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人們會喜歡的不同:起死回生的學校

1755E9DB9C

從地圖上來看,要抵達紐約州的紐康布鎮,從繁華的曼哈頓市區得開兩百五十五英里(約四百一十公里)的車,也就是遠得不得了。此一運動愛好者的樂園位於阿迪朗達克公園(Adirondack Park),距離佛蒙特州伯靈頓(Burlington, Vermont)五十九英里(約九十五公里),鎮上有哈里斯湖(Lake Harris)營地,以及四百八十一名左右的居民。

如果你看Google Maps 的紐康布鎮衛星影像,只會看到湖泊、林木,以及紐康布學校(Newcomb School)的操場,就好像周圍的森林想要吞噬學校,讓這個地方回到易洛魁(Iroquois)與阿岡昆(Algonquin)印第安人的部落年代。

二○○六年六月十三日,克拉克.「史期普」.豪滋(Clark“Skip”Hults)接到一通期待已久的電話,得知自己即將成為紐康布中央學校(Newcomb Central School)新任學區教育長(superintendent)。他年輕時造訪過紐約北區(North Country),一直很喜歡那個地方,這個消息令他開心。

史期普表示:「董事會看到我在紐約南部照顧弱勢學生的成果,所以他們聘請我,希望我能帶來新鮮思考,主要負責行政計劃以及學業表現等方面的事務。」

因此史期普搬到紐約北區,接手學區教育長的例行責任:規劃課程、管教不聽話的學生、繳費……無所不包。史期普喜歡做這類事,但他也希望能以更具意義的方式影響學校,以及自己所熱愛的社區。

史期普二○○六年抵達時,紐康布中央學校的人數就和小鎮人數一樣,不斷下滑。伐木業與礦業在一九七○年代晚期遷出紐康布,從那時起,人口就不斷流失。學校一共有十三個年級(從幼稚園到十二年級),學生只有五十七人。最高峰的時期,學校一共有三百五十名學生,此後四十年間人數不斷下滑,最後大概得用巴士載孩子到別處上學。史期普就任那一周,又碰上兩個孩子轉學,學生一共只剩五十五人。

然而沒有什麼人在談要解決這個問題。談了又如何?

史期普解釋:「我剛來的時候,學校人數減少的問題已經太久,人們變得無感。重大問題就像那樣,人們有時會視而不見,因為如果你意識到問題,你就得處理,而那似乎一件是不可能的事。大部份的鄉下學校直接放棄。很多行業都是這樣,認為壞得最嚴重的東西修不了,於是把力氣花在別的事情上。」

雖然沒有人要求史期普增加入學人數,他調查了學校情形後,心想:「我們必須成長。」然而要怎麼做?他不可能把昔日的伐木業還有礦業帶回小鎮,也不太可能從鄰近小鎮挖學生。他要如何把更多學生吸引到一間偏僻的迷你公立學校?有什麼東西可以幫助學校吸引新學生?要吸引哪裡的學生?他的學校可以提供什麼和那一區其他學校不一樣的東西?

在此同時,另一個問題也讓史期普很煩惱:紐康布缺乏多元性。他的女兒從八成學生都是少數族群的都市學校轉學過來,稱這所鄉村學校是「沒有特色」(vanilla)的學校,因為學生都來自同一族群。她說:「每個人都和我一樣。」而且那不是讚美的意思。史期普的家人知道,學生將離開紐康布這樣的小鎮(百分之九十五的居民都是白人),接著進入擁有多元語言、多元文化、多元宗教,以及多元觀點的商業世界。鎮上的孩子進入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後,他們將有多能和他人合作、競爭、推銷自己?

史期普把紐康布中央學校日益減少的入學人數,當成自己的問題來解決。然而雖然他已經尋求解決方案好一段時間,還是想不出什麼好法子。一天他和澳洲的哥哥在電話上談教育時,突然靈機一動。史期普的哥哥是私立學校的國際學生招募人員,偶然間提到教育國際學生現在是澳洲第三大產業。

等等,再說一遍,真的嗎?

史期普瞬間把一切連在一起。小鎮的公立學校需要多元化,還需要更多學生。那個意想不到的連結,讓他想出一個簡單的解決辦法:鄉村學校+國際學生=成長

突然之間,大量的可能性在史期普眼前展開。他可以想像,招收國際學生或許可以改變紐康布的未來。如果人數成長的話,就算一年只多三、四個新學生,也會反轉前一年的學生流失。而且來自其他國家的學生,可以為小鎮帶來什麼樣的多元性、文化視野、語言接觸、課業指引,以及社交生活?史期普考量了可能的改變後,發現不會有新成本。學校已經有老師、桌子和教科書,以及行政人員,只需要食物等消耗品與住的地方,好處絕對多過成本。

雖然問題依舊比答案多,史期普相信這個點子本身可行,因此開始和別人分享這個點子,告訴他將需要贏得支持的人士。小鎮領袖與學校人員一同參與此事,居民自願當接待家庭,事情就這樣順利進行。過去五年間,紐康布中央學校迎接來自二十五國的六十一名學生,包括德國、法國、中國、瑞典、巴西、孟加拉、辛巴威、塞爾維亞、以色列、瑞士、南韓、伊拉克、蘇利南、黎巴嫩、澳洲、日本、芬蘭、泰國、維也納、俄國、亞美尼亞、西班牙與烏拉圭。

史期普私下閒聊時,相較於人數的成長,他似乎更醉心於多元性的增加。「想像一下,在我們迷你的鄉下小鎮,社會課討論住在以色列的基督教巴勒斯坦人,探討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同樣憎恨他們,原因是宗教信仰。」

「我們有一個來自巴格達的年輕女孩,她解釋她看到有人被殺害的過程,以及她晚上穿著出門的服裝睡覺,以防半夜得逃命。」
「我們的學校有穆斯林與佛教徒—紐約北區不會有那樣的事。」
「然後你考量到這些孩子的整體聰明才智,以及他們對我們數學課與自然課討論的貢獻,這豐富了我們的教室,好處多到無法計算。」

附近的社區也注意到相關改善。史期普沒料到僅五年時間,這個計劃就帶來百分之八十四的成長。他表示:「此一國際課程的名聲與品質,讓其他小鎮的孩子也通勤跑來就讀。有幾個新家庭搬了過來,有些別鎮的孩子跑來和祖父母或阿姨、叔叔一起住,方便他們在紐康布讀書。有一個人是別的地方的小鎮學區教育長,他放棄在自己鎮上連任的機會,把全家人搬來紐康布,好讓孩子可以轉學。

二○一二年時,紐康布中央學校的成員齊聚一堂,一人帶一道菜到學校餐廳吃晚飯,慶祝自一九八○年代以來,學生首度達一百人。」

史期普如今擔任全美各地的學校董事會顧問,而當初至少有十幾個鄉村的學區教育長嘲笑他的點子。中國與俄國的教育人士遠道而來,參觀紐康布,向成功的美國教育體系取經。史期普表示:「各地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準備好面對真實世界的生活,而國際課程可以做到那件事。我們的學校從前不曾登上峽谷瀑布市(Glens Falls)地方報,現在則登上BBC、路透社與美聯社。」

讓一切成真的外國學生也享受到好處。史期普表示:「孩子們不只來這裡上學,他們還社交,一起出去玩、做運動、參加學校話劇,成為小鎮大家庭的一份子。他們爬山、滑雪、騎雪上摩托車,他們交朋友。」

一位孟加拉學生來自人口三千萬的城市,一開始他睡不著、痛恨這個地方,這裡沒車、沒噪音、沒城市、沒購物的地方,但後來適應得很好。

史期普說:「到了該離開時,沒有學生哭得比他慘。」

傑出工作帶來人們喜歡的不同

史期普讓自己的鄉村學校多了國際學生,這是了不起的成就。這個計劃成功了,證明行得通,在學業、社會、經濟等層面,影響了數百學生以及他們的家庭,程度超乎所有人的想像。

對學生來說,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多了一起玩的酷炫新朋友,而且接觸到其他文化,整體來說得到更好的教育,而且有足夠人數可以進行學校活動(跳舞、運動、學校話劇等等)。

對家長來說,不同之處是不必讓孩子搭車到別處上學,還有機會成為接待家庭。此外他們得到的不同,還包括國際學生為他們的孩子帶來的所有不同。

對老師來說,不同點是多元性、更多的資源、更多的課堂參與,以及工作保障。

對小鎮領袖來說,不同之處是成長、有活力的社群、穩定的房地產價值,以及相較於失去小鎮學校,擁有學校所帶來的一切優點。
對史期普在其他小鎮學校工作的教育同仁來說,不同之處是希望—他們可以做點什麼,阻止小鎮人口下滑,解決缺乏多元性以及廢校的問題。

最後,史期普靠著替以上所有人帶來不同,也讓自己不同。他熱愛自己的工作,為此感到自豪。他交到全球的新朋友,得到成就感,而且還對教育帶來正面影響,範圍遠超過自己的家鄉。

是你讓工作不同》這本書要講的是創造人們會喜歡的不同,而且不只是像史期普那樣,帶來會改變人生的重大不同,也要講中小型的不同。我們將看到替教育、科技、健康照護、製造、工程,以及數十個其他產業帶來不同的努力。請和本書一起探討人們如何找出具有創意的方式,替人類的進步寫下新頁。我們將學到帶來不同的人士如何思考,以及他們做些什麼。

不過進一步探討時,你應該留意一件重要的事:傑出工作最重要的例子,最深刻、最啟迪人心、我們知道將令你屏息的範例,我們無法告訴你,因為它們尚未發生,它們將由你完成。

 

(本文授權自時報文化,更多內容請見《是你讓工作不一樣:創造影響力的5個改變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