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應該將錢花在獲取經驗上,而非追求物質?

9552727947_6246dc187a_z

編輯/蕭譯婷

經濟學的重要課題是「稀少性」,也就是「資源有限但慾望無窮」。因此,將薪水扣除日常生活所需花費後,剩下的金錢你該如何運用才能得到最大的滿足感呢?《Forbes》撰稿人Travis Bradberry提出了康乃爾大學心理學系教授Thomas Gilovich二十年前主持的一項研究,強調獲取經驗比起物質享受更能帶給我們長久存續的快樂。

物質的悖論

康乃爾大學心理學教授Thomas Gilovich的研究得到一個強而有力的結論:別將金錢都花在物質之上,並提出下列幾項原因:

1. 在獲得夢寐以求的物質享受後,我們將會逐漸習慣它,並主觀上降低它的價值
2. 而當習慣成自然,我們會不斷以金錢換取心中價值更高的物質商品
3. 物質上的比較無所不在:即使你購買百萬名車,你的朋友卻可能擁有一台保時捷。

Thomas Gilovich更提出:「快樂的敵人是『習慣』。」問題出在,我們以為藉由購物所得到的快樂會與物質長久共存,因此便直覺地認定購買可以看見、聽見或觸碰的商品所能獲得的價值最大,但一時的興奮感只會轉瞬即逝。

經驗的力量

Thomas Gilovich與其他研究者發現相對於物質而言,經驗雖然較為短暫,但比起物質享受能帶給我們更長久的快樂,並有下列原因:

1. 經驗會內化成我們的一部分:我是我所看見的事物、所做過的事情、曾去過的地方的總合,因此這些經驗比起物質享受更能形塑我這個人。你可以擁有物質慾望,也能認為你的身分是藉由物質而建構起來,但無論如何你仍是個獨立個體。相反的,人生經驗會內化於心中並改變我們。

2. 「比較」並不重要:比起物質,我們較少去比較不同個體之間的生命經驗。在哈佛的研究當中,當受訪者被問到他們希望獲得較高薪水(但低於同儕)或是較低薪水(但高於同儕)時,他們都較難給出明確的答案。但當他們被問到希望得到較長假期(但短於同儕)或是較短假期(但長於同儕),有較多人會選擇前者,因為他們比較難以量化兩種經驗的相對價值,而物質卻能用金錢來衡量。

3. 「期待」的重要性:Thomas Gilovich也提到,對於某個未來可能經驗的預期會令人興奮,但若是預期之後將得到某項商品則容易讓人不耐煩。對於經驗,我們從規劃階段就開始享受它的美好,因為這將是你會珍惜一輩子的回憶。

4. 經驗雖然轉瞬即逝,但其實是好事:你是否也曾買過某項商品,但後來卻發現它並不像你想像的這麼棒呢?但是它的存在卻時時刻刻提醒你曾經的錯誤,而讓你感到懊悔。但經驗不會,我們會隨著時間過去,而更加珍惜曾經擁有這樣的經驗。

結論

Thomas Gilovich與他的同事並非唯一相信「經驗更能帶給我們更多快樂」的團隊。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Elizabeth Dunn也研究過這項主題,並強調購物所獲得的短暫快樂只會快速消失,並讓慾望無止盡擴大。物質或許比起經驗更能長久存續,但永存於我們心中的記憶才是最重要的生命體驗。

 

參考來源:Forbes

圖片出處:59831157@N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