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提出合適的問題,答案就簡單了

SpaceX、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提出合適的問題,答案就簡單了

「很多時候問題比答案難找。如果你可以適當地說出問題,答案就比較簡單了。」──特斯拉(Tesla)創辦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

這本書的任務是要讓你得到深刻的印象,明白提問是一種你能學會的技能,也是我們能一起傳給下一代的技能。要成為更出色的提問者,有一部分是要培養出能力以及不顧一切的勇氣,以建構範疇更廣的問題。這個世界遭遇的難題或是機會愈大,我們就需要格局愈大的洞見,而且,我們也應該做好準備,好好提個大哉問。

提個大哉問

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善於問大範疇的問題,這是肯定的。我馬上想到的人是伊隆.馬斯克。我第一次和他對話時,提到他少有人能及的功績,跨越不同產業創辦多家高市值的公司。他創辦的第一家公司叫Zip2,提供的產品是網路用的軟體。其他如PayPal是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特斯拉是車廠,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打造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鏜孔公司(Boring Company)則是一家交通運輸基礎建設公司。同一個人怎麼能在所有領域都揮著大旗領軍向前?

馬斯克說,一般而言,當他在應付難題時特別強調兩個面向,並點出幾個其他的重要關鍵來說明他的創業成就。第一點:他相信要回歸「第一原理思維」去找出更好的解決方案。這表示,不管面對任何難題,都要體認到當中有一些已存在多年的既有假設,決定了哪些可以改變、哪些又是必須接受的現實。其次,馬斯克注意到,很多新穎的解決方案都是不同領域概念交互作用之下的產物。「很多人試著花很長時間去解決某個產業內棘手問題,他們不會去問:『嗯,我們有沒有辦法套用不同產業裡的解決方案?』」他說,「如果這麼做,可以帶來很強、很強的力量。」

至於他點出哪些關鍵,這就要談到當我問起超迴路列車時他的答案了。這個概念大受歡迎,讓他自己也很訝異。最初,這是他在加州聖塔蒙尼卡(Santa Monica)演講時脫口而出的話。「我試著解釋為什麼我遲到這麼久,然後我說我們真的需要新型態的交通工具,接著我就說出了『我想到一種新型態交通工具的構想』。」

事實上,我之前也提過,這個想法根本是天外忽然飛來一筆。基本上,他在前一個小時才想到這個概念。他說,忽然之間「網路上的聲浪不肯放過我,不斷有人追問我:『你說你要跟我們聊聊的概念是什麼?』那時我的反應就是:『我的天啊!』」他告訴我們,他最初設想的運作方式不成立,整個概念必須重做。等他提出一個具可行性的版本之後,他「在一些同事的支持下寫了一篇報告並發表出去、貼出推特連結並花了半小時召開問答記者會。」換言之,超迴路列車並沒有什麼超誇張的宣傳活動。「對,就這樣,」他總結道,「反正,事情就是這樣的。」

但,等一下。我們能不能多追問一些,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我認為,必定有許多原因讓馬斯克能快速把問題轉化為行動。首先,馬斯克這一次瞄準的又是重大問題。他懂了我的意思。「我想,整件事指出了一點,那就是一般人真的很希望能徹底改善交通運輸系統,」他若有所思地說,「我認為,就因為這樣,這個想法才能獲得這麼多關注。」雖然他完全沒有試著去推銷這個概念,但對很多人來說,這本身是一個能讓人覺得充滿能量的問題,他們希望從他身上得到更多承諾。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在《白鯨記》(Moby-Dick)做了以下宣告、同時解釋他為何要寫這本書:「要寫出偉大的作品,你必須選擇偉大的主題。」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你要提出偉大的問題時。如果你提出一個問題,直指很多人都遭遇而且痛恨的問題核心,那你就能發揮極大的影響力。

其次,在挑起他人興趣並讓很多人面對這個問題之後,馬斯克願意認真地因應這個問題。他沒有轉身就走、把這當成一時的天馬行空,也沒有把他已經在經營兩家大企業當成(合理的)理由藉以脫身,他堅守任務,把這變成一個可行但仍大膽的構想;在這個過程中,要提出與回答更多問題。

第三,馬斯克說的話能引發高度的興趣,是因為大家看到他一直都有始有終面對自己過去所提出的大量問題。他在我們的訪談中說得很清楚,他深信人必須先累積出可信度才能承擔重責大任。他也是這樣要求別人。當我們問到他聘用員工看重的特質時,他說:「我通常找的是有紀錄證明自己具備非凡能力的人……我不在乎他們大學或甚至是高中有沒有畢業,只要有解決過重大難題即可。」他也這樣要求自己。他不會要求投資人將資金投入原型還沒到一定水準的專案,他會設法達到「敲定所有細節,而且能以夠低的成本進行商業生產、讓人們負擔得起」的程度。這樣的可信度,契合我談過的「提問資本」。要累積這種資本,你不僅得回答問題,還得動手去做以發揮影響力。

最後,當一個人顯然希望邀請他人一同踏上追尋旅程時,也就提高了自身的提問資本。(你可以回想艾利.魏瑟爾的名言:問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之後展開追尋。)同樣的,那天我們也和馬斯克談到這一點,因為他的特斯拉車廠在一場排名賽中拔得頭籌。像這樣的時刻,他本來大可沉醉在打敗競爭對手的體驗中,但他沒有,他談的是因為能影響他們所帶來的喜悅:

特斯拉是真正讓汽車產業重新思考電動車的車廠;汽車業在加州改變規範之後已經放棄了電動車。通用汽車召回他們所有EV1電動車,丟進垃圾場壓碎。沒有人想要做電動車。當我們不斷前行、先做出Roadster跑車之後,也帶動了通用做出Volt。當通用宣布推出Volt,日產(Nissan)也覺得有信心可以向前走,推出了Leaf。就這樣,我們基本上讓汽車電動化這件事動了起來,雖然很緩慢,但是開始滾動了。我認為這很重要。

身為化解難題高手的馬斯克,很愛談問題蘊藏的力量,他在許多場合都談到大約十四歲時讀到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撰寫的《銀河便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從中學到「一大重點,那就是很多時候問題比答案更困難。如果你可以適切地提出問題,答案就簡單了。」在如此稚嫩的年紀,他就明白找到正確答案能帶你前進的程度有限。如今,馬斯克將他的驚人聰明才智用來尋找更好的問題:能打破假設、將能量導入路徑找到新答案的問題。他在這方面為什麼比多數人更有能力?大體上,是因為他很早就踏上這條路,而且一直走下去。

以上內容由時報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創意提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