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企業,大多給予曾經失敗的人較高的評價。這也表示,經歷令人印象深刻的失敗,是成為世界菁英的第一步。我在十五年前,曾報考多間美國大學的經營管理研究所,直到那時候,我才意識到這個事實。
報考哈佛與史丹佛大學等知名經營管理研究所,都必須提出如托(TOEFL)、研究生管理科入學考試(GMAT)的成績及相關學術論文,而這份論文將左右考生上榜與否。
當然,各校的論文題目大不相同,不過,除了談未來目標或工作方向之外,關於失敗經驗的題目也很常見。這在英文中稱為「失敗提問」(failure essay questions)。在論文中,考生必須具體寫出經歷過什麼樣的失敗、從那次經驗中學到些什麼?這樣的論文題目已是萬年考古題,每年都一定有研究所提問,考生得從自己的人生與工作經歷中,歸納出具有建設性的失敗經驗。
為什麼學校重視的不是成功經歷,而是失敗體驗?在我日後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面試官時,才真正領悟到箇中道理。
對於那些已經通過推甄項目,並且擁有一流經歷的學生,學校方面為何還要特地安排面試?這是因為在甄試的最終階段,決定一位考生合格與否的標準,在於「這個人未來能否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因此,學校希望藉由口頭問答,透過一些問題來檢視考生的品格。
英語檢定只要用功讀書就能有好成績,口語表達也可經由訓練改善;唯獨品格無法靠著課堂教育努力培養。人在談到自己的成功經歷時,大多顯得意氣風發、充滿自信,而在提到失敗的經驗時,則會顯得謙遜、也比較不會誇大其詞。所以想了解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他談談自己的失敗。當人提及過去不堪、痛苦的經驗時,可能會在不經意間顯露出自己的真實性格。
一個人有沒有成為優秀領導者的潛力,端看他能否從失敗中記取教訓、並找出不再犯錯的做法。
不告訴你哪裡沒做好,退件15次以上
回到我當初報考哈佛大學時的話題。我曾在NHK擔任導播,經歷過不少次失敗,而且每次都令人印象深刻。因為NHK從來不介意將重要的工作,交到二十幾歲的年輕導播手上。然而,一個節目的相關工作人員,可能多達百位以上,如果是特別節目,製作經費更高達數億日圓。在這樣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我曾經嚴重激怒節目的技術人員、甚至還有採訪對象當場跟我翻臉,經歷過多次慘痛的挫折。
在哈佛應試時,我提出了幾個在工作上的失敗經驗,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提案不斷被退件的採訪節目。
事情發生在1993年,那是我進入NHK工作的第二年。當時我還是新進導播,有幸負責製作一個長達15分鐘、名為《旅居日本的外國人》的採訪特輯。這對新人來說是個一展身手的大好機會,同時也是對工作能力的一大考驗。對於過去只製作過幾分鐘新聞報導的我而言,這十五分鐘的節目堪稱重量級大作,能有這樣的機會令我喜出望外,決定要做出讓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我的採訪對象,是日俄混血的K先生,他在前蘇聯時期(1922至1991年)曾是搖滾音樂人,更是當地國民搖滾樂團的鼓手。K先生辭去樂團的工作之後,便回到父親的故鄉日本,與家人共同生活,但他在日本的生活過得並不順遂。俄語教學的計時工作只能勉強餬口,收入並不穩定;雖然想從事音樂相關工作,但在日本音樂界又欠缺人脈及管道。
「在日本生活,我看不見任何希望。但這時候返回俄國,未來也很難有出路。」——K先生在聊到搖滾樂團的往事時滔滔不絕,但一談到有關在日本生活的話題,卻明顯語塞。當時的我,認為傳達受訪者最真實的心境,才是真正的採訪紀錄片,於是剪輯了一段15分鐘的特輯,內容強調K先生在日本所遭遇到的困境。
在完成剪輯之後,我依照製作流程,請導播前輩先看過影片的內容。但無論我重新編輯過多少次,始終過不了前輩那關。在大約被退件十次以後,我終於忍無可忍,直接向前輩提出質疑:
「這影片到底哪裡不對了?」
「妳必須自己找出問題!這是新人的必經之路!」
前輩激動到連關西腔都懶得掩飾。當時,NHK內部有許多行事風格嚴厲的導播和製作人,他們在工作上貫徹「讓新人習慣自行思考」的指導方針,但連日熬夜重做的我,體力已到達極限。
「我做不下去了!」當著導播前輩與製作人的面,我終於崩潰大哭,當天就這樣逃了回家。
幾天後,我努力打起精神,再度重新剪輯影片,並請前輩過目。這大概是第15次了吧,隔天就是該節目的播映日了。
「這種東西不能在電視上播,拿回去重做!」在前輩再度這樣宣判的瞬間,我當場癱坐在地,眼淚又不爭氣的掉了下來,當天就這樣直接離開了公司。想當然,我那段剪輯了15次以上的特輯,就這樣沒了下文。
過了一段時間,當我心裡平靜下來之後,開始冷靜思考,為什麼自己無法達到前輩的要求?於是,我鼓起勇氣再去問了一次。這次前輩鬆口了:「如果當初我直接放映妳那段剪輯內容,會對受訪者的人生造成很大的傷害。看到他在日本過得這麼痛苦、煩惱,他的家人和朋友會怎麼想?所以,不管是什麼類型的人物專訪,節目的最後都必須以希望做結尾才行。」
這段話打醒了我,終於,在首次訪談的幾個月後,我再度採訪K先生,重新剪輯了一段積極正向的影片。最後,該特輯終於在節目中播映。
世界菁英談自己失敗,絕不含糊交代
事後想想,這個事件的失敗原因是什麼?當然,途中因為身心俱疲,我哭著逃離了自己的工作崗位,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但更糟糕的是,我誤以為「人物專訪就是直接轉述自己所看到、聽到的一切」,因此採用了錯誤的方式剪輯影片。
現在回想起來,那是多麼膚淺又自大的報導態度。我加入NHK一年之後,就有幸被分派到東京播報局,或許有些過度自傲,認為自己的判斷絕對不會出錯:既然連K先生自己都不避諱了,我據實報導有什麼不對?但,這只不過是採訪者單方面的想法罷了。
當我再次前往採訪時,K先生也有些挖苦似的說:「當初妳既然這麼想打悲情牌,先跟我明講不就得了?」我對採訪對象不夠體貼,這一點無庸置疑。
我從那次失敗經驗學到,採訪者的偏見,有時候會毀掉對方的一生。假如我是受訪者,在全國性的節目中,被大眾看到自己充滿煩惱的絕望模樣,一定也會大受打擊。
我把這次的失敗經驗,寫在申請美國各大研究所的論文(essay)裡,並在面試時特別提出來分享。最後我幸運錄取哥倫比亞大學等多間知名學府的研究所。提起自己逃避責任、沮喪哭泣的經驗,雖然難以啟齒,但也能藉此證明自己從中獲得了多深刻的體悟。也正因如此,日後在製作節目或寫作時,無論受訪者遭遇多麼辛酸、痛苦的磨難,在報導最後,我都會以正面的想法做結尾。
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就讀之後,我才發現,在世界各產業第一線活躍的頂尖菁英們,都會大方在校園演講中,分享自己的失敗經驗。
舉例來說,世界知名的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Edward Buffett),就曾以「被哈佛大學拒絕,是我人生的轉捩點」做為演講的開頭。當然,之後他也強調:「正因為就讀哥倫比亞大學,我才有現在的成就。」聽到名人的失敗經驗,會讓人備感親切:「沒想到世界知名的大富豪,也曾有過這樣的遭遇。」進而豎起耳朵,想仔細聽聽他接下來說些什麼。
星巴克的創辦人暨執行長霍華.舒茲(Howard D. Schultz)也曾在演講中數度提到,「逆境會使人加速成長」。當年他開咖啡廳創業時,周遭的人都不看好,甚至還有人說風涼話:「這年頭還開咖啡廳?賺不了錢啦!」但,舒茲並不把這些冷言冷語放心上,雖經歷了數次失敗,最後他仍建立了自己的咖啡王國。
在哥倫比亞大學就讀時,我參加過多場知名經營者與政治家的演講,唯獨對巴菲特與舒茲的演講印象深刻,或許是因為他們分享了自己的失敗經驗。
我在考上經營管理研究所之後,才知道過去的失敗經驗,竟然可以成為正向資產。大家從小都聽過「失敗為成功之母」,這類肯定失敗的價值觀,也常出現在偉人傳記中,但當人們真正遭遇失敗時,往往只流於沮喪,難以體會當中的價值。使人加速成長的失敗經驗,是一名領導者所不可或缺的條件。我甚至認為,光是重新認識到這點,就不枉費我特地前往美國攻讀研究所了。
從失敗中學習,還是遇失敗而怪罪?
現在,日本急需培養具有國際觀的人才,而這樣的人必須從失敗中記取教訓。經濟發展成熟的日本,也被稱作「害怕失敗的國家」,在許多公家機關跟企業中,仍有將員工的失敗,視為負面評價的傾向。
現今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受到這類扣分主義影響甚劇。他們出生後,立刻面臨泡沫經濟崩壞後的停滯期,大環境缺乏讓他們挑戰、發揮的空間。在經濟成長停滯不前的狀況下,任何人都會變得萎縮、保守,希望盡量遠離風險,甚至於過度害怕失敗。
但是,隨著日本企業發展國際化的經營模式,原本避免挑戰新事物的扣分文化將逐漸式微。創新能夠加速企業成長,但在收穫之前,少不了挑戰與失敗。近年的年度財報顯示,豐田汽車的銷售額有75%、SONY 則有68%來自海外營收。電通集團更將2017年度前的海外營收目標比例訂為55%,由此看來,民營企業為了追求更高度的成長,正極力推展國際化的願景。
出版本書的契機,是由於我為了編寫《世界頂尖的MBA課程》(東洋經濟新報社)一書,前往歐美13所知名經營管理研究所。在進行實地探訪時,各校的教授都特別強調失敗力的重要性,這使我想動筆,寫下一本專門探討失敗力的書。
失敗力顧名思義,就是從失敗中學習、藉由挫折讓自己成長的能力,這也正是國際級人才所必須具備的特質。
本文授權刊登自大是文化/佐藤智惠《世界菁英為什麼相信失敗,質疑成功?:麥肯錫、高盛、Google、豐田汽車………試探一個人能不能成為人才時,一定問:「你當初是怎麼搞砸的?」》
《世界菁英為什麼相信失敗,質疑成功?:麥肯錫、高盛、Google、豐田汽車………試探一個人能不能成為人才時,一定問:「你當初是怎麼搞砸的?」》作者:佐藤智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