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輸出的人,到哪裡都有優勢

懂得輸出的人,到哪裡都有優勢

懂得輸出的人,到哪裡都有優勢

擅長輸出的人,做什麼都更加得心應手。

日常的溝通表達、工作上的報告提案,或是社群媒體上的文案寫作,到知識型工作者藉由各種內容產出的形式,像是專欄、演講、出書或培訓,實踐工作自由、財務自由的自雇者人生,這些都需要輸出的能力。

簡單來說,輸出就是說、寫與行動的能力。

你可能會想:「說跟寫,這我也會啊。有什麼特別的嗎?」

沒錯!說與寫是基本能力,你會、別人也會。但是如果別人說得比你好、寫得比你快呢?很有可能你會因此失去一個機會。想想看,如果主管要你寫一份工作報告,你需要花多久的時間?

從構思架構、整理素材到蒐集數據,然後製作報告,花了兩天的時間;結果交給主管,卻被批評沒有邏輯、缺乏說服力,退回重寫。而同事只花了三小時就完成了報告,更被主管稱讚,要大家跟他好好學習。

「會寫報告真好!明明我的表現沒有比他差⋯⋯」

這就是我進入職場前幾年的寫照。不知道你也曾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明明專業能力不比人差,只要給我足夠的時間準備,我也能做出水準以上的報告、我也能把話說得很好。

等等,你發現問題了嗎?

時間壓力的干擾,是我們最大的敵人

現在,我們要處理的訊息量愈來愈多,每天我們被迫自動接收的訊息多達3、4G,相當於一天要聽一萬多首歌、或是閱讀174份報紙。這還是2014年的一個研究結果,現在可能更多!

一百年前的人們,一生能夠閱讀50本書可能就是件幸運的事,但現在大多數孩子已經看了幾百部電影。但這不代表我們獲得了更豐富的資訊;相反的,是過多的訊息增加了大腦的壓力,結果導致專注力下降與思考不周的問題。

我們都更渴望簡單的訊息,一個整理過、簡潔易懂的內容。

但這需要時間。整理我們接收到的資訊,消化、再重新組織為對方容易理解的內容,是需要時間的,但我們最缺的也是時間。另一方面,時間被壓縮在職場上已然是一種常態,面對著時間壓力,許多原本能做好的事也都做不好了。

我們需要的,是能彈性應對時間壓力下的輸出技巧。

換句話說,不只是輸出得好、還要快。

資訊的複雜度只會有增無減,在未來,能夠兼具輸出效率與效能的人,會有更大的優勢。

一個人的成長曲線,與輸出的多寡有關

大多數的職場工作者,學習和工作的方式都是以「輸入」為主,即使培養了大量閱讀的習慣,如果沒有「輸出」的習慣、或是「輸出」的方法不對,對於成長的助益就十分有限。

如果將大腦視為一個系統,那麼這個系統有效運作的模型包含了四個部分:輸入、處理、輸出與反饋,又稱為IPO 模型(見圖1-1)。

懂得輸出的人,到哪裡都有優勢

我們的大腦,藉由各種「輸入」的管道取得資訊,然後「處理」這些資訊再「輸出」結果,反饋給大腦做為判斷決策或進一步運算處理的依據。

我們藉此改變了大腦世界,但這些過程都是在大腦中完成的,而且是一次性的,成效十分有限。如果我們希望更有效的活化大腦,帶來更大幅成長,甚至是改變真實的世界,就必須將「輸出」具象化,透過溝通表達、文章寫作、圖像創作或其他視覺化的方式,來獲得更大的回饋。

日本的精神科醫生樺澤紫苑,同時也是一位出版過二十八本著作的知名作家,以高效輸出的能力而廣為人知。他認為,人生是靠輸出達到轉變的。

他在《最高學以致用法》(春天出版社出版)中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有一個人每個月讀三本書,而另一個人每個月讀十本書,誰會成長的比較多?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看得多的人可以獲得比較多知識,所以成長的比較多吧?」

這是一種迷思,而且普遍都相信大量的閱讀可以換取來更多的成長。但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影響成長的關鍵不在於輸入量的多寡,而是輸出的方式與品質。

舉例來說,一個月讀三本書,而且說得出三本書內容的人,與一個月讀十本書卻說不出任何一本書內容的人相比,你覺得誰會有所成長呢?相信沒有人會懷疑答案是前者吧!

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無論輸入量再大,只要沒有輸出,就不會成為長期記憶、儲存在大腦中;而在閱讀、學習的當下,只是「自以為懂」的短期記憶,很快就會被清除。這樣的「自我滿足」並不會帶來真正的「自我成長」。

我們的大腦機制,會將重要資訊視為長期記憶儲存起來,不重要的資訊則會被丟棄遺忘。而什麼是重要資訊呢?就是輸入大腦後被經常使用的資訊。大略來說,從資訊輸入大腦後開始算起,兩週內運用超過三次的資訊,就會被大腦轉換為長期記憶。

這裡的運用,就是各種形式的輸出,包括表達、寫作或操作等方式。

以上內容由樂金文化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高產出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