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們公司的員工餐廳裡有多種餐點可供選擇,那麼你可以做一場關於滿足感的祕密測試。你一定會發現有種同事常說:「天啊!你盤子上的鮭魚看起來真好吃!或許我也應該去拿一份。」
這類型的人,總認為別人碗裡的食物比較好吃。但或許是猶豫不決而過於謹慎,也不太有好奇心,所以他們寧願選擇那些常吃的食物,因為不去嘗試就不會感到失望。其實這真是大錯特錯!正是由於這種思維,才讓人常常覺得悔不當初。
許多人因為不敢嘗試,或沒能把握住天外飛來的一個奇思妙想,到頭來對於自己的怯懦感到失望,最後讓自己活在悔恨中,覺得人生真是倒楣透頂。
好奇心是滿足的重要特質
在通往更幸福的道路上,好奇心是決定性的因素。想幸福就得冒點險,不要只做自己喜歡或擅長的事,越過舒適圈的邊界,你就會得到幸福的獎賞。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感到好奇的人,對生活更滿意,也會做更多讓自己快樂的事。喬治梅森大學幸福促進中心的心理學家陶德.卡什丹(Todd Kashdan)說:「好奇心在當下給人的感覺並不那麼舒服,但它卻是讓人變強大與睿智的最直接途徑。」
在他進行一項研究,找尋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人們感到滿足時,意外發現了好奇心的意義。他請近百位受測者連續三週寫下自己每天的所作所為以及當下的感受,結果明確顯示:那些常常表現出好奇心之人,對他們人生的滿足度最高,這些人也最常去從事一些會讓自己快樂的活動。
因此,為了獲得滿足,我們必須常做些自己熱愛的事,如聽喜歡的音樂或和摯友見面,但時不時也必須從事一些複雜的、沒有把握的新事物,並接受挑戰,即便很困難、不確定能否成功,且在克服問題的過程中會感到不安。
冒險的結果有可能是以失敗告終,無疑地,踏上未知領域,可能會困難重重,也可能會令人失望,又或單純只是覺得很無趣,因此充滿好奇心之人都會準備好要承擔某種程度的風險。
不過我們也不必為了要從好奇心的正面效果中獲益,就立刻去跳傘或換個新工作,即使只是嘗試小小的活動,或做些許的改變,也足以增加我們對自己與對這個世界的滿足感。例如試著獨自去逛逛博物館,或接受一場無法預知結局是否美好的晚餐之約,因為那些讓我們覺得焦慮、不自在,或甚至會有點不安的處境,最後都會成為我們最難忘懷,也最充滿回憶的時光。
當我們向陌生的世界挺進時,生命會因而更豐富,視野也被打開了。當我們讓好奇心帶領著自己時,就是在學習獨立自主與掌控的能力,那些起初會讓我們覺得不安的情況,代表著一塊能讓我們成長的跳板。在幫助人們邁向滿足之路有莫大助益的好奇心,常常還會伴隨下面幾項正面特質。
一、擁有開放的心胸
會對新奇事物感興趣的人,通常心胸也很開放,不會劃地自限,而且擁有某種程度的現實感,他會感覺到人生正發生改變,而且也很喜歡這些變化,即使這些改變一開始似乎讓人不太自在。
二、抱持希望,樂於助人
好奇心還有其他對滿足的人生有利的特質,即充滿希望與樂於助人。
希望是成就所有事物的動力,一個人若沒有希望,便不會相信事情會進展順利且可能成功,他不會全力以赴,因此也無法發展出令人滿意的結果。樂於助人也是很重要的。幫助他人或行善會讓人快樂。團結、慈悲與無私。這種慷慨、無私的心態,不只是社會的黏著劑,同時也能賦予人生意義,而此意義就是滿足感的基礎。
三、懂得感恩
不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而是珍視自己所擁有之物,並對萬物懷抱感謝之心,也是決定人生滿足的重要態度。感恩就是對自己的生命表示讚嘆、感激與謝意,藉由了解自己的境遇有多幸運(否則可能會更糟),讓自己看見事情正向的那一面,轉移壞心情與負面思考。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心理學教授索妮亞.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就認為施比受更有福。她發現做六週的善事後,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明顯提升了。這也適用於那些能善用幫助之人。
有個研究證實,罹患神經性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的女性,如果成為其他有同樣病症者的導師,她們的病況將會好轉,也會變得更快樂。柳波莫斯基說:「這會引發一連串正面的社會成果:我們覺得自己變好了,意味著其他人也會更正面地看待我們,而這又會促進我們的人際關係。」
總之,對彼此友善是開啟滿足人生的金鑰。心愛的伴侶、值得信賴的朋友、充滿愛的家庭等,都對滿足感有著極大的幫助,就連寵物帶來的溫暖力量也不容小覷。
以上內容由時報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滿足:與其追尋幸福,不如學習如何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