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父母的期待,有沒有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

你對父母的期待,有沒有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

童年確實對於人生初始階段的狀態有重大影響,但自我成長卻是一輩子的事情。因此,客觀看待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也是給自己一次新的成長機會。

父母也是大環境的受害者

許多我們認為所謂的父母過錯,其實是我們以今天的文化概念去衡量的結果。這種做法對父母來說並不公平,因為他們也是大環境的受害者。

父母的養育方式,大部分也是他們的家庭、文化和社會等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當我們把自己所受的傷害全都怪罪到父母身上,其實就是讓一個個體背負了整個集體的過錯。

許多人從小都是接受打壓式教育,父母看似在打擊你,其實可能是因為他們從小就接受謙虛是美德,驕傲自滿容易壞事的觀念;當父母要求你不要輕易冒險時,看似缺乏界限感,想要控制你。但如果我們回頭看他們成長的環境就會知道,在他們的年代能夠按部就班、穩定就是最好的生活。

當我們把父母放回到他們當時身處的環境就會發現,他們也沒有得到足夠的愛與教育,甚至他們自己就經歷了混亂而破碎的原生家庭。

許多父母其實已經意識到原生家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因此當他們為人父母,就會下定決心,絕對不要讓子女承受自己以前經歷過的痛苦。但是許多時候,他們雖然意識到上一代的錯誤為自己帶來傷害,卻又還是延續了這些過錯。這種心理創傷在一個家族代代相傳的現象,在心理學稱為代際創傷。從「受害者」變成新的「加害者」,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需要整個社會一起面對和消化。

接受父母必然是不完美的存在

客觀看待原生家庭,代表我們要收起對父母理想化的期待。

小時候我們會很自然地崇拜父母,但是,隨著一次次的成長經驗,我們會慢慢調整心目中「理想化父母」的形象。當我們意識到「父母不再完美」的時候,就等於再度經歷一次與「理想父母」關係破碎的過程。

許多人在成年之後,仍然無法對父母的過錯釋懷。其實這個狀況的背後,正是隱含子女內心深處對父母「過於理想化」的期待:「我覺得我應該得到父母所有的愛與關注,但是我沒有。」或「我覺得父母應該是無所不能,但是父母並沒有做到。」是這些落空的期待,最終演變成父母的過錯。你對父母的期待有沒有超出他們的能力範圍?太過理想化的期待,也可能是偏見的來源。

因此,理解父母的不完美,是客觀看待傷害很重要的一步。因為總有一天,我們也要接受自己成為不完美的父母,會面臨子女的失望和憤怒,也要接受自己終將成為讓孩子感到掃興的大人這樣的事實。

小時候的傷害很難逃避

童年時期的我們特別容易受到創傷,也是因為在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依賴自己的父母,這種生存本能,讓小時候的我們很難逃避來自父母的傷害。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哈洛(Harry F. Harlow)在二十世紀六○年代曾經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恆河猴實驗」。哈洛的研究團隊在一個籠子裡放入兩隻假的母猴,一隻是全身包裹著柔軟絨布的「絨布媽媽」;另一隻是全身纏繞著鐵絲的「鐵絲媽媽」,但胸前裝了一個二十四小時餵奶裝置。然後,實驗者把一隻剛出生的恆河幼猴放到這個籠子裡。除了喝奶,大部分時間,幼猴都趴在「絨布媽媽」身上,因為溫暖的感覺可以給牠安全感和歸屬感。

接著,為了觀察當幼猴受到傷害時會不會離開「絨布媽媽」,他們把「絨布媽媽」做了一番改造:當幼猴靠近時,「絨布媽媽」會吹出強大的冷氣,把幼猴吹得只能緊貼籠子的欄杆,並且不停地尖叫。

可是即使如此,幼猴還是會忍受這些有傷害性的刺激,一直留在「絨布媽媽」的身邊,不會轉而尋找「鐵絲媽媽」。實驗結果證明,出於安全感的需求,即使會受到傷害。幼猴還是不願離開傷害自己的「絨布媽媽」。

這個實驗結果也被投射到人類的依戀關係。而人類的依戀關係也在後來的許多實驗和歷史現象中得到證實。我們生存的本能決定了,在能力尚未發展好之前,會十分依賴主要照顧者,自然也就無法避開來自主要照顧者的傷害,這是人類的通性。在我看來「不禍害,非父母」。其他膚淺、表層的關係,想傷害我們還傷害不到呢。正因為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如此深厚,來自他們的一點點失誤才會對我們造成那麼大的傷害。但是,這個傷害本身,其實沒有你想像中的大。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夠以更平靜的心態看待這些傷害。

本文摘錄自《無行動,不幸福:45個正向心理學練習,掌握幸福感關鍵》, 好人出版。

好人出版《無行動,不幸福:45個正向心理學練習,掌握幸福感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