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怎樣一晚看超過5本書的知識點來了

注意,怎樣一晚看超過5本書的知識點來了
圖片來源/pixabay

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300字的知識音頻與短文,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一年365天,從不間斷。目前已有6700多人加我了,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快加我唷。 https://goo.gl/kTLQz1

從2018年初就訂閱我的line到現在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每天都會發佈一則300字跟知識音頻。要能這樣,需要大量的知識輸入,每年看超過200本書是很基本的。

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其實自己是小心翼翼的,因為我不希望有讀者認為,我在提倡「速讀」,因為閱讀本身沒有捷徑,我自己也不相信別人說什麼速讀有方法,我認為那是瞎扯蛋。

我想傳達的,是另外一種閱讀方式,也就是「有目的」的主動閱讀,我自己就是進行這種閱讀方式,這種方式讓我一個晚上可以看超過五本書,我自己認為這種方式並不是速讀,而是一種更高級的閱讀方式。

想快,就要進行「有目的」的閱讀

看書通常可以分兩種,一種是「被動的閱讀」,一種是「主動的閱讀」。一個人要有老師教導或有人督促才閱讀,這叫「被動的閱讀」。一個人願意自己找書來看,這叫「主動的閱讀」。

但即便你是主動的閱讀,還是可以再分成兩種類別,一種是有目的的主動閱讀,一種是無目的的主動閱讀。

無目的的主動閱讀,通常是你買了某些暢銷書,或某些好書,你並無特別目的,想從這本書找到一些特定的知識,你只是單純地想學習。而「有目的的主動閱讀」,在於你知道你想找什麼。

那麼,你肯定想問,你要找的是什麼特定的知識?答案是:規律。

規律就是,一切事物的真理,查理蒙格把它稱為「普世智慧」。當我們熟悉了幾十種,甚至上百種規律,你就能建立起查理蒙格所說的「多元思維模型」,成為一個更有智慧的人。

以前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作者提到,有個美國人,一個晚上能夠看20本書以上,我自己是相信的。因為當你進行「搜尋規律」式的有目的的主動閱讀,你會發現,一本書所提到的「規律」少之又少。

閱讀要快,就要進行「有目的」的閱讀;什麼目的?那就是「找規律」。一切跟規律無關的內容,都僅僅只是作者的補充。

例如,當一個作者想解釋,什麼叫做「心理帳戶」、「損失規避」、「定錨效應」…等規律的時候,他肯定會舉一些實際例子,或是研究結果,但你我都知道,這些都只是對這些規律的補充。假如你本來就已經懂了這些規律,你要做的唯一事情,就是:「跳過」。閱讀速度在此時就顯現出來了,一切跟規律無關的,都僅僅只是補充。

「有目的」的主動閱讀,本質是:你知道自己在幹嘛

很多人常常提到「速讀」這件事,我對速讀這件事本身無感,很多仿間書都提供了一些捷徑,告訴你怎樣才能擁有「速讀」,例如什麼圖像記憶法、區塊閱讀…等等,你試過之後就會發現,那是瞎扯蛋,最多只能給87分,不能再高了。

就像我之前說的,速讀沒有捷徑,一切的底層都仰賴你自己知識的積累。

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叫做「更高級的閱讀」,是在說明「找規律」這件事。

大部分的人閱讀是為了求知,因為人有好奇心跟求知欲。但是多數人缺乏的是看穿規律的動機,或者是說缺乏看穿規律的知識或本領。

規律之所以比知識價值更高的原因,那是因為規律可以用在任何的場景,規律的意思就是它是事物發展的本質與真理。

舉例來說,《人類大歷史》這本書所透露的最重要規律之一,就是「虛擬故事」的力量。

光靠這個規律,我們就能明白為什麼宗教跟國家會存在,為什麼傳教士總是喜歡告訴你他們所信仰的世界,為什麼政治人物總是喜歡喊口號,為什麼企業家一定要定下公司文化,為什麼公司要有Slogan,為什麼人跟人之間有辦法合作,為什麼智人可以打敗尼安德塔人…等等。

所以閱讀最重要的目的,是找出一本書所透露的規律,規律才是本質、才是一切,當我們了解了更多事物的規律,就更能做一個真正的明白人。

「有目的」的主動閱讀,看書速度肯定有快有慢

假如一個人看書,他看的速度從頭到尾都很快,那麼我想只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這本書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另一種可能則是,他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當你進行「找規律」式的「有目的」的主動閱讀,你看書肯定是有快有慢的。

當你沒發現作者講到什麼規律的時候,看書就會很快,因為你在找規律,跟規律無關的,都可以快速瀏覽過去;而當你發現了某個規律的時候,此時就要改成慢讀了,細細品嚐作者在這裡想跟你講什麼規律,然後把它吸收起來,成為自己的東西。

所以,當一個人進行有目的的主動閱讀,他看書肯定是有快有慢的,而且,隨著閱讀的量越來越多,以及自己懂的東西越來越多,他看書會越來越快,因為每當他吸收了某個規律的時候,等到下次又遇到,他就可以快速瀏覽過去,不用再花時間了。

一切都在找規律,只看最重要的事

再說一次,因為很重要,閱讀快的本質是:你進行的是有目的的閱讀,而且你知道自己在幹嘛。什麼目的?那就是以「找規律」為目的的閱讀。

如果你看書的方式是:「找規律」,你閱讀的速度就會快很多,跟我一樣,一個晚上就能看超過五本書。

「有目的」的主動閱讀,我自己認為那不是速讀,而是一種以吸收「規律」為目的的主動閱讀。畢竟一本書很多都是不重要的部分,只有規律才是精華,我們何必花時間在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上?

當一個人從開始看一本書,並且進行有目的的主動閱讀的時候,整個過程大概會是這樣:

打從一開始看書,大腦就會開啟自動過濾機制,這可以用來幫你判別什麼是規律、什麼不是規律,此時你明白不是規律就快速帶過,如果是規律就要開始慢讀,將作者要跟你說的規律,吸收起來,成為自已的東西。

從開始看到結束,一本書如果不是太厚,其實一個小時以內,也就看完了,因為就像我說的,通常一本書裡面所講到的規律,實在是少之又少,除非像是劉潤的《五分鐘商學院》,整本書很多乾貨,都是作者自己整理過的。但這種書在市場上很少。

在這裡,你可能會有一個疑問,我怎樣知道什麼是規律、什麼不是啊?通常規律很明顯,例如心理帳戶、損失規避…等,很容易辨別。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個大量閱讀的人,要判別什麼是規律、什麼不是,其實不是難事。而且還有一個重點,如果某個規律你已經很瞭解了,當作者提到它的時候,其實基本上就是略過了,因為你已經明白那個規律是在講什麼了。

聽到這裡,你可能已經明白:

我所說的一個晚上能看超過五本書,是基於我上面說的一種,有目的的主動閱讀。如果你想連作者所講的很多不重要的事情,一併看進去,那麼這基本上是很困難的。

我們必須明白,「規律」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其餘的內容,其實真的不太重要,要怎麼分辨什麼時候應該快速帶過,什麼時候應該慢讀,你的大腦的自動過濾機制自己會幫你判別。

找規律式的「有目的」的主動閱讀,是我自己的閱讀方式,這是一種我認為更高級的閱讀方式。通常進行這種閱讀方式,一個晚上可以看超過五本以上,這個方式,分享給您。

—–—–

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300字的知識音頻與短文,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一年365天,從不間斷。目前已有6500多人加我了,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快加我唷。 https://goo.gl/kTLQz1

每週Youtube定期發佈新影片,請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 https://goo.gl/X3F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