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力時代:剩女問題

17067729685_6710af8c89_z

「剩女」問題

一直到近代,職場才成為女性人生的重心,但當然史上的女性永遠都在「工作」。她們在農地裡工作,在庭院與家中工作;她們帶孩子、照顧家中病人,從生火開始準備食物,還要縫補衣物。有句英文諺語說: 「她們工作到手指瘦骨嶙峋」(They worked their fingers to the bone),而且不只是窮人得辛苦工作,在歷史上絕大多數的時期,就連中產階級與富裕女性,也得耗費大量時間料理家務、照顧家人。

不過,一直到近代,只有較貧窮的女性才為工資工作,而且即使在工業革命過後,她們的工作地點絕大多數也都在別人的家中。換句話說,別人付錢請她們做家務—她們在自己家裡以女兒或妻子身分所做的事。

對所有階級的女性而言,婚姻幾乎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目標。在熱門電視影集《廣告狂人》(Mad Men)第一集中,有一幕呈現的不只是一九五○年代的面貌,而是整個先前的歷史。那一段的劇情主角是麥迪遜大道(Madison Avenue)上一間廣告公司的辦公室經理瓊•哈洛薇(Joan Holloway),劇本注明她「二十五歲上下,身材火辣」,而她有話要勸告通勤至城市工作的新進祕書,當然是位女性:

幾年內,如果妳做對了,妳會和剩下的我們一樣待在城市。

當然,如果妳做得真的非常對,妳會離開城市,完全不必工作。

這是歷久不衰女性忠告一九五○年代的版本。在一八○○年或一八五○年,一九○○年或一九五○年,勞動階級的女孩十多歲就出去工作,她們工作是為了賺錢養家。如果一直單身,她們就一直工作下去,但如果嫁了如意郎君,找到有穩定合理收入的男性,她們就會待在家裡。

中產階級的女孩比較不常出現這種模式,類似模式要到較為晚近才發生,而且幾乎不適用於富家女孩,但原因只是在史上大部分時期,這些女孩從來不曾從事有薪工作。一直到了二十世紀中葉,甚至是在工業化的西方,女性最常見的單身模式是為錢工作直到結婚,然後就辭職,所有女性都是如此。

這類「結婚條款」(marriage bar)的歷史告訴我們,這一切是多麼不容置疑。自十九世紀末以來,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女孩開始大量擔任有給職,成為教師、護士或公務人員,婚後便停止工作。在多數國家,公部門是她們的主要雇主,而公部門對女性教師與公務人員,有著結婚就得離職的規定。令人驚訝的是,這樣的規定一直持續到相當近代。妳要不就保持單身,要不就放棄工作,讓男性來賺錢養家。

經濟史學家克勞迪亞•高汀(Claudia Goldin)估計,「結婚條款」的高峰影響了四分之三的美國地方學校董事會,以及超過五成的所有辦公室員工。「結婚條款」在一九四○年代大致上被廢除,但一直到一九五○年代仍存在於某些地方。英國的教師與公務人員結婚就得離職的規定,一直延續到一九四五年,荷蘭的公務人員限制一直持續到一九五七年,澳洲到一九六○年代,愛爾蘭到一九七三年。

我記得,在我憤世嫉俗的青少女時代,並不認可一位結婚便辭去教職的阿姨,但當時的我並不明白,如果再早個幾年,她其實完全沒有選擇。我阿姨認為自己的行為完全正常,結了婚的女人就該待在家裡。

而且,她絕對想結婚,從前的女人都想結婚。現在的我們無法想像,在一個建構於婚姻之上的世界,當個未婚者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當個「銷不出去」的老處女,會讓妳陷入幾乎不受尊重、沒有多少機會的境地,而且所有女性都一樣,不論妳是中產階級或勞動階級,受過教育或是沒受教育。

戰爭會帶來悲劇,受害者不只是犧牲生命或造成殘廢的年輕男性,還會波及原本會結婚、但變成永遠無法結婚的女性。在美國,南北戰爭造成史上最高的國內死傷人數,不只絕對數目如此,相對數目更是如此:超過五十萬名男性犧牲生命,南方各州損失近五分之一所有十三歲至四十三歲的白人男性。

在一九二○年代的英國、法國與德國,造成大規模社會衝擊的戰爭則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一時間年輕女性的人口遠超過年輕男性。幾乎在歐洲每個地方,數百萬名女性失去男友、未婚夫或丈夫。在戰爭結束時,當時正值二十多歲的人受到的影響最深:在這批女性中,有三五%後來未能結婚。

當時發生的事十分慘烈,當時的報紙清楚讓我們看到,人們的反應是如何高度框架於一種常見的認知:女性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人妻,如果沒有丈夫,她們成了需求剩餘。

維吉尼亞•尼可森(Virginia Nicholson)在令人心有所感的《單身選擇》(Singled Out)描寫了這個世代,書中引用了當時英國報章媒體的文句:

「剩女(Surplus Woman)問題:永遠無法為人妻的兩百萬女性」
—《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頭條,一九二一年

「英國的兩百萬剩女問題」
—諾思克利夫爵士(Lord Northcliffe),《每日郵報》(Daily Mail)創辦人

「兩百萬的剩女族群」
—《泰晤士報》(The Times),一九二一年

未婚夫死亡的維吉尼亞也屬於這個一戰世代,她回憶自己在一天結束時,坐在火車裡,「看著對面蒼白、冷漠、疲憊的臉孔,命運女神唱著『剩餘的兩百萬人,剩餘的兩百萬人』,而我是其中之一。」

成為剩女,不只是受過教育的女性要面對的問題,也不只是貧困女子的困境,剩女來自各個階層,因為對所有階層的女性而言,結婚、然後在家裡帶孩子,是最好、最天經地義的人生選擇。女性「骨子裡」的確是姐妹。

一直要到二十世紀後三分之一的時間,這種整體模式才消失,女性的共同人生也才跟著消逝。

乍看之下,這件事似乎並不明顯,女性依舊想結婚,大多數也結了婚,儘管我們將在後文看到,其實愈來愈少人結婚。現在,已婚女性待在家裡的世界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多數已婚女性都在外面工作。各地女性走出家門、離開洗碗槽,在成人就業市場得到社交生活,取得財務獨立。

然而,今日成人女性就業的情形,不同於以往人人皆料理家務、照顧家人那麼一致,而是顯得各有不同。現代女性在如何工作、何時工作、為何工作等方面相當不一樣,北歐的變化是個很好的探討起點。

 

(本文摘自大塊文化/艾莉森‧沃爾夫《女力時代:改寫全球社會面貌的女性新興階級》)

1232112215女力時代:改寫全球社會面貌的女性新興階級

作者:艾莉森‧沃爾夫
出版社:大塊文化

 

圖片來源:ford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