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投資理財、致富、有錢人的思考…等等之類的書,我至少看了幾十本,甚至是一百本以上。
所以今天我打算跟你分享,我自己從過去所看的一些書裡面,我整理出來的幾個有用的致富思維。我覺得這些思維,對於想要財富自由的人,是非常有幫助的。如果你看完這期內容,你也覺得今天的內容對你有起到一點點的作用,別忘記,訂閱一下我的頻道,因為這個頻道,真的太缺訂閱了。
那麼我們,開始吧!
1.你一定要在成為投資人或是企業主的路上
這個思維是來自於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的作者,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的作者羅勃特‧清崎,在這本書裡面,提到的最重要一個概念就是,ESBI象限。
ESBI象限簡單的講就是,羅勃特‧清崎把這個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歸納為四種人,分別是上班族、自由工作者、投資人跟企業主。
而如果你想要財務自由,基本上你只有兩條路可以走,那就是想辦法成為投資人或是企業主。
簡單的講就是,如果你的目的是放在財務自由,或是你極度渴望致富。
羅勃特‧清崎給你的建議就是:你要嗎現在已經是投資人或是企業主,你要嘛就是在往投資人跟企業主的路上。
即便礙於現實,你現在還是上班族或是自由工作者,那麼你也一定要是,正在為了成為投資人或是企業主而努力。
可能很多人聽到這裡都會有一個疑問,那就是:要財務自由真的只能成為投資人或是企業主嗎?
上班族跟自由工作者就沒有辦法財務自由了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會說,在幾乎大部分的情況下,這個答案都是肯定的。
即便你是年收入五百萬以上的上班族,如果有一天你再也不工作了,你的收入當然也就沒有了,所以到那個時候,你還是要去學習怎麼投資理財。
2.量出為入
這個思維真的非常非常的特別。在我過去看的上百本投資理財跟致富思考相關的書裡面,只有一本書講了這個思維。
這個思維我只有在一本書上面看到過,那就是:368°贏盡生命。這本書目前已經絕版了。
我還記得我看這本書的時候,那個時候我還是一個大學生,那個時候我看到這個思維,印象真的非常的深刻,以至於即便已經過了這麼多年了,我都還深深記得這個思維。
那麼,量出為入跟量入為出,到底有哪裡不一樣呢?
量入為出的意思是,我先思考我賺了多少錢,我再決定我要花多少錢。
而量出為入的意思是,我先思考我要花多少錢,然後再想辦法賺到足夠的錢。
聽到這裡,不知道你是不是已經可以分辨出這兩者之間的差異。
簡單的說,量入為出是一種比較小格局的想法,而量出為入則是一種大格局的想法。
量入為出的核心思維在於節流,而量出為入的核心思維在於開源。
這兩個思維差異,其實是非常明顯的。
3.延遲享樂
美國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實驗的對象,是一群小孩子,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可以延遲享樂的小孩子,跟沒有辦法延遲享樂的小孩子,長大之後,是不是會有明顯的差別。
這個實驗後來被稱作「棉花糖實驗」。
而結果顯示,如果你可以延遲享樂,你未來所獲得的成就就會比較大。
要解釋延遲享樂的好處其實也很簡單,假如你今天有一百塊,一顆糖果是5塊,而市場的利率則是5%。
而如果你可以延遲享樂一年,在一年之後,你的一百塊就會變成105塊,你就可以拿這多出來的五塊錢去買原本的糖果,而你的本金絲毫沒有動到。
當然,這個只是舉例,實際上的情況絕對會比這個還要複雜得多。
這個思維只是告訴你,要懂得分辨什麼是想要,什麼是需要,把錢花在你需要的東西上面,而不是你想要的東西上面。
另外,延遲享樂也不要太過度,如果你的延遲享樂,已經極端到會讓你非常的不開心,那這樣子其實反而會有反效果。
4.支出 = 收入 – 儲蓄跟投資
這個思維沒有很確切的來自於哪一本書,這個思維你可以在很多的投資理財相關的書裡面看到。
這個思維簡單的講,就是告訴你不要讓自己負債,不要過度花費,不要讓自己成為卡債族。
而要實踐這個思維其實也非常簡單,就是每個月你的收入一進來,就設定自動口款就可以了。
你可以設立一個投資理財帳戶,每個月你的收入一進到你的薪資帳戶,你就可以透過自動轉帳的方式,將一筆金額轉到你的投資理財帳戶裡面,並且這個裡面的錢,你絕對不可以拿出來用。
至於轉帳金額的比例,可以依照個人的收入情況來決定,我的建議是,你可以設定你的收入的10%~20%之間。
5.有錢人讓錢替他們辛苦工作;窮人辛苦工作賺錢
這個思維是來自於「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這本書,「有錢人想的跟你不一樣」這本書的作者在書裡面,講了17個有錢人跟窮人的思維差異,這個是其中的一個。
簡單的講就是,你要懂得替自己創造財務槓桿。
什麼是財務槓桿?就是你的收入 / 你的總投入時間
有錢人的財務槓桿通常很高,而普通上班族的財務槓桿通常很低。
也就是說,你要想辦法提高自己每單位時間投入,所可以獲得的報酬。
要提高財務槓桿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用錢買別人的時間。簡單的講,就是僱用別人。
這個也回到了剛剛所提到的,要財務自由,你就要想辦法成為投資人或是企業主,而成為企業主,基本上就是:用錢買別人的時間。
6.長期觀點法則
這個思維我主要是在兩本書裡面看過,一本書叫做「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另外一本書則叫做「不敗行銷」。
長期觀點法則是指,長期的效益,幾乎都會跟短期的效益有衝突。當你想要兼顧長期效益的時候,你就要犧牲短期效益,而當你想要兼顧短期利益的時候,你就幾乎會犧牲長期利益。
而當短期利益跟長期利益出現衝突的時候,你永遠要選擇長期利益。
關於這個思維,我自己的心得是,如果你想要致富,你想要財務自由,那麼當你在做決定的時候,就絕對不要違反這個思維。
這個思維我可以說,它絕對百分之一百是正確的。
比方說,如果你有看過「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你就會發現,這本書的作者 史蒂芬・柯維,不斷的跟你強調,你要把時間花在「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情上面」。
而如果你仔細的去思考,你就會發現,「重要,但是不緊急的事情」本身指的就是,符合長期觀點法則的事情。
比方說,學好投資理財重不重要?重要。但是它緊急嗎?不緊急。學好投資理財對你的短期效益大不大?不大,但是對於你的長期利益大不大?非常的大。
所以如果你想要致富,你想要財務自由,那麼當你每天碰到很多需要你做出決定的時候,你就可以思考你的決定,有沒有符合長期觀點法則。
做那些符合長期觀點法則的事情,對你絕對是非常有益的。
上面這六個思維,就是我從我過去到現在,看過的幾十本,跟致富、投資理財有關的書裡面,我覺得非常有用的六個思維。
這六個思維我自己覺得,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也希望你聽完這期的內容,可以對你起到一點點幫助的作用。
然後,如果你還沒有訂閱這個頻道,也別忘了訂閱這個頻道。你的訂閱,絕對是我做出更好的知識內容的動力來源。
訂閱伊森YouTube频道 ▶https://goo.gl/jmDb8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