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越花越多?害你虧錢的十大偏見

錢越花越多?害你虧錢的十大偏見
(圖片來源:pixabay)

編按:《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在書中提出了10個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可能花更多錢的偏見,而我們可能受到這些偏見的影響而不自知。可能害你虧錢的十大偏見如下:

1. 所有權偏見。

比起尚未到手,人傾向珍惜已經擁有的。比方說,我有認識朋友把手上的房子拿到市場上待價而沽,過了一年多還沒脫手。他們很納悶,但問題出在哪其實很明顯:惜售。教訓是:別跟資產「勾勾纏」,當你下定決心要賣,請照市場行情。

2. 沉沒成本偏見。

沉沒成本是一筆「覆水難收」的成本。比方說,我有次中了一個四天三夜的招待住宿,結果那地點我根本沒興趣。我發現自己一方面想著不來白不來,一方面覺得浪費1,000 美元的旅費。教訓是:我在為沉沒成本庸人自擾。覆水難收,別拿它為難後來的行動。當初不出門,我才會省下1,000 美元的旅費,及很沒意思的住宿。

3. 預算規畫偏見。

人們做預算的方式往往難免未能達成儲蓄目標。家庭的預算目標,常因意外開銷的超支功虧一簣,意外支出很少不超支。為什麼?多數人眼中,所得(薪水、獎金等)相對可預測,但修車、水電、滲水、小孩的夏令營等臨時開銷則不容易預見。教訓是:想達成儲蓄目標的話,多少要把意外開銷的支出算進來。

4. 整付款項偏見。

人對每月經常開支通常比較精打細算,反之對一筆大的佣金、獎金或股票利得則否。有的人覺得這種款項像是意外之財,像是撿到錢,所以很可能會把這筆款項用在花大錢的項目,如買車或度假。教訓是:我建議收到這種款項,至少半年不去動它,等過了一段時間(確定稅金繳清),再決定怎麼花用或投資這筆錢。

5. 買到賺到偏見。

比起買的東西本身,有些人的滿足感更來自買得划算這件事。美國開國元勳傑佛遜總統(Thomas Jefferson)是這麼建議的:「莫因便宜而買下對你沒用的東西。」教訓是:別被特價牽著鼻子走,下場通常是買到沒用的東西。

6. 分隔偏見。

很多人會有意去分隔生活中的理財活動。比方說,我們家最近辦了重貸,每個月付的貸款變少,因為家庭開銷好轉,蜜雪兒打算花錢添購新家具。可是這麼做會讓總開銷超出預算。教訓是:錢長得一個樣,挖東牆補西牆可能會蒙蔽更重要的目標。

7. 規模偏見。

小錢的作用可能很嚇人。第9 章提到,每年2% 的管理費好像沒什麼,但換個說法,說這會吃掉投資人歷史調整通膨後利得的三分之一,聽起來完全就是另一回事了。教訓是:別小看不起眼的差別。

8. 馬後砲偏見。

事情一旦水落石出,人傾向認為結果很明顯。比方說,現在看來,2000 年那時網路股顯然是泡沫,而2009 年市場則被嚴重低估,但在當下,可不是這麼容易就看清。教訓是:別對市場之所以如此,過分想當然耳,你的後見之明,可能是對往事的偏見。

9. 損失規避偏見。

賠錢給人的慘痛印象,遠甚於賺錢的美好回憶。到賭場賭輸100 美元比中了100 美元,更不容易撫平情緒。教訓是:損失規避的心理可能導致你轉趨保守,而不為所應為。身為家庭有限公司的老闆,你不是追求常保心理安康,而是試圖極大化財務福祉。

10. 推斷偏見。

人往往會誤以為近期表現,是未來績效最有希望的指標。比方說:「今年科技股表現火燙,我要進場買進。」教訓是:風水輪流轉,資產類別一般會回歸平均,所以從近期表現推斷的做法可能會出問題。別讓時事和短期消息,過分影響長期的決策。

以上內容由采實文化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