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別人就活不出自己

在意別人就活不出自己

想起那幾年在高中教書的日子,我記得第一天走進教室,台下的孩子大聲地鼓譟說:「老師好」「老師你好年輕漂亮」「老師你管不動我們的啦!」

他們問我:「老師我們可以問問題嗎?」

我說:「可以,你們問。」

他們問了一堆問題,其中有個孩子舉手問說:「老師,你會反對班對嗎?」

我說:「不會。」他們歡呼了起來,我接著說:「反對有用嗎?我反對你們就不會交往嗎?」他們開始私語竊笑。

然後我繼續說:「你們怎麼交往我是不在乎,但是請你們記得一件事,如果你們交往超出範圍,懷孕生小孩之類的,是你們自己或你父母要養的。你們生出來的孩子不會跟著我姓、我也不會幫你們養,這是你們的人生自己要負責的事,跟別人贊成或反對無關。」我講完後,他們靜默下來。後來班對很多,但每對我都知道,倒也沒惹出什麼事端。

我們教育希望大家安分守己,用教條規範學生,卻沒人告訴他們,重點不是在於遵不遵從法令,而是能不能承擔起責任。

想想其實好笑,我們問人家問題的時候,心裡早就有答案,別人的答案根本也無法動搖心意,但我們就是想問。就像明知道不把你公開介紹給親朋好友、在重大節日加班,突然失聯又突然出現,這樣的戀人就是有鬼,我們卻偏偏還要四處去詢問意見,藉此攙扶那搖搖欲墜的自信。

明知道自己被架空,公司沒賺錢,因為害怕面對家人期待或壓力,不願意面對現實,不想突破也不想變動,最後被迫離職,那份

別人的答案,真的不重要。問了再多,愛的還是愛,想走還是會走。

重點是,你的人生就是要自己負責。

選擇創業,就有可能大起大落;堅持要愛,就有可能心碎神傷—但那又怎麼樣呢?我以前非常嚮往完美結局,可是人生在走,這個階段過完會有下個難關,根本就是需要沒完沒了的努力。重點是你的路要怎麼走,開始想了嗎?要選擇什麼樣的人生,自己有答案嗎?

華人文化總是要求聖人,但人就是有七情六慾,悖離人性的要求只會造成假面現象。假裝沒看到、假裝不在意,其實心裡痛得要死,在意得要命。

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所以忽略了自己內心感受,假裝和平,卻成不了事,我們不就是常在這樣的狀態下空轉嗎?

在公司裡,明知道事情不該這樣,但怕被排擠,假裝順從老闆、附和同事,這種事情大家都做過吧!在愛情裡,明知道自己不喜歡,卻還想當好人,死拖活拖地繼續瞎耗,這種事也很常見。

但不面對現實,最後都沒什麼好下場的,因為想要安逸、害怕變動,卻妥協在懊惱跟悔恨裡度過,真的有比較好受嗎?

別人的看法,你永遠改變不了,自己真實感受,也騙不過內心。

以上內容由方言文化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職場開放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