壓根兒沒想要去了解他們這麼做的原因,只希望他們按照我的期望去做就好了。

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Marshall B. Rosenberg)探究一種非暴力溝通的說話方式,希望經由學習,讓我們以更有愛心的態度與他人溝通。這套方法有助於對自我及他人感知的覺察;當那種態度化為基本行事風格後,將在人我關係裡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或許大家覺得自己說話的方式一點也不暴力。但請留意一下說話時的用詞,很多說法會讓自己或他人受傷、受辱,甚至覺得羞愧。例如,「我受夠你了!」「啊,我真蠢!」「不要像笨蛋一樣!」或「這連瞎子都看得到!」這些句子我們都聽過,也可能輕看了這些話語在我們及他人心裡產生的效應──那些話語中的價值評估與判斷,顯然已經產生了一些分歧。

當我們說話的方式與態度已經拉開人我的距離,那麼,該如何與人真心相待呢?不妨學著找出自己的需求,以不傷害他人的方式清楚表達,是極為重要的課題。

 

本文摘自大好書屋/ 汀娜‧舒茲《找回單純快樂的自己:向孩子學幸福

asdasd-0911找回單純快樂的自己:向孩子學幸福

作者:汀娜‧舒茲
出版社:大好書屋

 

圖片來源:antogon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