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休養
我很喜歡哲學家葛泰托德說的一句話:「讓我更和善一點,讓我對四周的人的過失更盲目一點。」盲目二字真的下得極好。
人生已多風雨,有些人則仍執著於拿別人的過失來懲罰自己。當然不是說別人犯錯我們就得睜隻眼閉隻眼,假裝自己毫不在意。而是不能任由負面情緒蔓延。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就是修養的展現。不但能讓人留下好印象,也有助於拓展人脈。且不談這些外在因素,有個好修養,同樣對自己也有極大的好處。
首先當然是心理衛生,不困在負面情緒中對人生大有助益。其次,萬一遇到頑劣不堪或尖酸刻薄之人,有個好修養也能節省生氣的力氣,避免生氣浪費時間。
如果對方是能夠說服的人,自然心平氣和、以理服人才是正途。但若說不通呢?
那就聽葛泰托德的, 對那些「過失」「盲目一些」吧。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為法的本性如是,故觀自在菩薩能夠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裡所說的空,不是空有對立的空,不是有和沒有對立的空, 更不是虛空的空。這個空是超越了有無,超越了一切對立的空理,是真空。真空不是一,不是二,它是一個整體,它是真理,它是一切事物的實相。
以愛為名
有時,我們會因為愛,而傷了我們所愛的人。比如父母,可能是為孩子著想,而要孩子接受自己做的決定;可能是情人之間,為了愛不愛而鬧脾氣;或者就是最單純的,我們的好意被拒絕,即使出發點是因為愛。以愛為名。只是,如果這些都是愛,我們是不是能把這樣的愛再擴大,再多愛我們身邊的人一點?比如父母,是不是能夠放下自己的執念,去愛孩子所選?情人之間,是不是能夠把對方最可愛的一面放在心底?
既然是我們所重視的人,是不是也應該重視對方的想法?不是以愛為名,而是以愛為實。以愛為出發點,就知道該怎麼珍惜我們所重視的人。
色聲香味觸法謂之六塵。為何稱為六塵?因為此六法有如塵垢,能覆蓋我們的心鏡與心日,令失其本明之性,而成無明。故稱之為六塵。六塵亦如幻而有,如幻而空。所以於真如空性之中,實無色聲香味觸法之自體性可得。
將心比心
許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與其他人起衝突,是因為我們沒有去穿別人的鞋。我們會覺得另一個人不可理喻,無法理解他或她為什麼不能採取我們的建議,認同我們的想法。這時, 我們要提醒自己, 把腳放進對方的鞋子裡。就像我們的堅持總是有理由,對方的堅持也一定有他自己的考量在。試著把腳放進對方的鞋子裡,設身處地去想他或許遭遇了什麼樣的困難,或是因為什麼樣的經驗,導致他有這些考量。
別只顧著生氣,或認定對方難以溝通、不接受我們的好意。如果你已經願意幫對方設想, 又何妨幫他多想一些呢?
這裡是講十八界亦空無自性。經文只提十八界的第一項(眼界)及最後一項(意識界)為代表,中間省略了十六項。十八界是:六根加六塵加六識。六根和六塵上面已說過。六識即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之名只在六根之下加一識字,因為六識是依六根而起,故其名亦與六根同。十八界是什麼意思? 界就是界限、範疇之義。十八界就是十八個界限、或十八種範疇。
學會釋懷
喜歡逞一時口舌之快,通常都是「是非」的來源。話人人會說,光是爭來爭去,不過是意氣之爭,無法改變現狀,倒不如把時間花在行動上,用事實證明一切。佛陀對弟子開示說:「如果我們受到唾罵, 我就一直忍耐到他們都不唾罵。一個開悟的人, 不應該受毀譽褒貶、苦樂而意志動搖, 如此事情很快就會過去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縱然逃到天涯海角, 在山巔、在水湄, 仍然會有是非糾纏, 到時候你怎麼辦?不妨學會看輕、看淡、看開,隨它而去。
悟一切心空名為菩提,了一切法空名為薩埵,心法一如,並無能得所得(能所俱空),以無所得故即是菩提薩埵。從以無所得故開始,是講菩薩的究竟境界。菩薩的究竟境界是:「因為於理上究竟無所得故, 所以於一切事也實無所得。」這樣,即是畢竟無所得,實在沒有得到什麼。
不要驕傲
驕傲是進步的最大阻礙。只有缺乏能力的人,才會總以為自己做的事了不起, 自己說的話了不起。為什麼? 因為他並沒認知到真正實力的展現。這可說是一種帶著假面具的自滿。而也只有這種人才會用強硬的態度來壓制別人,因為他並沒有真才實學說服他人的能力。非得遇到了挫折或吃了虧,才會明白自己的微不足道。
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總是無懼於眼前的挑戰,有時甚至認為眼前所見並不能稱為挑戰。可以說,因為無所畏懼,所以才能在言行舉止間透露出自信。
菩提薩埵依這種大智慧到彼岸(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的智慧, 是故其心中毫無罣礙,由於沒有罣礙的關係,也就沒有恐怖。
活得充實
生與死是生命的兩個端點,我們從「生」出發,在死亡這一頭結束一輩子的旅程。在這當中,我們要考慮的不是兩個端點,而是整趟旅程能夠活出什麼?不是真正要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而是有沒有人因為我們而感到幸福?有沒有人因為我們幫助,成為更好的人?就算只是一點點也好,這個世界,有沒有因為我們,而變得更美好一點點?
有沒有好好地去愛人?有沒有好好地為人所愛?別在旅程結束的那一天,才感到後悔。
有罣礙便有恐怖,有恐怖就會心生顛倒、作種種夢想,乃至於會做惡夢,令心生病,令身生病,身心俱乏。唯有菩薩摩訶薩依於般若正智,方能遠離這一切顛倒夢想, 達到究竟的涅槃。
本文授權刊登自好的文化/ 林慶昭《心經‧生活禪》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