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馬修˙李卡德在《快樂學》當中提出,我們必須警覺到負面情緒念頭的形成,並學習超越它們的束縛,而不是不斷分析心中糾葛的情緒。
西藏詩人夏布卡(Shabkar)曾說:「心中擁有慈悲的人,即使生氣了,還是慈愛的;心中沒有慈悲的人,即使面對微笑,也能殺人。」
情緒的力量
如果激情是人心中的偉大戲劇,情緒就是它的演員。在我們一生之中,情緒像竄流的河闖過我們的內心,決定了無數快樂和不快樂的狀態。是否該試圖馴服這條河流?可能嗎?又該如何做?
英文「情緒」(emotion)一詞,來自拉丁文的動詞「emovere」,意思是「使動」,這涵蓋任何能觸動心的感受,不論是有害的、中性的,或者正面的念頭。情緒會讓心進入某種狀態,提示心採取某個觀點,或是某種看待事物的方式。分辨情緒最容易的方式,就是檢查情緒背後的動機和它的後果。
如果一個情緒能強化內在平靜,是為了他人的利益,這就是具建設性的正面情緒。如果一個情緒會粉碎自己的寧靜,令自己心煩,而且目的是要傷害別人,這就是負面或煩惱的情緒。
唯一的衡量標準,是檢驗自己的行為、言語和念頭為個人或他人創造了多少好處或痛苦。用這個方式可以分辨出來,因不正義所產生的憤怒,以及懷有傷害他人願望所產生的憤怒之間的差距。
前者讓人從奴隸和被壓制中解放出來,促使人們為改變世界而上街頭遊行抗議,以求儘快消滅不正義,或讓人了解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後者只會不斷製造悲傷。
科學觀點
有科學家研究情緒何時算是不正常,有兩種主要想法:首先,當一個人用不成比例的激烈程度表達正當的情緒,這種情緒就被視為失調或有干擾性。
就像孩子做了蠢事,父母的憤怒或許會有教育價值,但如果父母親表現出暴怒或仇恨,則被認為情緒與狀況不成比例。如同所羅門說的:「因情境流露適當的憂鬱哀傷是合理的;但憂鬱症則是順應情境而有不成比例的哀傷。」
此外,在特定狀況中,當個人表達的情緒完全不恰當,這個情緒就是有害的。如果有小孩把大拇指放在鼻子上,對你做出不禮貌的動作,最好一笑置之,而不該變成悲哀或憤怒。亞里斯多德說,每個人都會生氣,這並不難;但如果要「在正確的情況之下,針對正確的人、用正確的方式、在正確的剎那、使用正確時間長度來憤怒」,就不容易了。
佛法強調,在念頭形成時要加強覺知,這能讓我們在憤怒的念頭生起時立即認出它,同時在下一個剎那裡把它解構,就像在水面上畫畫,畫的同時,它就化掉了。當下一個念頭來的時候,我們重複同一個過程,以此類推。
所以我們需要努力針對每個念頭,分析它們如何出現、如何演進,漸漸學習如何在念頭升起的同時釋放念頭。從心理健康的立場來說,我們要警覺到念頭如何形成,並學習超越念頭的束縛,而不是去分析心中無限次重播的心理歷史電影。
重點在於,過去發生的事件永遠不可能真正再現,過去的事件只有透過對現在經驗的影響而存在。真正重要的是,在我們活著的經驗裡,本質是飽滿極致、還是煩惱的。
如同我們的情緒和傾向,是由無數個即時出現的念頭累積而成,同樣地,警醒地面對這些念頭,它們也能透過時間而轉化。齊斯特菲德公爵(Lord Chesterfield)在寫給其子的信上說:「好好照顧每一分鐘,因為每一個小時會自動照顧它自己。」這是漸漸轉化的最佳道路。
本文授權刊登自:我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