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偏見─避免錯誤歸因,看清事物本質

結果偏見─避免錯誤歸因,看清事物本質

經典的經濟學有兩個基本假設:第一,資訊總體是對稱的,也就是說,你知道的,我大概也會知道;第二,人總體是理性的,總是能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可是,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卻告訴我們:其實,人在很多情況下並不真的那麼理性。

假設某銷售經理在公司管理一個銷售團隊,到了月底,他拿到銷售月報表一看,大吃一驚:一個看起來自由散漫、不太可能有業績的員工,這個月居然做得非常好;而另一個非常有打法、業績也一直很穩定的員工,這個月的業績卻令人失望。

對銷售經理來說,這兩個員工的獎金該發多少就發多少,這不是問題。但是他還面臨另外一個特別重要的選擇:這個月的「優秀員工獎」該發給誰?

有人可能會說:當然是發給業績最好的員工了,不但要給他發獎,還要請他向全體員工分享工作心得,讓所有人都學習他的成功經驗。

如果經理真的這麼做,他就犯了一個很可怕的錯誤,叫「結果偏見」。結果偏見,指的是我們看到一個人獲得了成功,就立刻認為他的所有行為都是正確的、有道理的。可是,成功者就真的有經驗嗎? 有沒有可能,他自認為的經驗恰恰是阻礙他獲得更大成功的絆腳石呢?

後來,銷售經理做了調查,發現這個月業績突飛猛進的員工其實是選擇了一種非常危險的打法,獲得成功的機率只有百分之二十;而另一個員工選擇的是一種非常聰明的打法,有百分之八十的機率獲得巨大的成功。如果銷售經理號召所有人都向前者學習,就相當於號召所有人都把未來的業績押在小機率事件上,這會把整個公司置於非常危險的境地。

成功是由努力和運氣共同決定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克服結果偏見,分清楚哪些成功是靠努力得來的,哪些是只憑運氣。不能有「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心理,因為有時候瞎貓也會碰到死耗子,但瞎貓一輩子能碰到幾回死耗子呢?

有一份調查顯示,百分之六十一的企業會在創立五年左右退出市場,百分之七十九的企業會在創立十年左右以失敗告終。失敗企業的數量要遠遠多於成功企業的數量。結果偏見會讓我們從正確的結果推出錯誤的原因,又因為堅信並且執行這個錯誤的原因,從而滑向失敗的深淵。結果偏見,讓很多企業最終死於「錯誤的歸因加上正確的執行」。

在商業世界裡,結果偏見的例子隨處可見。當某家公司如日中天的時候,我們會覺得它做什麼都是對的,它的每一位員工都值得稱讚,公司創始人在任何公開場合分享的觀點都值得仔細研究,比如,「招人的七大法則」、「開發軟體的六大工序」、「對未來世界的四個判斷」等。在結果偏見的影響下,很多人最後「死」在了這種因果錯亂的學習之中。

既然非理性的結果偏見如此可怕,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種心態呢?

第一,要在歸納法之後加上演繹法。從結果推導出原因的過程叫「歸納」。不管是成功者自己歸納,還是別人幫他歸納,得出原因之後一定要再做一件事,就是運用「演繹法」,從原因推導看是不是真的能得出原來的結果。比如,很多人說谷歌(Google)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招到了最優秀的人才。我們在接受這個原因之前,不妨試試推導,在谷歌剛剛創立、並不被看好的時候,真的有那麼多優秀的員工加盟谷歌嗎? 再比如,在阿里巴巴創建早期,有些人甚至覺得電商都是騙子,它到哪裡招最優秀的人才呢? 可能恰恰是這些被外部認為不怎麼優秀的人創造了成功,然後才吸引了很多優秀的人陸續加盟。

第二,用三個問題武裝自己。「這個結果真的有人為可控的原因存在嗎?」、「這位分享人真的知道人為可控的原因是什麼嗎?」、「他如此引以為豪的東西,有沒有可能恰恰是寶玉上的瑕疵呢?」

結果偏見

我們看到一個人獲得了成功,就立刻認為他的所有行為都是正確的、有道理的。這種非理性的結果偏見,會讓我們從正確的結果推論出錯誤的原因,又因為堅信並且執行這個錯誤的原因,走向失敗。要避免結果偏見有兩個方法:歸納之後再演繹,以及捫心三問。

以上內容由寶鼎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每個人的商學院・商業基礎:客戶心理是一切需求的起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