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3:學會愛的語言、追愛得愛,人見人愛就是你。

9789869163705_bc

讓獵物為你服務

愛與被愛,是苦甜參半,是痛苦與幸福交纏的循環。喜歡的人為我們做了些什麼,我們開心;同樣地,我們替喜歡的人做了些什麼,開心的好像仍然是我們自己。

但就像在物理學中光速恆定是一個前提,愛情裡不變的是對價關係,時間久了我們不會一直單方面付出下去,我們還是會抬頭看看記分板,我們還是會盤算著誰做得多,誰給得少,自己的付出有沒有回收?

不過有一點是在愛情裡付出與得到不見得是我替你做什麼,所以你要替我做什麼,而有可能是我替你做了什麼,你說「知道了,謝謝。」喜歡的男生車子拋錨,女孩會很開心地開車送他上班,妳不會需要他哪天也來送你,妳只要他說一聲謝謝就行。

同樣地,男生送女生花,並不會希望她哪天也來回送一下,而是希望她當下能嫣然一笑。我們有非送人家上班或非買花給對方不可嗎?當然沒有,一切都是出於我們想這麼做。

那我們為什麼想這麼做呢?答案很明顯,我們這麼做是因為我們愛對方,或至少我們心裡是這麼想的。

愛情遊戲裡好玩的地方就在這裡。「付出等於愛情」是一個我們可以善加利用的定理,我們可以操作這一點來讓獵物以為他們愛上了我們。這現象被專家冠上了「認知一致性」理論(Cognitive-consistency theory) 的名稱。

個體會盡全力維繫心理認知上的協調,一旦遇到認知失調的狀況,人類會設法去排除矛盾,回復和諧。說白一點就是對人類來說,我們的行為必須跟想法一致,這很重要,行為跟想法不一致,就像方向盤跟輪子轉不同方向一樣,那是很恐怖的事情。所以說,人不管做什麼事情,我們都會希望自己是出於自願,我們會這樣給自己催眠。

有時候去做志工沒拿錢,我們反而會覺得這樣的經驗更可貴。研究顯示志工付出的愈多,犧牲愈大,他們對所屬組織的認同也會愈強;如果說有錢可拿,那我們就會傾向於把一切當成是在工作,是勞心勞力去換取金錢,而不是出於自願。

更進一步來說,人會觀察自己的所作所為,並且本能地調整自己內心的想法,也就是所謂的腦補或自圓其說。我們不會坐視自己的行為與想法出現分歧。我們會在內心的小劇場對自己說:「天啊,我在社團裡真拼,不過也難怪啦,我對排球有熱情嘛,不是嗎?」這就是我們防止自己認知失調的機制。因為如果他們繼續拼命練球,但又不覺得排球好玩,那不是精神錯亂就是在「莊孝維」,這種狀況我想很少人會坐視,不論我們在這兒討論的事情是排球、是棒球,還是交男女朋友。

你如果發現自己替某人在做的事情本身沒什麼好處,發現自己面對某位異性正處在一種無私的狀態,那你的大腦就會判定你喜歡這個人,以避免產生認知失調,要知道人不管做什麼事情,再小的事情,都需要一個理由或動機。
-D.J.貝姆,《自我知覺理論》(Self Perception Theory)

我們不僅會觀察別人,也會觀察自己。我們的「自我知覺」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自我觀察。因此如果我們替別人做了什麼對我們本身沒什麼好處的事情,我們內心的OS就會宣布我們愛上了這個接受我們好處的人。

如果你早起去載獵物上班,或出國會特地幫對方帶東西回來,那你跟這人之間一定有點什麼吧?否則你幹嘛大費周章,否則日幣再便宜,你也沒必要花血汗錢買自己用不到的東西?是吧?這樣的原理,正好可以供我們用來在獵物的心中混淆視聽,埋下戀愛的種子。

讓獵物幫你點什麼忙或送你個什麼小禮物,然後你可以謝謝對方,但也就是一般程度地謝謝他就好,不需要感激涕零。重點是表現出獵物對你好很正常的樣子。

認知愈協調,獵物就愈會相信他愛你。

一點點提醒,這技巧跟所有其他技巧一樣,都不要做得太過分。過了一個點,獵物會覺得自己陷得太深或你在占他便宜,那可就不好了,你有可能會因此弄巧成拙。

 

(本文授權自「李茲文化」,出處:李茲文化/《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3:學會愛的語言、追愛得愛,人見人愛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