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額葉機能下降,會無法抑制大腦的警報系統:扁桃體,進而讓人陷入慌亂。所以最好盡量在前額葉完全停擺前,就先注意到情緒的警示燈,預先防範。
「腦筋好像轉不過來?」
「咦?這個工作我之前做到哪了?」
「啊!我居然忘了,抱歉、抱歉!」
以上這些失誤和健忘都是徵兆,警示著情緒將一觸即發。憂鬱症患者進行心理治療時,他們常表示曾有類似的症狀,像是思考能力下降、變得有些健忘,或以前不可能犯的失誤異常增加。
曾經,有位三十幾歲的患者緊張的要求:「醫生,難道我是得了早發性阿茲海默症?請幫我安排MRI〈磁振造影)檢查!」在他強烈的要求下,我只好為他安排腦部MRI檢查,但結果顯示他的大腦毫無萎縮跡象。
精神壓力過大,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像容易東張西望、集中力散漫,或心不在焉,這不一定是罹患精神疾病或腦部病變,只要感到心慌也會有沮喪或不安等情緒,就會讓人無法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一詞看似簡單,但在醫學和心理學上,它的定義其實比大家熟知的要來得複雜,學術指稱的注意力須符合以下四項條件:
.在一定的時間內維持注意力。
.能夠同時留意多個目標。
.能辨識外來的情報。
.必要時,能轉移注意力,把焦點放到不同的對象。
在學術面,注意力須具備上述涵義。如果這四項機能有缺陷,就會覺得記憶力變差或精神不濟。舉一個實際病例來解釋,有些小孩在學校不能安靜上課,不管老師或父母怎麼告誡都沒用,於是父母帶著孩子求醫後,才發現他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這些孩子的四項注意力機能中,通常都會有一、兩項缺陷,所以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
事實上,大腦中的工作記憶運作效率和可存取容量的多寡,與注意力密不可分。要是注意力散漫,沒辦法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注意力,或避免重複相同的作業,工作記憶負責的分配能力、記憶與認知等機能,就無法發揮正常功能,還會失去判斷能力。人一旦沒有能力解讀外部資訊,就會覺得更加慌張。
有些患者頭部受過外傷,注意力難以集中、無法判斷當下發生了什麼事,因而變得焦躁易怒;或是前面提過的,孩童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只要事情不如己意,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怒氣。以上都是注意力不集中,而讓人感到慌亂不已的例子。
自我檢視一下,一段期間裡,你有沒有忘東忘西、失誤頻頻?這可能是前額葉感到疲憊,也可能是注意力下降導致工作記憶失調,也就是情緒亮起了警示燈,提醒你該稍微喘口氣了。
本文授權自大是文化/ 西多昌規《管理你的慌張》
圖片來源:Pixabay/FirmB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