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大怒」的同義詞是低自尊

「勃然大怒」的同義詞是低自尊
「勃然大怒」的同義詞是低自尊

稍微想一下自己的自尊是什麼程度。馬馬虎虎還算不錯嗎?偏低嗎?或是非常高呢?
大部分的人會將自己的自尊評得較低,而這情況所表露出的行為大致可分為兩種。

首先是因為低自尊,而在社交方面畏縮的人。這類的人因為依賴他人,因此對關於自己的評價非常在意及敏感。

雖然每當這種時候,他們就會說是因為對什麼事都很容易感傷或感動的感性個性所致,但正確來說,是因為情緒的高度不穩定性,隨時就心慌意亂、焦躁不安。

雖然不是正式的心理學用語,但有「好孩子症候群」此一說法。依賴他人的人,往往會以此來稱呼自己的性格,且不忍面對自己潛意識的慾望或不安,而裝作不知道。為了在對自己不友善的環境中生存,於是養成了根深柢固的習慣,不向壓迫自己的外在對象表露出負面情感。這類型的人,從很久以前開始,便刻意表現出對他人寬容的態度,卻嚴格地把自己逼到牆角。

如此一來的結果是什麼,那就是比自己實際能力還要低的成就。如果他們說自己所擁有的資源是一百,不知為何,他們的成就程度就只停留在七十、八十。

對這類型的人而言,人生的每個階段都重複著類似的經驗;在憑自己的能力充分能承擔的關鍵成就時刻,突然做出意外之舉,來逃避成功或表現出拖延的樣子。

認為自己沒有成功的資格或能力,且害怕自己要是真的成功了,會被好勝心強的人指責,或是無心傷害到停滯不前的人。這樣的不安,可能會浮到意識之上,也可能在潛意識的層次移動。

因此,這類型的人經常在關鍵時刻覺得身體哪裡不舒服,或是對某些地方感到不滿意而中途放棄。等到事情大有進展的時候,才覺得哪裡不對勁而停止往下一步前進。久而久之,突然發現自己來到了並非小時候所夢想的位置,而因此感到內心崩潰。

也會被像是不想再扮演「好孩子」、「我都做到這地步了,那個人是怎樣?」、「我曾有很多夢想的,怎麼變現在這樣?」種種想法,以及無法壓抑的憤怒所籠罩。而身邊的人可能會感到困惑,「他……生氣了?他會生氣?」

相反地,也有人因為低自尊,而採取過度附加一層又一層補償(compensation)的策略。這樣的人,以傲慢自大的態度擺架子,什麼事都自誇,特別努力向他人展現完美主義的樣子。雖然是任誰都很難接受的醜態,但他們卻過度評價了自己的魅力與能力,很難有修正行為的空間。

根據他們自己的說法,雖然小時候也有點畏縮,偶爾也有人際關係問題,但現在對他人都很寬容,對自己人生的一切都充滿自信。周圍的人聽到這話可能心裡會想:「寬容?但發那麼大的脾氣?」但也不會說出來,因為反正他也不會聽。


看起來自尊低的人,以及過度補償低自尊的人,都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表露出憤怒或是好勝心。

對他人的缺點或失誤勃然大怒、火冒三丈,或是其實沒那麼嚴重的事,卻兇狠責罵他人。若感覺到自己的自尊或存在的理由受到威脅,就會試圖展開先發制人的攻擊,使周遭的人感到錯愕。

「勃然大怒」的同義詞,就是「低自尊」。

P的情況就是如此。

但其實問「那個人的自尊是高還是低」這樣的問題,對於理解一個人的行為是沒有任何幫助的。這個問題需要更加準確一點,不是單純地問自尊的高低,而是應該觀察「外顯自尊(explicit self-esteem)與內隱自尊(implicit self-esteem)的關係如何」。

先從結論說起的話,P是外顯自尊低而內隱自尊高的例子。

自尊大致可分為外顯自尊與內隱自尊。外顯自尊就像自我偏愛、自我接納、自我價值感一樣,是向外表露的自尊;以(自以為)合理且自覺的標準評價他人眼中的自己,是有意圖且可控制的顯性自尊。
「我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依舊取得了這樣的成就,遇見這樣的人、擁有這樣的外表的人。」像這樣充滿自信地評價自己,即可稱作是高外顯自尊。

與此相比,內隱自尊則在我們的內在無意識地、自動地運作。默默複雜運轉的內隱自尊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內隱自尊是前意識(preconscious)的。前意識是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的概念:雖然平常不記得,但並非被壓抑在潛意識層次,因此當拋出問題或線索時,可透過回想拉回到意識層面的東西。

例如當被問到小學的時候是怎樣的學生時,忘卻的記憶會像復活一樣,回應道:「啊,這麼一想,我那時候是那樣的孩子呢!」這便是表露了前意識的自尊。

第二,內隱自尊是自動且結合的狀態。內隱自尊是太熟悉而無需控制,或沒有控制的機會,就像自動販賣機一樣的自尊。

當發生與過去相似的情況時,負面的自我認知可能就會跑出來;遇到令人想起過往不好回憶的情況,就會想「是啊,我本來就是那樣……」而習慣性地自責。儘管表面上看起來是自尊高的人,但這時就可觀察到無法擺脫受過去影響的模樣。

第三,內隱自尊是迅速以非語言的方式展現出來的。內隱自尊並非以「我是這樣那樣的人。」的話語來表現,而是以關於自己「不知為何就是如此」的想法與形象來展現。

投射測驗(projective test)是引導人們對模糊的刺激自由反應,接受測驗刺激來投射自己獨特心理狀態的心理測驗方法,其中有一項稱作屋樹人的畫圖測驗,藉此經常可觀察到個人自尊的片段。(在此不會具體說明會有什麼反應,以免日後你有機會接受測驗時,受到影響。)

第四,內隱自尊緊密地與自我概念相關的自我意識情緒(self-conscious emotion)連結。因此,在內隱自尊不穩定的情況下,雖然平常可能不自知,但會突然湧上自責、侮辱、羞愧、猜忌等負面自我意識情緒,而感到崩潰。

像這樣,個人的外顯自尊與內隱自尊可從情感、思考、記憶、行為等不同層面來區分。


那麼,大腦如何處理外顯自尊與內隱自尊呢?

以一般人為研究對象的既存研究指出,與此兩種自尊有關的大腦區域相互重疊,很難清楚區分。因多體素模式分析(multi-voxel pattern analysis,MVPA)的導入,可做到更加細緻的大腦影像分析,於是二○一八年有研究發現,處理內隱自尊的區域唯獨與大腦的獎勵迴路(reward-related regions)有關;但該論文的作者們(考量到過去已有研究發現大腦內的獎勵區域與外顯自尊也有關係)也下了暫時性的結論,認為負責掌管外顯自尊與內隱自尊的大腦區域相似。

有趣的是,此獎勵區域透過得到他人的肯定或稱讚,也會變得活躍;抱持著感恩(gratitude)的心情時也會變得活躍;實際上能經常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有價值一面,並常有感恩經驗的人,外顯、內隱自尊則都是高的。這部分的因果關係還需要更進一步探究,此新的假設也需要反覆的驗證。然而,若現在在某條路上無法馬上獲得他人的支持與認同,那麼靜靜地回想自己生活中值得感謝的事,可能是喚醒自己的獎勵迴路或自尊「還不錯的方法」。反正不會有損失,請試試吧。

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研究以沒有心理問題的正常群體為對象,也是一大研究限制。實際上,在自尊較低的臨床群體身上,觀察到稍微不太一樣的面貌。

二○一五年一份探討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患者大腦功能模式的研究中,曾觀察大腦如何處理與自我相關的正面或負面資訊,尤其專注在憂鬱患者與外顯處理或沉默處理有關的特有神經活動,展現了什麼樣的特性。

這項研究得出以下兩點重要結論。

首先,慢性憂鬱患者處理與自己的憂鬱有關的負面單字刺激時(例如憂鬱、眼淚、自責感等),不同於普遍對於自尊的樞紐區域會過度活躍的預測,此區域的活動性反而顯著下降。

憂鬱的人的內側前額葉皮質為何對憂鬱的單字很難有反應呢?正常對照組的大腦對新接收到的資訊卻持續有激烈反應。

這結果可以看作是,憂鬱的人們長久經歷著憂鬱,情緒上已變得遲鈍(blunting)的反應。已長時間沉潛在憂鬱感之中,無法對負面刺激有更多特別的反應。

「我清楚知道自己是沒出息、懶惰又沒用的人,沒才能、不幽默又沒魅力,這就是明確的事實。」

他們懷著這樣扭曲的信念,並且關於自己的缺陷,他們在腦中牢牢累積了極度隨意的證據,於是與自己有關的負面資訊已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換句話說,當無力感加深時,無論與自己有關的資訊是愉悅的內容,還是憂鬱的內容,都無法使大腦動搖。

其次,這項研究指出,憂鬱的人下降的大腦活動性,與外顯處理有關自己的資訊相關。另一方面,以現在的研究方法論,無法確認憂鬱的人特有的內隱性資訊處理。以為像一般人一樣,外顯自我資訊處理和內隱自我資訊處理是在相似的大腦區域進行,但並非如此。

在實驗過程中,對於發現與測量關於自己沉默的態度,是非常嚴苛的,因此在研究方法方面有許多的限制,留下很大的遺憾。我認為透過未來的研究,肯定會發現與內隱自尊的異常有關的大腦區域。

為此,有必要持續進行支持或反證目前為止的研究結果的各種研究。或者,認為這些研究很有趣,反覆讀了又讀這些艱澀內容的你,也可能提出新的想法。


以結論而言,感覺自己的自尊哪裡不太對勁的人們,把它當作單純的自尊高低問題來理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

儘管乍看像是自尊很高的人,事實上說不定內在的自尊正慢慢地變得脆弱,不穩定地漂流著。此外,表面上明明表露很低的自尊,但內心卻因極高的自我膨脹感,或許對他人的憤怒正不斷提升。

外顯自尊與內隱自尊在許多層面上,包含大腦內的活動性,各自以不同的形態運作著。當大腦各區域開始發出不和諧的聲音時,無法融為一體、零散的心靈碎片,會使我們有效率的應對能力下降。根據許多研究的發現,這兩種自尊之間的落差越大,對於心理治療的反應就越不好,問題也會持續下去。總而言之,為了更加清楚理解真實樣貌,外顯自尊與內隱自尊以什麼方式促使大腦運作,還有待更進一步研究。

本文摘錄自《不用完美,做個還不錯的人就好》, 平安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