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F0V2A0DN7P

第一次接觸阿德勒是學生時代不小心買了《自卑與超越》,學長看到我在看這本書,還擔心的問我怎麼了? 志文版的《自卑與超越》字小頁黃,我看不到一半就放棄,幾年後才知道原來這是有80年歷史的經典名著。作者 Adler赫赫有名,是Freud的前同事,也是與他齊名的維也納心理治療宗師。如果Freud是月亮,Adler就像璀璨溫暖的太陽,他們兩個後來鬧翻,也如太陽月亮老死不相往來。

教科書裡是這樣寫的:「阿德勒心理學 (個體心理學),整體地將個人視為一有創造力、責任感、「成為」像他的現象場中虛構目標邁進的人。它相信有時人們的生活型態是自我挫敗型,來自自卑感。帶有「精神病理」的個人只是氣餒而非生病。治療的目標是透過關係、分析與行動方法鼓勵當事人,激發他的社交興趣,與發展新的生活。- 引自當代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2009)

郝明義先生曾說「小說家用3萬字寫30字」,所以我們都愛看小說,因為有3萬字的鋪陳,更能理解那30字的意義,甚至被感動。《被討厭的勇氣》就像這樣的小說,藉著「自卑青年人」與「Adler 學派哲學家」的對談,讓沒有心理學基礎的讀者能輕鬆理解 Adler的中心思想,還有如何應用在自己的人生裡。

我看完書後,驚訝於Adler理論跟佛家理論的相似性! 上一篇書摘剛好寫《靜坐的科學》,有人問楊定一博士,真正悟道、了悟真實自性的人心是怎樣的?楊博士回答 「般若智慧」跟「慈悲」。「般若智慧」是能看清一切世間現象的本質都屬空無。「慈悲」是指對一切眾生無條件的愛。

我覺得「般若智慧」中包含《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哲學家說所有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來自於想要滿足他人的期望、尋求他人的認同,和他人的界線不清楚 (課題分離不清),以至於無法「自由」的活著。

而什麼是「界線/課題分離不清」呢?

書中用亞歷山大的故事來說明,人往往不能看清或做到課題分離。當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到波斯的利底亞時,看到神殿中的戰車,被無人能解的牢靠繩結緊緊地綁在柱上。而傳說中,只要能解開繩結者,就能成為亞洲的王。亞歷山大不像一般人努力的嘗試把結解開,他快劍一揮,就斬斷了有名的哥帝安的繩結。

佛家的「般若智慧」看出一切無常,所以不會執著名利或他人的眼光,不管被討厭或不被討厭都能「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所以平靜喜樂。如果不執著何來自卑?也不需要超越,因為存在本身就是價值。

《被討厭的勇氣》裡的哲學家告誡年輕人,要「把對自我的執著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把共同體的範圍當成無限大」,也就是不要自我中心,多關心別人、為社群付出,期勉自己對國家跟社會有所貢獻。

《大智度論》卷27裡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金剛經》中提到「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不就是Adler理論裡的「社會意識」跟「共同體」? 發慈悲心的人,不會區分自我跟他人,所以能實踐共同體的精神。

哲學家跟年輕人最後一夜的對談,鼓勵年輕人「認真活在當下」,就如《金剛經》中的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但隨心念起滅,不執著於任何一刻,便能心無所住,心生智慧。

我不認為Adler跟宗教有所連結,但真理往往是簡單且不隨時代改變的。100年前的 Adler跟2500年前的釋迦牟尼佛有著相似的想法,讓我更想把《金剛經》好好地多念幾次(有趣的是,蔣勳的金剛經讀本跟被討厭的勇氣,都是這幾個月來的書籍排行榜常客。)事實上也不只我把Adler跟宗教想在一塊兒,Rasey (1956)也說「阿德勒的個人心理學可以成為好的宗教,如果你夠不幸沒有其他宗教的話。」

 

100001765501289.2148.889822296
以上內容由樂活心理學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樂活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