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茱迪絲‧歐洛芙醫生在《臣服的力量》一書中強調,我們不該對死亡產生恐懼,而應珍惜當下的美好。
為何死亡這個主題令人反應如此激烈,而我們的恐懼又如此之大? 我們如何安慰自己並療癒集體懼死症?
我讀醫學院時很遺憾的發現,醫師和其他醫務專業人員對死亡的恐懼有多麼強烈。
死亡被冷冰冰的稱為「倒下」、「斷氣」、「生命終止」,這些字眼裡沒有光芒或神聖的含義。來日無多的病人往往被棄置於陰暗走道盡頭的病房裡,少有醫護人員去探訪,只有善心的護理人員會去查看生命跡象。
要不然就是對瀕死的病人,用非常技術性、無感情的言詞說話,非人性化到可怕的程度,也是對病人毫無掩飾的侮辱。你能想像在這最關鍵的時刻,醫生只為抵擋恐懼,保持距離,就用高深的術語對你說話嗎? 感謝上帝還有富愛心的親朋好友,陪伴正經歷過渡期的親人,儘管自己傷心難過,也不會拋棄正在受苦的病患。
醫生往往視死亡為失敗,而並不認為自身的工作是在死去的神聖過程中,傾注光芒與歡樂在臨終者身上。反而是勇敢的安寧病房工作人員,引導病人和家屬走過這段複雜的時期。
對病人而言很不幸的是,醫者經常未能與自己的死亡言和,也不自認為該帶領病人完成靈性之旅的最後臣服。於是他們把自身的恐懼投射在生命快終結的病人身上,但那正是病人即將面臨過渡,最需要愛和支持的時候。我覺得說這是無意中虐待著臨終者也不為過。
死亡最讓人害怕的是什麼? 它有什麼會令人躲進不臣服的最小自我裡? 由於你無法控制死亡,也不知道究竟會發生什麼,這使自我害怕改變的那部分感到驚慌,它有合理的理由渴望安心,並要求絕對可靠的答案。不可知使死亡成為絕佳的白板,讓我們可以投射對惡靈的恐懼。但是向死亡臣服必須帶著一些不確定性往前走。
若要走出恐懼圈,就必須誠實而慈悲的檢視,到底是什麼令你那麼害怕。否認自己害怕並沒有意義。恐懼無處可去。恐懼只會潛伏於內在,使你的本心、直覺,及對各種臣服感到安心的能力變得軟弱。你最大的恐懼是什麼?
以下是常見的恐懼清單:
身體疼痛 寂寞
失去力量和控制 孤單和迷失
沒有選擇 遺棄
有未竟之志 鬱悶
錯失機會 失去方向
地獄 與所愛的人分離
魔鬼 上帝不存在
煉獄 離開地球
身陷痛苦無法脫身 被人評斷
自己的一切遭毀滅 懲罰
死亡不是敵人,也不是異形或罪惡。死亡基本上是一種創意能量,會激起破壞性及建設性的改變。我們都體驗過這股能量:一段關係的死亡使我們得以找到更好的對象;我們因成長而使負面的自我死去並變得更自由;失去心愛的人或動物同伴會同時帶來傷痛和成長。
當臣服成為你的優先目標時,你即將品味富足而無懼的人生。你會學會放下恐懼,及擁抱日漸增加的喜悅,可以使你連結生命的脈動及活力。
依順你的本心,永遠如此。對善行和熱情毫無保留。珍惜自己和彼此。我們的希望、這個星球的希望和人類的演進,都要靠專心向愛的唯一及閃耀生命力臣服。
本文授權自:我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