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貨幣的優點正是銀行的缺點

數位貨幣的優點正是銀行的缺點
(圖片來源:pixabay)

不久之前某電視臺有一次路邊採訪,採訪的主題是「如果你有100萬元,你會怎麼處理這筆錢?」

一名年輕男孩咬著指頭想半天,說:「我想花36,000元,買那顆杜蘭特簽名的斯伯丁(Spalding)籃球。」

一位年輕白領這樣回答:「旅行啊、買LV的包包啊,然後給爸媽雇一位保母,他們養我長大不容易!」

一個進城打工的青年給出的答案是:「在城裡買套房,然後還可以留點錢娶媳婦……。」

雖然答案五花八門,但是有一種答案卻占所有採訪人數的68%,這個答案就是:「還用說嘛,存銀行。」

在眾人眼裡,銀行是穩定的、絕對不會坑人的金融機構。所以人們願意把錢交給它「打理」,即使銀行的利息少得可憐,速度跟不上通貨膨脹。既然銀行讓人賺不到錢,為什麼人們還相信它呢?

其一,銀行是貨幣發行單位

世界上任何一種法定貨幣,都是由國家銀行所發行的。中國也是如此,從古代的官方鑄幣局到後來的央行。亦即,央行是貨幣的母親,貨幣是央行的兒子。這個比喻大概能夠表達出這層意思。

因銀行與貨幣之間的母子關係,眾人都會覺得「母親對兒子的哺育是不須質疑的」。但是當世界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就打破這層「母子關係」。銀行這位老媽往往透過控制「兒子」,以達到維持政權的目的,而金融危機真正的元凶,就是老媽對兒子的獨斷專行。

其二,銀行是貨幣「信用」授權單位

貨幣值錢與否,關鍵看它的「信用」。在個人信用無法保證的情況下,銀行就站起來。它透過政府授權、集結一切資源,以有力的發聲向大家說:「我來提供擔保,我的擔保就是國家的信譽!」當這件事上升到國家高度時,眾人就會放鬆警惕,同時也會被洗腦。

當然這種「信用」在和平年代,或者經濟處於良性迴圈的狀態下是有保證的,但一旦貨幣戰爭打響,金融市場開始動盪,這種信用就不怎麼可靠。物價上漲導致貨幣貶值,銀行存款利率降低,導致大量貨幣沖刷市場,進而引發雙重災害。只不過眾人從未將銀行視為犯罪者,而正是這種溫水煮青蛙式的做法,讓眾人陷入絕望。

有人說:「世人都是善良的,常被政府蒙在鼓裡。」這言論不是危言聳聽。人們往往只是看到銀行的權威、國家信用、鑄幣權等,而忽略它自身存在的種種權力爭鬥、不良信貸等,這些壞的一面比好的一面占得多。要想打破這種局面,我們只能期待一種不被銀行所壟斷的、沒有腐敗的,且公開透明的新貨幣形式的誕生。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數位貨幣雖然不是美女,但它可以改變銀行壟斷。我們再去看看那些資本大鱷對數位貨幣的看法。德意志銀行的老闆曾經在達沃斯論壇(Davos Forum)上發出如此感慨:「十年內由紙幣和硬幣所組成的現金支付系統,將會退出歷史舞臺!」他的這番感慨也預示著「新支付革命」的到來,以及新貨幣的更迭。

貨幣的演變不可能倒退,更不可能重新回到自然貨幣時代,互聯網可以滿足物質文化和社交需求。人們為了實現自己的各種時尚追求,不斷在升級網路貨幣支付的用戶端。如今,人們更需要一種自由、安全、無時差、私密性強的支付方式。舉例而言,假如你看中一款電商平臺上的秒殺商品,除了精力集中、動手要快之外,還應該選擇一個交易迅速的付帳平臺。當然有時候人們並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買了什麼。事實上,數位貨幣可以幫你解決這樣的問題,尤其是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和應用,完全打破舊日常規。

摩根大通的CEO對區塊鏈技術的看法是:出現在加密和電子證書的區塊鏈技術,將來會十分有用。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的副總也讚賞區塊鏈技術,他認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企業對消費者(B2C)或企業對企業(B2B)、跨地區匯款等業務方面都有技術優勢。而「區塊鏈」不僅可以打破西聯這等跨國匯款集團的壟斷地位,還可以大幅度降低服務費,實現交易兩端的透明化、公開化。

數位貨幣到來,目的並不是為了挑戰壟斷的「權威」,而是作為貨幣,它更符合時代潮流。如果新型貨幣被驅逐,那麼我們又要回到蠻荒時代。就如孫中山先生所說:「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數位貨幣是大勢所趨,根本攔不住……經過長期的觀察與思考,許多政府和銀行,似乎有意對數位貨幣進行「招安」。他們認為,數位貨幣的技術如果為國家效力,在監督和管控下將會發揮更大的作用。

或許此時有人會失落的說:「『打破壟斷』這句話又成兒戲。」其實可怕的是貨幣發行背後的陰謀和交易亂象。如果數位貨幣能夠打破壟斷背後的人為因素,即使數位貨幣為國家所管控,那也是時代的進步、貨幣發展史的里程碑。

數位貨幣「消滅」真實貨幣,可能嗎?

有一部科幻電影描述一個未來的「水世界」。海平面上升,迫使人類由陸地來到海洋上生活。人們不再需要樹木、各種植物和果實!人類的生活方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也不再需要國家和銀行。我們無法猜測未來的世界。中國古人曾經幻想月宮之上有嫦娥,嫦娥懷裡有玉兔,吳剛在外面砍著桂花樹,天蓬元帥跑到月宮調戲嫦娥,因而被貶下凡化成一隻肥豬。如今人類早已造訪月球,月球表面除了環形山和無邊無際的荒漠外,就是酷熱和嚴寒交替。人類的進步不僅可以實現夢想,有時候還會擊破錯誤的幻想。

再舉個例子,三十年前我們去買東西還要「憑票」,後來可以隨便用手上的錢去購買。只要你有錢,你完全可以買一架飛機。再後來,各種卡取代銅板和鈔票,人們手持一張銀行卡就可以走遍世界。現在,各種互聯網錢包讓人們消費、出行更加方便。有一隻手機,你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替代」是社會進步不變的真理,沒有「替代」就沒有新生命,沒有新生命就不會有進步。

數位貨幣就是專門為「替代」而生的,就像金屬貨幣取代自然貨幣、紙幣取代金屬貨幣那樣。現在數位貨幣也漸漸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支付工具。筆者看來,未來的數位貨幣確實存在消滅真實貨幣的可能性,而且這個可能性非常大。數位貨幣沒有物理化學屬性,完全是一串網路數位記號。這串符號是靠「算力」得到的符號。這串符號如同黃金一般珍貴,永遠不會消亡。打個比方,數位貨幣來去自由。你無法複製也無法消滅它,你只能擁有它或轉移它,抑或是有足夠的算力去挖掘它。

真實貨幣呢?銅板金屬製作、圓形的,而且有一定重量,上面標注價值大小。硬幣其實也不錯,攜帶方便。但是這種形式如果保存不當,非常容易丟失。有一個例子,某城市環衛工,幾乎每個月都可以撿到幾十到一百個數額不等的銅板,甚至還有職業撿幣人,專門用裝備撿滾入下水道的硬幣!

紙幣有時候還不如銅板,最起碼銅板難以損壞。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幾年前我去外地出差,天氣炎熱幾乎到揮汗如雨的地步。當我回到酒店整理衣物時才發現,身上的鈔票有的已經破碎。於是我只能將泡過汗液的鈔票攤開,晾在窗前。即便如此,仍有許多鈔票已完全損毀,只能去銀行換新鈔。此外,我還有數次將衣物連同錢包一起丟進洗衣機的經歷,那些可憐的紙幣變成廢紙。破損不堪的紙幣又無法回到銀行銷毀,而繼續在世間流通,嚴重影響到市面貨幣數量的平衡。

此外,紙幣的一生不知道經過多少隻手,上頭沾滿細菌。據某醫療機構檢測,一張看似乾淨的紙幣上面,通常有數億個細菌和病毒。

從交易的安全角度出發,數位貨幣也比真實貨幣安全。

有一個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打算用自己的羊,換一把更加結實的弓箭。於是第二天,他便牽著羊來到交換集市。或許他來得太早,集市上空無一人,大概等了半個鐘頭還是如此。於是他將羊拴在樹上,去買了點早餐。等他拿著幾個饅頭回到集市,卻發現自己的羊不見了。後來一位老漢告訴他:「羊被另外一個人牽走了,被用來換一把弓箭。」

故事中的羊是古人用來以物換物的「自然貨幣」。既然這麼大的「貨幣」都會被盜,那麼錢包則更容易被扒竊。據統計,中國全國每年發生的盜竊案有數百萬起,竊盜金額達數億元以上。什麼公車扒手、入室搶劫、搶劫殺人等,大都是衝著鈔票去的。當一位迫切用錢的罪犯,看到一打金光閃閃的鈔票時,那顆犯罪的心就再也按捺不住。

數位貨幣僅只是在互聯網中傳播和交易。就算一名小偷竊走你的手機或者電腦,在密碼的保護下,你的數位貨幣錢包依然安全。

此外,實物貨幣增發會引起通膨、減發會引起通縮。數位貨幣由於受制於「演算法」而數量有限。如果是央行發行的數位貨幣,那麼它完全可以像傳統的貨幣那樣,行使貨幣職能,而且更易於控制和管理。

說到這裡,想必許多人可能會認為,數位貨幣必然要取代真實貨幣。必然代替不會在一天之內完成,就像紙幣代替金屬貨幣、電子信用貨幣代替紙幣一樣,它只是代替某一方面或者局部。就算科技發展到今天,比如乘坐公車、找零、超市購物,仍有大量的金屬貨幣、紙幣在使用;或者網路覆蓋不到的地方,依舊無法使用互聯網平臺,進行數位貨幣的消費。

依筆者看來,以某種形式的貨幣為主、多種形式貨幣並存,才能豐富貨幣市場、完善貨幣制度。未來,少量的紙幣和硬幣依舊存在,因為我們無法保證全網路的覆蓋,以及網路傳遞的持續暢通,而少量的現金還具「收藏」價值,為何要全部消滅?

以上內容由大是文化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新貨幣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