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的代價:誰讓我們生活越來越辛苦

13282494_1030434553660325_959650846_o

編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在《不公平的代價》一書中提到,貧富差距會影響未來,我們必須看清楚財團扭曲的邏輯,站出來改變!

儘管,人們始終相信美國人享有的社會流動性高於歐洲人,美國卻不再是機會樂土。

今天,二十歲年輕人所面對的困境最能說明發生了什麼事情。許多年輕人,正要展開新生活的時候,不是充滿熱情和希望,而是面對焦慮和恐懼的世界。他們背負著學生貸款,必須節衣縮食才能償還,即使破產,那些貸款也不會減少。

他們在淒風苦雨的市場中尋找好工作,就算運氣不錯,謀得差事,薪資也令人失望,而且往往低到他們只好繼續跟父母住在一起。

五十多歲的父母在操心子女的同時,也煩惱自己的將來:會失去房子嗎?會被迫提早退休嗎?因為經濟大衰退而大幅縮水的儲蓄,能讓他們安享餘生嗎?他們曉得,日子再怎麼困難,也不可能指望子女幫忙。

華盛頓傳來更糟的消息:已有很多人在談,醫療照護保險計畫縮減將使某些群體的人負擔不起健康照護,社會安全計畫似乎也被送上砧板。

隨著年紀較長的美國人即將步入晚年,安享退休生活的美夢似乎可望不可及。期盼子女過得更寬裕的夢想,也和一九五○年代的電影般遙遠古老。

美國發生的事情,也發生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然而,這並非不可避免的現象。有些社會就做得很不錯,即使它們的市場力量和主流政治因為能力、努力和運氣的差異,而造成很大的分配不均。

除了用所得來衡量,以健康、教育、安全及攸關生活品質的其他許多層面來看,那些社會為大部分公民創造的生活水準高於美國。有些社會的分配不均遠比美國惡劣,卻已留意到眼前的斷崖,知道前有什麼危險,因而趕緊剎車往回走,最後成功地降低分配不均的程度,幫助窮人,也擴大教育。

另一個世界是有可能出現的。美國大可實現更符合基本價值的社會,創造更多的機會、更高的總國民所得、更強的民主政治,以及大部分人享有更高的生活水準。要打造這樣的世界並不容易,有些市場力量將我們拉往另一個方向。

那些市場力量是由政治、由我們的社會採行的規則和管理規定、由我們的機構行事作為的方式所塑造。美國打造的經濟和社會,當中有龐大的財富是透過尋租行為而累積,有時更是直接從民眾移轉給富人,更常見的情形是透過法令規定,允許富人運用獨占力量和其他的剝削形式向社會其他人收取「租金」。

我們並不鼓吹仇富。底層九九%大致上並不忌妒頂層一%中某些人對社會所做的貢獻,也不忌妒他們實至名歸賺取的所得。政治應該講究效率和公平,中心論點在於說明最能決定頂層所得的模型,依據前面提過的「邊際生產力理論」來看,不是基於個人對社會的貢獻。

頂層一些人當然曾經做出巨大貢獻,但是的確有不少所得是我們所說的租金。這些租金將錢從底層和中層搬到頂層,並且扭曲市場,對某些人有利,卻對其他人不利。

讓市場像市場:多競爭、少剝削,以及抑制市場漫無節制的行為,也可以打造效率更高的經濟和更公平的社會。遊戲規則之所以重要,不只攸關經濟體系的效率,更攸關分配。錯誤的規則會降低經濟效率,拉大社會的分裂。

投資更多資源到教育、科技和基礎設施,並且提供更多的保障給一般公民,將提升經濟的效率、更有活力,也和我們宣稱的經濟更為吻合,提供更多的機會給社會中更廣大的人群。連頂層一%也可能因為底層許多人的能力沒有被浪費而受益。更多人會努力嘗試,終有一天躋身為一%的成員。

最後,社會更為均等可能影響主流的意識型態,進而影響個體經濟政策和總體經濟政策。前面已經談過這個意識型態所依據的幾個迷思,我們可以打破這個惡性循環,不讓頂層政治獨霸地位形成信念和政策,拉大經濟的分配不均和強化頂層的政治獨霸地位。

三分之一個世紀以來,美國的勞工先是見到生活水準原地踏步,然後是一路下滑。在經濟大蕭條的深谷期間,有人表示市場力量終將取得上風,恢復經濟的充分就業狀態,但凱因斯會反駁說:「是的,長期而言市場可能發揮功效,但等那麼久,我們都死了。」我不敢確定當他談到「長期」時,心裡想的是否像美國勞工見到自己的生活水準每下愈況的期間那麼久。

在我們思索如何強化經濟的時候,絕不能屈服在赤字縮減論之下。GDP不是衡量經濟表現的好指標,它並沒有準確反映大部分公民廣義的生活水準變動,也沒有告訴我們正經歷的成長是否具有永續性。

 

本文授權刊登自:我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