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做自己,改變是一種成長過程

5805414242_96c71bcb66_z

改變自己很重要,但在改變之前,請定位好優點和缺點各自的位置,別本末倒置,為了改變卻愈改愈退步。

苛責別人遠比感謝別人容易得多;對自己好遠比善待別人更為重要;要求別人付出遠比要求自己做到來得嚴格。這就是所謂的人性,即是對自己與他人永遠都持有雙重標準。

在這種雙重標準的對待下,見義勇為的人愈來愈少,而自私自利的人愈來愈多。有句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想改變一個人的習性,談何容易。

在根深蒂固「自我為大」的觀念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改造者,而不想成為被改造者,莫不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去改變別人,卻不允許別人來改變自己。這是很弔詭的矛盾心理,總認為改變別人比改變自己來得簡單。改變別人只要動動嘴巴,但改變自己卻必須身體力行,何必自討苦吃呢?

所以,為了避免讓自己受挫折,還是先改變別人再說。只要把他人的觀念想法都調整得和自己一樣,不就什麼事都解決了,而且改變他人會讓自己有優越感,還可以證明自己高人一等。

這樣的想法看似邏輯正確,但問題是:既然自己不想被改變,難道別人是傻瓜,都會願意乖乖任由自己擺布嗎?於是,最常見的情形就是,一旦改變不了別人,便開始數落對方的不是,責怪對方太過固執、冥頑不靈,然後把所有過錯都推給別人,自己在一旁樂得輕鬆自在。

也因為這種自私的想法,讓很多人犯了「寬以待己、嚴以待人」的毛病。因此同樣一件事,別人犯錯就不值得諒解,而自己有過錯卻可以原諒。

總是以自我為主的觀點看待事物,久而久之甚至會聽不進別人的勸,甚至若對方沒有為自己改變或配合自己的習慣,就會覺得失望,認為凡事都不如己意,形成一種人際關係上的惡性循環。

改變是成長的過程,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唯有不斷地自我進化,才能豐富自己的人生。

佐久間象山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思想家,曾經有人問他:「聽說先生是萬事通,我想請教您一些問題?」
「您請說?」
「我想請教您,怎樣才可以成為一位富翁?」
「關於這件事並不難,請先舉起您的單腳小便看看。」
「咦,這不像是狗一樣嗎?」
「您說得沒錯,就是狗。」
佐久間象山回答說:「您想變成富翁就要改變為狗,因為如果懂得義理人情,是絕對無法成為富翁。」

這是相當諷刺的一句話,不過卻說明了「改變」的重要性,不管是好的或壞的改變,首先都要去改變自己,如果自己不想被改變,當然就無法達到自己的期望,一切都是空談。

重新定義「改變」與「被改變」

改變自己很重要,但在改變之前,請定位好優點和缺點各自的位置,別本末倒置,為了改變卻愈改愈退步。若想改變自己,就要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進而改變自己,可以讓自己變得理性、更清楚自己的需求,不會為了一點小事就心煩、不會遇到困難就失意不振。

法國詩人雨果曾經說過:「一個不能了解自己的人,就更別想了解別人。」其實,誰改變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改變之後,能不能成為全新的自己,如果可以因為別人的幫助讓自己變得更好,何必在乎是否為他人而改變呢?

所以,不要只想改變別人,有時試著讓自己被別人改變,說不定會獲得意想不到的啟發。

想要使你自己夠堅強與增加你的自信,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出膽量去做那些你認為沒有把握的事。
── 羅曼‧羅蘭

 

本文授權自好的文化/林慶昭《挫折和困境,是人生最好的禮物

frustaw挫折和困境,是人生最好的禮物

作者:林慶昭
出版社:好的文化

 

圖片來源:britpend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