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老師熱情的竟多是外籍生

countrygirl-349923_640

隨著這學期結束了,越來越多的老師跟我提及,他們慢慢喪失了教學的熱誠,看到大學生不在乎的上學態度,不知自己教學的熱情還可以撐多久。他們說學生們姍姍來遲,遲到成為常態,進了教室之後吃東西的吃東西,滑手機的滑手機,或是互相交談,或是索性趴著睡覺,老師在台上講的聲嘶力竭,台下的學生還是懶散的依然故我,他們不知道教學熱情能撐多久?

我自己到了大學教書之後觀察到,坐在前排的多半是交換生,中國、馬來西亞或香港的學生,他們成了課堂上的中流砥柱。台灣學生大多躲到後排以尋求更多的自由可以滑手機、聊天、睡覺,上課成了不得不的分數交換。要不是有這些交換生的支撐,發亮的眼睛恐怕眾裡尋他千百度也難吧!大家都在問,台灣學生怎麼了?一方面現在學生本身生活安逸慣了,缺乏努力的動力,而外籍學生大多有既定方向和目標,知道自己為何而來台灣,所以學習意願高昂。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我經常提醒自己,必須要拋棄傳統我講你聽的方式,要引領學生思考,多些互動以及實作的經驗。而實作的經驗就是要學生透過實作的過程找到學習興趣,進而燃起學習的動機。但我必須承認,很多學生就像休火山,長期冬眠,不知何時會醒。

這些年「幫助年輕人成長」變成我離開職場以後的願景,所以到大學教書、寫書、演講,變成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我當然希望藉由這些經驗的分享,幫助年輕人在職場上能夠少跌一些跤。雖然大學生的學習態度大不如前,我一直鼓勵自己,尋找那些發亮的眼睛就值得繼續講下去,然而現在發亮的眼睛竟多是外籍生。

這些外籍交換生,他們離鄉背井來到台灣求學,清楚自己要什麼,渴望學習知識和經驗,認真聽講,主動和老師互動,他們那雙發亮的眼神,鼓舞了熱情快熄滅的老師。這些交換生帶起一股力量,讓死氣沉沉,委靡不振的教室帶來一點朝氣。

對台灣年輕人而言,安逸舒服的環境反而讓自己找不到奮鬥的目標,結果導致生活態度也變得懶散,懶散也就缺乏了自律。現在台灣的學生最應該學習的是「求學態度」這一課,如何找到上課的動力,發現自己的潛力,尊重上課的時間,克制自己不睡覺、不吃東西、不說話、不玩手機等干擾老師上課情緒的舉動,這就是一種求學態度。倘若這種基本的尊重沒有,那麼分數就沒有意義。

我期盼有一天發亮的眼睛能有越來越多台灣的青年學子,而不限於外籍生了。

 

(本文作者為丁菱娟,歡迎連絡http://www.facebook.com/TingOlive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