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你,可以孤獨但不能孤寂

成熟的你,可以孤獨但不能孤寂

成熟的你,可以孤獨但不能孤寂

英國媒體BBC在二○一八年有篇關於〈孤獨的五個誤解〉文章中,提到社會神經學家約翰•卡西奧普(John Cacioppo)認為:「孤獨感是來自人類進化的結果,目的在於促使我們改善與他人的關係。用口渴感來比喻,你要是感覺口渴,就會去找水來喝。你要是感到孤獨就會去接觸他人。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過著群居生活以保證安全,因此與他人保持聯繫是一種生存機制。」

雖然和群體連結是一種生存機制,但人仍需要去克服當無法避免的孤獨發生時,如何透過領會孤獨,以及面對獨處時自我承接的鍛鍊,才有機會眞的體認自己的存在,並深入認識自己的歷程。

孤獨感和歸屬感( 被他人接納的需求)都需要存在於生活中。但孤獨感的時間過度漫長,可能會造成嚴重、負面的後果。例如,若是孤獨的狀態持續很長是因為要逃避社交活動,這反而會讓人更加孤立、疏離於社群之中,形成身心和人際關係狀態的某些惡性循環。

孤獨不必然孤寂,雖然都是與「一個人」的狀態有關,但前者可以發展為正向的孤獨感,安於獨處,後者則可能伴隨許多內心的寂寞、疏離和孤立無援的感覺。

心理治療家榮格說過,白天與黑夜相同,人生也一樣,若沒有悲哀提供平衡,愉快就會失去意義,能夠耐心鎭靜地面對世事的變遷,才是眞正成熟的人格。

眞正的成熟是有能力自我承接

所謂眞正的成熟,就是一個人更能承載住自己。特別是一個成人,內在所發生的各種經驗和體會,無論是衝擊的、挫折的、震盪的,或是愉悅的、興奮的、自豪的,他能在內在歷程去調節並平衡,達成內在一致及合一,這正是成人所無法迴避的自身課題。

若是一切仰賴外界,不斷外求外界的安撫、陪伴、關注,那麼,一個人也就缺乏機會去啟發內在的潛力,眞實地完成自己,並深刻地探索及檢視自己,回歸眞實自我。

這麼說來,孤獨感是具有不同層次的,取決於一個人的存在狀態,還有他的心靈素質和含量。

身為人,個體絕對有不可迴避的孤獨,但不意謂著人孤獨的存在特性,會阻礙或完全取代人需要社群的連結和認同。從個體發展來說,一個人能越深入了解自己及連結自己,他在人際互動中,才可能有安穩的自我存在,而不用擔憂被漠視和忽略,甚至被吞噬及控制。

也就是獨立的人,是已經能轉化我們成長過程中所發生的孤寂感。而孤寂感,就是那些我們尙未轉化的孤單,強烈沒人陪、沒人理解的空虛寂寞感受。

難道一個人夠獨立了就不需要人陪、不需要人懂嗎?

這當中還有許多的差異可以描述。

獨立的人,若是根基於能創造好品質的健康獨處,並在個體內在的運作上,與自己有連結的能力,能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感受一種氣定神閒,那麼他與別人的關係互動,會是一種交流和分享,不帶負擔,也不是失衡的狀態。

但孤寂的人,內心的虛空讓他渴望有人主動來關注他、陪伴他,提供他所需要的溫情關懷及親密需求。可能因為能量不足,或是缺乏與人互動的方法,孤寂的人無法主動和人產生連結,許多時候都停在「 被動」及「 等待」的狀態,無法自行滋養和貼近自己。

覺察你的孤寂訊號

那麼,我們可以去辨識自己的存在狀態。若是自覺是獨立的人,好像常常一個人去進行許多事,但你的內心是否是安在而穩定的?還是,只是因為不得不而被迫接受,像是:也找不到人陪、身邊沒有熟識的人、不想麻煩別人,或是跟人相處太麻煩…等等理由,內心其實壓抑了不開心、沮喪、憂鬱的感覺,只是要自己習慣?若是這種情況下,雖然看似獨立自主,但其實這樣的「一個人」狀態,還是會日漸憔悴、抑鬱、寂寞,而衍生對自己有許多負面的觀感。

所以,個體究竟是體認到生命的存在必有孤獨性,然後能安在需要獨處的時候,或只有自己一個人運作的時候?還是,是一種迴避與人接觸,恐懼面對人,卻又渴望有人靠近、安撫、關注,然後不得不壓抑種種情感需求,所形塑的一種「我不需要任何人」的武裝,阻隔自己內心的脆弱和孤單?這當中的層次和細微的差異,需要由我們個體親自體察和辨識。

歐美各國都正在關注孤寂感對民眾身心健康的影響狀態,雖然台灣土地小,居住的密度高,但不代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相處,能化解我們出現的強烈孤寂感。要消除孤寂感,不僅需要建造我們與自己相處及連結的能力,同時,還要能夠增進我們與人連結及互動的方法,特別是有品質、深度和合宜的人際關係。

承認我們都是脆弱的人,需要彼此

當每個人只關注自己時,這便是孤寂世代的來臨。

就算身邊有人,也對我們失去意義,既不想了解,也不想連結,每個人所謂的世界,就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而已。這樣的世界,只是成了一座座不相干的孤島,雖然是群體生物,也不再感受到和群體的關連和相處的價値。

我常遇到年齡三十歲上下的單身者,在未有適合結婚對象的情況下,他們會遭遇到被父母或親友催逼應該要有婚姻的壓力。有些人會說父母充滿指責地說:「眞沒用,一個交往對象都沒有。」有些人則是聽到親友充滿擔憂地說:「你要這樣一個人下去嗎?老了要怎麼辦?沒人照顧,很可憐的。」另外有些人,則是看著父母親友匆忙焦慮地要幫忙介紹,或安排相親。

但是,他們心中都有一個疑問:「從小看父母不斷爭吵,總是情緒很大很糟,小孩也遭殃,從來沒有見到他們是彼此親密和信任的伴侶,也沒有看過他們好好相處,又為什麼要對我的人生指指點點,非要我找個伴不可呢?」,也有人曾經對我說:「 說眞的,眞的要和一個人在一起,若是不快樂、不幸福,卻拖拖拉拉一輩子耗掉人生,就覺得好可怕。」

許多人共同的疑問是:「一個人很輕鬆、很自在,為什麼要多找一個人來麻
煩?」

確實,人生並不能簡化為:一個人就是悲慘孤單,兩個人才能保證幸福有依靠。事實上,若是沒有和人相處和相愛的能力,即使想方設法地尋覓另一個人進入關係或是婚姻,那也可能是一場災難,或是製造了兩個人的孤單和寂寞。

而一個人若是能對自己的生命以及生活負起責任,並以自律和積極的態度來充實自我,對自己的身心照顧能維持完善品質,這樣的一個人並不會是可憐或不幸,反而有高品質的自我實現,專心在個體的自我完成,同時能貢獻社會。

沒有人可以一直是強者

但是,有沒有人一生可以自始至終都維持這麼高功能的能力?有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一生都不會遭遇疾病、退化或是意外失落?我們眞的可以單單依靠自己,就能維持和擁有生命需要的生活品質?

即使不是進入婚姻或是擁有親密關係,人都不可能只單靠自己一個人活著。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仰賴社會的運作和分工,透過每個人的職位或身分,我們都在擔任不同的社會角色和功能。所以,沒有人會不需要社會。社會的存在意義,比我們所認知的還具有更大的功能和意義。

最大的意義,就如阿德勒認為,人與大自然相較,和其他動物相比,處於相對的弱勢,人類必須能夠合作共處才能生存。身為人都要準備好面對與人共處,積極地投入社會,並能貢獻己力,以延續人類的生命。

因此,我們的相互依靠和扶持,並不只是為了某個個人的生存利益而已,以更大的局面來說,如此才能讓人類的生命得以延續。不論是發展醫療和公共事務,或是管理眾人之事的政治和法律,都是為了提升群體擁有更好生活的目標。

即使不是用建立婚姻或家庭的形式,共同合作提供生存的保障,人仍然需要社群來相互貢獻、相互支持,以幫忙彌補彼此的不足和短處。而最大的需求,莫過於身為人都有脆弱之處,我們會受傷、生病,也會遇到危險和各種患難。沒有人可以一直以強者姿態,杜絕經驗個人的脆弱和渺小,即使許多人常以「要堅強」做為自己的武裝和保護色,但眞實的人性及生命本質,都不可能眞正阻隔掉經驗生命的不足和自卑。

若不是因為脆弱眞實存在著,人們好害怕受傷受挫,又何須不斷地追求優越和堅強呢?這些強調和執著,不就是因為太害怕經驗到內心的脆弱和懼怕嗎?面對脆弱,最好的方式是承認脆弱;承認這是人類的本質之一。生命眞的不是用鐵打造的,也不是不鏽鋼,人的身體是血肉之軀,骨頭關節也會碎裂。至於大腦,主管我們的情緒和理智,還有行動反應的重要系統,更可能因為一個外力重擊或重摔,就失去功能,導致喪生。

以上內容由天下雜誌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療癒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