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買不到幸福和滿足

金錢買不到幸福和滿足

如果在經過了一天漫長的工作、辛苦準備專案報告,或是親自下廚招待客人來家裡用餐,卻聽到「差強人意」這樣的評語,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好心情。

只是有些人需要更充足的理由,才會認定哪些事是真的令人火冒三丈;而有些人就是無法克制自己不發牢騷,對他們來說,批評挑剔顯然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壞脾氣的人似乎在發洩完他們的不滿與怒氣後,便會感到特別快樂。

但有沒可能,愛挑剔批評之人或許只是因為他們能發牢騷的原因比較多?科學家一直想知道,如果容易知足的人和不知足的人交換人生的話,他們是否還能一直覺得很滿足。或許在親身經歷過他人艱難無比的人生後,某些人原本樂觀沉穩的個性也會幡然改變。

至少心理學家在幾年前是這麼認為的。在那個人們還無法思索在自我實現、休閒娛樂和工作生活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的年代,科學家相信,高收入、穩定的伴侶關係、身體健康,以及可實現個人抱負的工作,必定對人的滿足感有著巨大的助益。

但在不久後就出現了第一波質疑的聲浪:一九七○年代末,美國懷俄明大學的索爾.費曼(Saul Feinman)所發表《將盲人當成常人》的研究,讓專家們大吃一驚。費曼以「幸福感」為題訪問失明人士,他所得出的結果是:「相較於正常人,盲人比較窮困、甚少受到良好教育,同時也較少婚娶。但即便如此,盲人卻擁有較多的幸福感。」一般人認為「健康是幸福的,生病則令人同情」的既定想法,產生了顛覆性的翻轉。

就連認為「金錢能使人幸福或甚至感到滿足」的這類想法,在不久後也遭到否定。在窮困時,金錢確實能帶來幸福。但當一個人的富有程度,讓他的幸福感受增長到「確定自己不會再因貧窮而受苦」的程度後就會停止,接下來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也無法增加他的滿足感。這是賓州大學的經濟學家理查德.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在一九七四年他著名的《經濟增長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們的快樂》文章裡所提到的。

他認為在過去五十年裡,西方社會的平均收入以倍數成長,我們的生活比前人富裕,也能負擔讓生活更舒適的諸多物品,但現在的人既沒有變得比較幸福,也沒有比較滿足。

富裕國家的人民並不一定比那些貧窮國家的人幸福,即使人們從中產階級晉升至上流社會,也未必會感覺更幸福。甚至自某個程度開始,金錢還會讓人變得更不快樂。此論點震驚了一九七○年代的學界與社會大眾,這個現象也有專屬的名詞,稱為「幸福悖論」。其他學者後來也做了更深入的相關研究,結論仍是:用金錢買不到幸福和滿足。

以上內容由時報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滿足:與其追尋幸福,不如學習如何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