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說我正在寫跟內向有關的文章,大多數的人第一個反應都是:
「我也是個內向的人!」
絕大多數有八成的人都會說自己內向,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應該很正常,但還是有一些不管怎麼看都很外向的人也會說這種話。
這種會在人多的聚會上刷存在感、說幾個笑話,大膽上傳「自拍」到社群平台上,希望吸引大家注意的人,我覺得應該是外向。但還是有很多外向的人,不會去做這麼引人注目的行為,或是做了這些行為,但實際上卻很內向的人也不在少數。
基本上,人在群眾面前就是會覺得緊張、害怕。
但熟悉這些事情、可以泰然自若地面對這種環境的人,很容易誤會自己不是個內向的人。比起認定擅長跟他人相處的人就一定很外向,我覺得想成是善於在他人面前展現個人的才能,好像比較接近事實。
我的朋友中有人很會說話,每說一句話就能讓現場笑到翻過去。這樣一來,受到他人注目、回應那樣的期待,讓大家笑個不停就成了他的習慣。但他本人其實很內向,會刻意避開人多的場合,總是希望獨自度過休閒時光。要站在群眾面前的演藝人員當中,也有許多這類型的人,但公開活動也不代表他們就是假裝外向。
做了之前在網路上看到的內外向測驗,結果是「中等程度的外向」。其中大多數的問題,都是「喜歡跟人見面嗎?擅長在許多人面前說話嗎?」等這類以自己的標準來判定的問題。
我本來還在想居然有這種測驗,做了之後才發現這份測驗只適用高中以下的人,其他網站也同樣有這份測驗,可是只建議十四歲以下適用。
所以換句話說,我們只會讓尚未社會化的孩子,以他們個人的氣質來測出個人的行為模式。如果不是把內向與外向當成「行為」,而是當成一種「氣質」的話,那就可以當成是了解一個人的工具。
這裡我想再給一個提示,當你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類型的時候,可以試著回想一下小學時的模樣。小時候我們是靠著天生的氣質生活,隨著社會化漸漸地變成與他人相似的模樣。
據說內向者與外向者的多巴胺受體有差異。多巴胺是與幸福、快樂、興奮有關的荷爾蒙,會因為新的刺激而分泌。外向者對多巴胺帶來的神經性興奮比較遲鈍,所以不會因為促使多巴胺分泌的外在刺激而承受壓力,反而會覺得沒有刺激的無聊環境很痛苦。
相反地,像我這樣的內向者,則是會因為在放鬆的環境下讓人感到喜悅,也就是會因為乙醯膽鹼的分泌而感到幸福。
所以比起人群、新的刺激或經歷,反而更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處。對這些人來說,休息不是跟朋友喝酒聊天,而是躺在自家的沙發上看電視或滑手機。
這種個性是天生的,無法靠訓練改變。
隨著面對外界刺激的態度不同,可以將個性分為內外向,但其實無論是哪一種氣質,都沒有這麼明確的劃分。有些人的氣質非常極端,有些人則處在無論說是內向還是外向,都有點曖昧的中間地帶。如果無法知道自己究竟是內向還是外向,那你或許是處在中間地帶的人。就像世界上有很多種人一樣,我們的氣質光譜也非常廣。
小時候,我常被父母責備說要改改這個不大方的個性,這讓我一直很委屈。現在依然有許多人將天生的氣質當成是需要矯正的對象,我覺得這很可惜。用「行為」來檢測是內向還是外向的檢查只適用於青少年,就表示離開青少年期之後,內向的人也會具備一定程度的社會化。
但我在想,我們一定要讓這些依循天生個人氣質成長的孩子,變成擁有同一種性格的人嗎?
比起我們究竟在光譜上的哪個位置,我想更重要的應該是接受我們自己的狀態吧。
以上內容由大田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其實,我是個內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