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紫砂壺滾遠點

tea-cup-828255_640

目光如炬的讀者朋友想必已經注意到了,剛才介紹宋朝茶具,竟然沒提到紫砂壺!

現代人特別痴迷紫砂茶具,據說是因為紫砂壺透氣性能和手感都特別好,質地溫厚,顏色古樸,讓人瞧著喜歡。玩紫砂壺的朋友還喜歡「養壺」,例如在飲茶之時得了強迫症似地不停用養壺筆擦拭壺身,或用紫砂壺泡過茶後,刻意留一點茶葉渣,第二天再倒掉。時間長了,茶香滲入壺身,沖一壺開水進去,即使不放茶葉,也能泡出濃濃的茶香。

我對紫砂壺一向不感興趣,對養壺之舉更是嗤之以鼻。

您想啊,用隔夜茶養壺,紫砂壺的毛孔裡都滲滿了變質的茶湯,完全不衛生嘛!還會影響下一道茶的味道。當然,我也就是在這書裡發發牢騷,從來不敢當面對痴迷紫砂的朋友講這些話,因為怕挨揍。不過我覺得自己在宋朝可以找到知音,因為宋朝士大夫和我一樣拒絕使用紫砂茶具。

宋朝人用的茶碗主要是瓷碗(宋人詩詞中有用玉碗點茶的描寫,但那只是藝術誇張),當時公認最適合點茶的瓷碗是福建產的建窯兔毫盞,沒有人使用紫砂碗。宋朝人用的茶壺主要用金屬鑄造,而且只用來燒水,不能直接在壺裡泡茶。至於那些搗茶、碾茶、磨茶、篩茶的茶具,或木或石,或金或鐵,更不可能與紫砂扯上關係。

宋朝瓷器燒造工藝空前發達,宋瓷在當時已是享譽世界,但是正如拙著《吃一場有趣的宋朝飯局》所描述的那樣,宋朝人並不把瓷器視為貴重物品或高雅用具,士大夫與富裕市民吃飯喝酒時寧可用金銀器皿、玻璃器皿和紅漆木器,也不願意用瓷器招待貴重客人。唯獨在喝茶的時候,他們不得不用瓷碗點茶,因為瓷碗耐高溫,且無異味。

宋人不提倡使用那種薄如紙、明如鏡的青瓷碗點茶,他們偏愛那種胎厚釉深的茶碗。宋徽宗說過:「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烤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

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鬥試家自不用。」好的茶湯都是潔白鮮亮的,為了突出茶湯的潔白,我們應該選用黑色的茶碗。

宋朝最好的茶碗出自建窯,人稱「建盞」,這種茶碗釉色青黑,內壁呈現出放射狀的細密條紋,狀如兔子的毛髮,看起來非常美麗。建盞的坯胎較厚,烤熱以後能長時間保溫,最適合點茶。其他地方燒造的茶碗要麼太薄,要麼釉色偏紫,都比不上建盞。宋朝市面上還有青色和白色的茶碗,懂得喝茶的人是不會選用的。

茶碗是很重要,不過宋朝瓷器價格低廉,買茶碗的成本在整套茶具當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真正要花錢的茶具還是茶碾和茶磨這些笨重傢伙。南宋時,湖南長沙出產精美茶具,除了茶碗、茶筅與茶布,其他全用純銀鑄造,「每副用白金三百星或五百星。」

1「工直之厚,等所用白金之數。」2一套茶具要消耗三百兩到五百兩白銀,另外還要加上同樣數量的工價。也就是說,購買一套精美茶具,竟然要花六百兩到一千兩銀子。和今天相比,宋朝銀貴金賤3,南宋中葉一兩銀子可以兌換銅錢千文以上,其購買力相當於現今新臺幣二千五百元。

換算之後可以得知,當時一套精美茶具的價格竟然在一百五十萬元到二百五十萬元之間!我們不要急著罵宋朝人騷包,因為陝西寶雞法門寺地宮出土過一套唐朝茶具,從烤茶的籠子、碾茶的茶碾,到燒水的風爐、投茶的茶匙,全部用黃金加白銀打造,比純用白銀的南宋長沙茶具更名貴、更不惜工本喔!

本文授權刊登自時報/李開周【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一書

圖片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