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一樣,專一樣
我曾經多次倡導,青少年要注重並追求自己的深度職業愛好,或者說「職業呼召」,因為擁有並實現「職業呼召」,和工作效率、工作時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有著密切的關係。實際上,不管其他人怎麼看,我們一旦找到屬於自己的愛好,我們就會在工作中真正達到享受的境界。在此,我要進一步幫大家解決三個問題:
1. 職業愛好與業餘愛好之間的關係。
我們可能會有這三種情況:
(1) 從事的職業屬於職業愛好的範疇,而且還有機會嘗試業餘愛好,這是非常幸運的一件事,也是我們要努力追求的一種理想狀態;
(2) 能從事職業愛好, 但沒有機會嘗試業餘愛好,大半是因為職責過重。這在職業發展期是正常的,但當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後,則可以向組織管理者要求,在職業規劃中適當地考量自己的業餘愛好,或者與家庭成員或好友共同謀劃實現業餘愛好的條件;
(3) 從事的職業並非自身的愛好,但可以從事業餘愛好,而這樣的人往往嚮往下班、休假,或者與同學、好友聚會的時光。他們與職業愛好和業餘愛好都沒有機會實現的人相比,仍然是很不錯的,但從長遠來看,或許還是可以設法將業餘愛好職業化,或者是尋找職業轉換的機會。
2. 愛好的持續性。
對小部分人來說,他們對自己的職業愛好和業餘愛好都很清楚,但大部分人並不明白自己真正的愛好,也分不清愛好和欲望之間的區別,他們大多是在被動得來的機會中消極地對待工作,頂多只是日久成習慣而已。我曾經建議那些不明白自己愛好的大學生們多實習、多投入社會實踐工作,以便瞭解自己比較喜歡什麼。
在此,我進一步建議,將前四到五年的工作期當作觀察、見識和反思的時期,你可以有兩三次跳槽的機會,目的是透過比較,更加明白自己的愛好特點;而在工作崗位上,也要積極地爭取交流、研討和接觸新知識的機會,如此會讓你覺察到自己特別有興趣、合乎自己個性,且能累積知識的那些領域。
3. 職業歸屬感。
我們有多少人能心甘情願且驕傲地說:這份工作將是我樂於為之貢獻的終生職業呢?也許有,但更多人消極地認為,這份工作可以讓自己養家活口就夠了;他們希望盡可能地去休假,而不是工作;他們期待下班遠遠大於上班;他們不把現在的工作崗位真正當成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談到自己的工作時,多半會使用「瞎混」、「就只是待著」這類的詞。也許這不能怪大部分的人,因為我們從小很少受到這樣的教育,讓我們得以追求有認同感與歸屬感的職業生活。
我們所謂的「生活」,更多是由私人、家庭和友誼所構成的,而職業似乎是另外一回事。但事實上,完整的個人歸屬就是由情感、家庭、職業等元素所構成的一個完整體系,任何的缺壞都會給我們的整體人生帶來很大的缺憾。
我非常遺憾,很多人終生沒有產生對自己職業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但在此,還是要認真地提醒年輕朋友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探索、培養並持續開發自己的職業愛好,建造並鞏固自己的職業地位,提升並擴展自己的職業疆界,這對於我們一輩子的生活品質非常重要。
千萬不要以為職業就只是職業而已,它不僅代表著我們的社會地位和各種各樣的資源, 同時也是實現其他私人生活追求的重要支撐。
如果我們能擁有一份令自己有歸屬感的職業,並且不斷地發展這份歸屬感,人們就會發現你具備一種極具職業魅力的人格,而這在你的同事或者公司裡,絕對是最稀有的資源。
(本文授權自「好的文化」,出處:好的文化/ 袁岳《20幾歲就定位:搶進頂尖百大企業的職場成功法:人氣經營顧問親授‧職場菁英的自我養成術》)
《20幾歲就定位:搶進頂尖百大企業的職場成功法:人氣經營顧問親授‧職場菁英的自我養成術》作者: 袁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