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比較的陷阱

互相比較的陷阱

在網路社群媒體造成社會孤立的相關研究中,有個隱而不彰的問題,同時也象徵著人類最深層的恐懼:害怕別人的批評。社會科學家稱這種恐懼為「社會評價威脅」(social evaluative threat)。這個用詞完美呈現了當我們和別人的成就或常態相比時所引發的焦慮。社會評價威脅有時可能確實會帶來威脅感,也會影響健康,不論生理或心理的健康。

社會評價威脅也是為什麼多數人都會害怕在眾人面前講話的原因。就連外向的人也會避免在某些人面前說話。想像一下,如果所有的社交情境都會誘發如同進行公開演說的焦慮程度呢?社會科學家提醒我們注意,在一般的社交場合中社交焦慮的上升程度令人擔憂,尤其是必須面對面溝通時。根據調查,Y世代和Z世代的成人在面對面的社交活動裡焦慮感會增加,即使只是聊聊天的非正式場合。害怕被評斷的焦慮令人痛苦,造成很多人陷入孤立。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社會心理學教授珍.特溫格博士研究被評斷與比較對個人所造成的壓力。她寫了一本書《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y—and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dulthood—and What That Means for the Rest of Us)。

根據她和其他學者的研究顯示,當我們覺得自己受到批評時,體內名為兒茶酚胺(catecholamine)的壓力荷爾蒙會劇增;過去幾年來,人體內的兒茶酚胺含量不斷上升,尤其是Y世代和Z世代的族群。我們不需要社交焦慮症的診斷就能感受到這種壓力荷爾蒙驟增的影響。

社會地位不高或背負汙名(癮症、失業、心理疾病),都會讓人害怕遭到評斷。我們寧可孤立自己也不願意面對那些可能會瞧不起我們的人。

我們從社交中退縮,更不用說想要和別人競爭。這不只是缺乏自尊或自信的問題,也不是自我提升的問題,因為不論我們怎麼做,這就是一個不斷衡量與比較的世界,不管是說話舉止、開的車、消費方式,甚至連表情都會被拿來檢視。而面對所有的批評論斷,但願我們有勇氣伸手求援,遇到真正欣賞與喜歡我們真實模樣的人。

社群媒體把社會評價威脅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壓力程度,有時候令人無法承受。我們彷彿生活在一個大魚缸裡,隨時被人觀察和檢視。我們冷酷地拿自己與他人比較,小心翼翼地確認自己看起來很好,傳送出正確的訊息。我們保護且再三確認個人品牌、形象、用字遣詞。我們刪刪剪剪、用表情符號當標點、美肌修圖、裁切和編輯,直到忘了自己是誰。

我們有很多範例可以複製貼上。交友或求職軟體不消幾秒鐘就能解決煩人問題。我們怎麼能犯錯呢?全世界都會看到!或者,不喜歡我們的人可以挖出我們過去的照片或紀錄,讓我們的雇主、債主或新伴侶看到。一切都不安全,什麼都可以被侵犯。在這個殘酷的世界裡,溫柔相待非常不容易。

歷經一番痛苦折磨,我們學到維持社群媒體的規則:小心謹慎、賣弄聰明,還有兵不厭詐。你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要太自動自發、太做自己、太深入、太激烈、太誠實、太過頭!反過來說,老舊無趣的東西也沒人看,就別花時間了。

所以我們不會分享平淡、無聊卻讓人樂在其中的時刻,這些才是人性的所在。簡言之,社群媒體的文化不欣賞真實且帶點人味的交流的藝術。但在螢幕之外,我們需要這些溫暖、令人放鬆的角落,讓我們可以聚在一起、離開聚光燈、享受那個片刻。「上線」之餘,我們也需要「離線」休息。

根據社會科學對於社群媒體的研究,以及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社會評價威脅來自造成我們痛苦的三個常見因素:汙名(stigma)、地位(status)和羞愧(shame)。我稱之為三個S。這三個S是造成孤立的力量,逼得我們不斷拿自己跟別人比較,而當我們覺得受到評斷時,壓力荷爾蒙就會升高。

如果我們遭遇汙名化(癮症、精神疾病),或地位比別人低落(破產、失業),或覺得自己有缺陷或感到羞愧,那麼我們就更容易覺得焦慮,從而想要避開其他人。再者,根據研究,我們因此更容易陷入孤立,轉向社群媒體的支持,而當我們把重心放在會讓人更孤立的社群媒體時,惡性循環就會更加深。

當我們經歷孤立的時刻,自我檢視是否遭遇這三個S,對我們會有所幫助。

1.汙名:在大多數社交情境中,我們不願意談論自己的問題,所以我們感到孤立。我們覺得必須保密,把自己的問題隱藏起來。

2.地位:我們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所以我們感到孤立。(即使我們不認為自己比較差,或許還是得面對看不起我們或無視於我們的人。)

3.羞愧:我們相信自己做錯了什麼。羞愧感通常是內在信念造成的結果,源於汙名和地位低落等社會力量。

本文摘錄自《你可以獨立,但不孤立》,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