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碰到別人,老是說:有時間就要多看書,這樣你才有機會成功;
現在我看見別人在看書,我最常說:你為什麼想看這本書?這本書對你真得有幫助嗎?
1.盲目的看書,是浪費時間
所謂的盲目,叫做看書沒有目的;沒有目的是指,當你在看一本書的時候,不知道能從這本書裡面獲得什麼。
在看書這件事的本質上,最多人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沒有目的的看書。
如果你在看書之前,只聽說這是一本好書,但你不知道可以從這本書裡面獲得什麼,這效率是很差的。
正確看書的順序應該是:你知道你想學什麼,然後你去找那個領域的專家所出的書來看;
而大多數人的順序卻是:聽說某本書是好書,不知道自己想學什麼,只因為聽說是好書就拿來看。
這兩件事背後,本質上有根本的不同。
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有目的的學習跟無目的的學習,效率是差很多的。
一個人看書應該事先知道自己想學什麼,然後才去找什麼書來看,而不是盲目的看書,因為盲目的看書,真的只是浪費時間。
2.看書很少真的能幫你成功
真正能幫你成功的,是你實務上累積的經驗跟專業知識,很少是你從書上獲得的。
一本書的知識是公開的,那意味著,這本書的內容只要有人買來看,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東西,既然是大家都知道的東西,那價值就不高。
真正會讓你成功的,都是那些隱藏知識,也就是只有少數人才知道的東西,而隱藏知識從書裡面是無法獲得的。
什麼是隱藏知識?老乾媽的辣椒醬配方,就是隱藏知識。
但如果你問,老乾媽的辣椒醬配方是老乾媽創辦人從書上獲得的嗎?當然不是,那是老乾媽創辦人從實務上的經驗累積,自己不斷試錯,所提煉出來的。
我還記得我學生的時候,那時候的我以為只要看書越多,就越容易成功,這是天大的誤解,漫無目的的看書,其實對你會不會成功沒有多大的幫助。
或許你聽起來會覺得我好像在鄙視看書這件事,當然不是,對於看超過兩千本書的讀書狂的我,怎麼可能鄙視看書這件事。
這只是我看超過兩千本書之後的心得:看書要有絕對的針對性,絕對的目的;沒有針對性、沒有目的地的看書,都是無用的。
3.最正確看書的方式
假如你是一個菜鳥業務,你連遇到陌生人怎麼開口講第一句話都不知道,那麼此時的你,就應該去買業務員話術相關的書來看,這個叫做有針對性、有目的性。
假如你是一個工程師,你在研究網站搜尋引擎優化的書,那麼你應該去買10本以上搜尋引擎優化專家所出的書來看,這個叫做有針對性、有目的性。
假如你是一個內容編輯,你想學怎麼寫文案,那麼你就應該去把文案大師的書都買來看,這個叫做有針對性、有目的性。
正確看書的方式:永遠是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看書。除了有這樣的動機才去看書,其餘的時間都沒有看的必要。
當然,如果你是想看看小說或漫畫,獲取一些看書的愉悅,那當然例外,你當然可以看小說或是漫畫。
但是如果你看書是想獲得成功,那麼永遠要遵循一個原則:有目的的看書,永遠是看書的最重要前提。
以前的我,是個看書狂,什麼書都看,每年都要看兩百本書以上;
現在的我,看書變得非常精挑細選,不是經典的書不看,不是大師出的書不看,沒有目的就不看。
也許「看那麼多書其實沒用」這句話聽起來很刺耳,但這就是我看超過兩千本書之後的心得。
在看書之前,最重要的一件事永遠是:要有目的、要有目的、要有目的;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