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請建立富人思維

女人,請建立富人思維

財富分配不均,在任何社會中都非常普遍。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在《二十一世紀資本論》(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中寫道:「貧富差距只會愈演愈烈。」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差距呢?

不得不承認,其中一個深層原因,在於思維方法。財富的分野,很多時候是從這裡開始的。

窮人用時間換取金錢,富人則會花錢買時間

對大部分人來說:時間和錢都是稀缺資源。一個人如何使用時間,往往決定了他的未來。是把時間花在刀口上,在專業領域深耕細作,成為行業裡的佼佼者,還是無謂地浪費閒暇時光,成為平庸的人,淹沒在人群中?

有人會說,我也希望把更多時間用在有價值的事情上,可有很多事情不得不做,而這些事勢必會用掉一部分時間。面對這個問題,有一個解決方法,是花錢買時間。

什麼是花錢買時間呢?舉個例子來說明。

當你想學習一項新技能時,是自己去紛亂如麻的資訊中梳理學習,還是直接花錢找領域內的「大咖」,跟著他學習呢?自己悶頭思考,肯定要花掉大量時間,走很多彎路,跟著「大咖」則不一樣,他已經花了很多時間去試錯,可以幫助你節省大量時間,少走很多彎路。

再看個數據。

有人算了這樣一筆帳:若每天三餐都清洗餐具,每天洗餐具需時15分鐘,按一生要洗碗40年算,則40年洗碗用掉的總時長為3650小時。

3650小時是什麼概念呢?

簡單地說,假如洗碗是一項職業,以每天工作8小時計,則我們的一生,光是清洗餐具就花了450 天左右,即15個月的全職工作。

家務勞動中的大部分工作是由女性來承擔的,看來我們的確有大量的時間被無謂的瑣碎事情消耗掉了。

對時間的有效管理可以讓時間產生更高的單位價值。

這裡說的單位價值不一定指產生了多少經濟效益,即使只是讓我們的身心得到放鬆,心情變得愉快,也很有意義。

一位把大部分閒暇時間放在家務上的女性,恐怕很難騰出精力來自我提升。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教授穆來納森(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了一個「頻寬」概念。所謂「頻寬」,就是指一個人心智的容量。如果這個「頻寬」老是被塞滿,就會影響一個人的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窮人或者過於忙碌的人,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滿足當下的需求,就會沒有「頻寬」去為將來打算,替自己安排更長遠的發展。

我的一位女性作者朋友本職工作很忙,家裡還有年幼的雙胞胎要照顧,因此她請了兩位保姆,一位做飯和打掃衛生,一位專門照顧寶寶,這讓她得以騰出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堅持每晚8 : 00休息,早晨4 : 00起來寫文章。有人質疑她請保姆浪費錢,也有人說不親自照顧寶寶就不是好媽媽。她不以為意,比起做一位幽怨的媽媽,她開拓副業,獲得了本職工作和家庭之外的認可,順便還把錢賺了,收入是請保姆費用的幾倍。

當然,每個人的經濟條件不同,並非所有人都能請得起兩個保姆,我想傳達的理念是,為了提升生活品質,不被瑣碎事情包圍,給自己自我提升的機會,在可承擔的範圍內付出一點金錢是值得的。不要被「能省一分是一分」、「好女人必須樣樣家務親力親為」等觀念束縛,讓自己更自在、更專注,是自我提升的第一步。

窮人喜歡量入為出,富人則以目標為導向

有位作家曾在專欄中講過一個故事,他的妻子想買一間市中心的房子,需要500多萬元,但是他們兩人手裡只有300多萬元,沒有那麼多錢,作家表示買不起。可是他妻子說,買不起可以想辦法啊,這間房子很有投資價值,一定要拿下。
於是她四處找親友借錢,還把舊房子抵押了,又去辦信用卡,甚至各種借貸App都用上了,終於把500多萬元的購房款湊齊了。

作家很驚訝,哪裡來的這麼多錢?妻子則驕傲地說:「沒錢可以想辦法啊。」

作家對此很是感慨。

窮人的思維方式是,先看自己的金錢、資源和能力,再判斷自己能不能去做這件事。

而富人的思維方式則是,先明確目標,進而合理地整合資源。

網路上曾經流行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個人和全球首富的女兒戀愛,怕她的父親不同意,於是就對她的父親說,世界名校校長的兒子想娶你的女兒。富翁一聽是名校校長的兒子,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然後他又去和那位名校的校長說,我是富翁的女婿,想做你的乾兒子,校長也同意了。

本來不可能的事情就這樣變成了可能。

這也是運用目標導向思維的一個案例。

在財商啟蒙書《富爸爸,窮爸爸》中,作者也提到過富人具有以目標為導向的逆向思維,他們會先在腦海中確定一個目標,然後根據目標倒推所需要的資源,接著看自己缺少哪些資源,再想辦法補充這些資源,從而達到目標。

窮人則認為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他們常常會想:我現在沒有錢,等有錢了再去理財;我現在資金還不夠,等資金充足了再去創業。他們心目中成熟的時機,可能因為等待,一直都不會來。

所以,做任何事情的最好時機永遠是當下。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窮人看重眼前利益,富人則目光長遠

窮人說:「賺錢要賺看得見的,自己腰包裡的才是錢。」富人則說:「現在能拿多少不重要,將來才重要。」

窮人往往等不及、等不起,對金錢的渴望往往讓他們急功近利,他們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到錢,他們缺少耐心,也往往錯失機會。

富人則不同,他們往往看重未來,不計較眼前的收入。

窮人容易被蠅頭小利吸引,看不到大方向,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富人則目光長遠,提前布局,統籌全局,在未來獲得超額收益。

有句話說:「投資者最大的美德是耐心。」

經濟學家薛兆豐在書中分享過一個例子,他的一位企業家朋友開了一家採石場,又在採石場旁邊買了一塊空地,空地上有魚塘,還有一片小樹林。朋友們疑惑,問他:「買這塊地是要養魚,還是要開發房地產?」他回答:「我既不打算養魚,也不打算開發房地產。買這塊地,只是為了讓它空著。」

讀到這裡,你可能疑惑了,或者覺得這位朋友只是「有錢,任性」。

事實上,企業家有自己的考量,他做的是採石生意,旁邊這塊空地如果一直沒賣出去,很可能會吸引一些地產開發商。如果地產開發商買了這塊地,用它修建住宅,居民住進去了,肯定會抱怨採石場發出的噪聲,這樣有可能會對他的採石場生意造成影響。他要的是一種確定性,確定自己的生意能夠穩定地經營下去,於是就把這塊空地買了下來,讓它「空著」。

很多人會覺得這樣有些浪費,但是薛兆豐卻從經濟學的角度論證了,這樣才是符合成本法則的做法。可見,衡量得失不能只看一時一地,而要將目光放長遠。

《孫子兵法》中說:「役諸侯者以業。」意思是說,想要打敗敵人,就要用小事折磨對方。一支軍隊,如果總是被各種小事折磨,戰鬥力會被大量消耗。人亦是如此,被各種瑣事牽絆,眼界和格局都會受到限制,只能看得到眼前的大地,卻不會抬起頭來仰望星空。

以上內容由寶鼎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我的財富自由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