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進股票的最適價位是多少?讓手握數十億的操盤手告訴你

買進股票的最適價位是多少?讓手握數十億的操盤手告訴你

買進股票的最適價位是多少?讓手握數十億的操盤手告訴你

李佛摩很少冒超過幾個點的風險,這就意味著,越接近危險點進行交易,他所冒的風險就越小。由於交易的股票數量龐大,李佛摩無法像小股民那樣輕鬆的進出市場,因為小股民買賣幾百股股票不會吸引人們的注意。如果李佛摩將危險價位設定在五十,那麼他會在五十和大約五十五之間開展交易。

他無法像小股民那樣掛出停損單,或者將風險限制在一個絕對的數值;但是如果發現最初的判斷有誤,李佛摩將會在市場中拋售股票,或者等待強勢反彈點再清倉。李佛摩對風險規模和最小預期收益規模之間的理論十分有趣,這似乎也是往往被大眾忽視的地方。操盤股票做為一項業務或者職業,其一系列的交易最終會引起一定比例的虧損或者收益,因此,交易者希望當支付完所有費用後,剩下的收益可以超過損失。

將風險控制在至少有一○%的收益上

李佛摩告訴我,正是出於這個原因,除非他預見到至少一○%的可能收益,否則他不會開展交易。當然,他的交易中許多收益都遠大於這一數值。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李佛摩曾在一次重倉交易中,獲利近五○%,相比之下,他在初始交易上承擔的那幾個百分點的風險,確實微不足道。但是,設定至少一○%做為獲利目標這個策略,讓我們可以看到,李佛摩是在為每三筆交易中的一或兩筆虧損預留空間,好讓那些虧損不至於把他努力在第三筆交易中所獲得的利潤全都毀掉。

嚴控風險與收益比

我講述這些不是想說李佛摩是一個激進的交易者,因為正如我已經解釋過的那樣,他通常在建倉後等待一波大幅的上漲。如果沒有賺到這筆收益,同時,股票對於有效的影響因素也未有反應,李佛摩就會得出結論,就是自己犯了錯,要麼是對於股票標的或者其走勢判斷有誤;要麼就是交易時機的選擇有誤。重要的是,李佛摩經常根據久經考驗的規則及時停損;當股價向有利的方向運行時,他就放任收益滾動,直至收益達到相當大的比例,因此,用百分比來衡量的話,收益率會大於三○%或五○%。假若,交易的初始風險可能就是四%,儘管收益率是二○%—風險/收益比為2:10—或者還要高。

像其他人一樣,李佛摩有些時期也會判斷失常,發生更頻繁的虧損—若非如此,他就是史上最成功的操盤手—但是畢竟他也是普通人而已,他的判斷雖然縝密,但也不是萬無一失。李佛摩將這些虧損的交易也視為日間工作的一部分,他要做的就是努力減少失誤,使交易帳戶最終處於獲利狀態。觀察所有成功操盤手都奉行的方法,透澈的分析這些方法,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大眾通常都無法取得成功。

大眾投資者通常只謀取三%的收益,卻願意承擔一○%的虧損。而李佛摩卻是承擔三%的虧損,謀取一○%的收益。三或四%的虧損,對他來說,就意味著危險。而對大眾來說,這卻意味著一個健康的反應——沒有什麼需要警惕的地方。大眾認為很難獲取一○%的收益,因為對於沒有經驗的交易者來說,如果他們買對了股票,也沒有耐心持有那麼久。對李佛摩來說,一○%的收益是對他一開始的正確判斷的一種確認,也表明股票開始按照他預料的軌跡運行。

一個最簡單,同時又是最難習得的規則,就是及時停損。如果每個股票交易者都能一天一次、一週一次、一月一次,或者當特定百分比的虧損出現時,系統化的停損,並且只要當股票按照他預期的走勢變動時,有耐心為了豐厚的收益堅定持有,那麼他的交易成功之路,終將鋪就。

不僅僅對李佛摩來說是這樣,對其他每一個取得輝煌交易成就的大作手來說,這兩條規則可能都是取得成功的最關鍵所在。

本文摘錄自《史上最強股票作手的獲利細節》,樂金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