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其自取」—自己的心情自己決定

oqln09ut3x

編按:暢銷書《正是時候讀莊子》、《穴道導引》作者,臺大教授蔡璧名,將她在兩岸熱烈好評、超過三十萬點閱觀看的「莊子」線上課程重新整理成《莊子,從心開始》一書,以淺白的語言,契合現代生活的事例,解讀莊子的治身心之道,讓讀者能輕鬆領會,並且活用於日常生活中。

咸其自取──

自己的心情,自己決定。

子游曰:「敢問其方。」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无作,作則萬竅怒號。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陵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此文從莊子經典內《齊物論》篇節錄)

顏成子游問道:「請問老師,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達到『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境界?」老師看起來沒有正面回答,我一直讀到四十幾歲才發現:其實這就是正面回答,且回答得太精彩了。

「敢問其方」,顏成子游最關心的是怎麼操作?「子綦曰:『夫大塊噫氣』」,什麼叫「塊」?注解說是一掊土。全世界最大的一塊土是地球、是大地。大地呼出了氣息,就叫做風,顏成子游的老師透過風的意象來教育他。

在高聳巍峨的山裏,「大木百圍之竅穴」,有要一百個人才能團團圍住的大樹,那樹上有好多洞竅孔穴,這些洞竅孔穴像什麼呢?「似鼻」,有的像人的鼻子;「似口」,有的像人的嘴巴;「似耳」,有的像人的耳朵。

這裏為什麼用鼻子、嘴巴、耳朵來描述樹洞呢?表面上講的是樹,其實講的是人,講的是人的感官引起的萬千情緒。當外面的風吹來,我們聽到什麼話、什麼聲音,我們看到什麼景象、什麼眼色,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接收後,就此產生對外在世界是非、好壞、善惡等價值判斷,這就是我們的感官世界。

當你聽到外在世界別人講幾句話,或打開電視看到一些不可思議的狀況,哪怕僅只是一個眼神、一句話,就可能導致你今天忿忿難平,或讓你開心笑語終日,正彷彿樹竅孔穴那充滿情緒的聲音。

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是被旁人帶動的,聽演唱會也是,有人開始喊:「郭富城我愛

你!」大家就跟著喊。這聲音的大小怎麼決定的?「泠風則小和」,如果今天吹來的是一陣輕輕的微風,那回應的聲音就小些。

有時候我們不是不關心環保的議題,可是因為去護樹的人不夠多,所以看到相關的報導,只有「唉」一聲嘆息,這叫「泠風則小和」。可是有時候,「飄風則大和」,當出現大新聞了,教人看了非常震驚,不禁義憤填膺地振筆疾書、抑或走上街頭。

「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莊子接下來把重點放在厲風吹來當下的劇烈反應,為我們強調厲風止息後,一齣大自然的典範。「厲風濟」,當最強大的一陣厲風吹過,風止和停,風一停,「眾竅為虛」,所有的樹洞馬上沒了聲音。

當我們用樹洞來譬喻人的耳朵、鼻子、嘴巴等感官,你會覺得樹跟人一樣,人也可以同樹一般。身為人類,別人講一句,當下就哀嚎、就發牢騷,像樹洞一樣。可是當惱人的話語停了,事情過了,那些話語、事件卻還百轉千迴地盤據在心裏,整個人停滯、陷溺在那早已走遠的風聲雨勢裏。

南郭子綦,或說莊子,透過樹洞跟風來展現這樣的不同。可是,這樣的不同是誰造成的呢?「使其自己」,是自己。因為樹洞形狀的不同,就決定了它的聲音。那人呢?人的情緒呢?你會說:「這一切都是被個性決定的。」可是中國傳統哲人不這麼想,東方哲學不這麼看,而說情緒操控在自己手中,你可以決定自己要當一個火爆浪子,還是謙謙君子。你可以選擇當一個心思非常狹隘、完全不願意傾聽或關懷別人的人,也可以成為一個感受別人的傷痛一如自己的傷痛的人。

「咸其自取」,這是完全可以自己選擇、自己決定的。

 

本文授權刊登自天下雜誌出版/ 蔡璧名《莊子,從心開始

圖片來源:stock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