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問題如何有助於我們做決定、創造、與人建立關係、發揮領導力?

問問題如何有助於我們做決定、創造、與人建立關係、發揮領導力?

問問題如何有助於我們做決定、創造、與人建立關係、發揮領導力?

提問在這四個面向莫不扮演核心的角色。

做決定(至少做出不錯的決定)需要批判性思考力,而這得深耕於發問。有人指出,批判性思考力在當今面臨了危機,至少這可由愈來愈普遍的集體無能現象得到佐證,大家無力分辨哪些是有憑有據的真新聞,哪些是假新聞(或哪些是真材實料的領導人,哪些是虛有其表的假領導人)。

我們大可將這歸咎於媒體、Facebook 抑或政治人物本身,但最終還是得靠我們每個人好好想想,透過深入的問題,讓我們做出更明智的判斷與選擇。問自己一些正中要害的問題,然後再下決定要投哪個候選人、踏上哪個職涯、是否改變人生的軌道、是否放手追尋自己或事業上正在考慮的機會。提問出乎意料地有效,可以幫助你避開決策時常見的陷阱。

至於創意,靠的往往是能力與意願,也必須常和可激發想像力的挑戰性難題奮戰。對於組織裡的員工而言,必須不斷想出新點子,讓公司推陳出新,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的需求。有些人試圖以獨特、扣人心弦的方式表達見解與看法,他們的創意怎麼來?通往創意之路是一趟提問之旅,往往由「為什麼」或「如果……會怎樣?」這個格外有力的問句揭開序幕。

太多如雷貫耳的創意性突破,涵蓋商界與藝文界,都可溯本至這類的問題,但創意不會在提問後就劃下句點。在創作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都必須問對問題,了解這點這有助於創作者穩定前行,順利從第一階段的醞釀想法一路到克服最後的難關⸺ 把想法「推到門外」與世人見面。

若想成功和他人建立關係,也可藉由不停地問問題獲得顯著改善。不僅問自己問題,也對我們有意建立關係的人提問。令人意外的是,最新研究顯示,藉由問問題(只要問題問得漂亮,問得切中要害),我們會變得更討人喜歡(若問題問得很瞎,或是方式不對,恐會造成對立甚至徹頭徹尾地惹人厭)。

我們很多人慣用「你好嗎?」之類的通用問句和人打招呼,但比這更貼心更有目的性的問句,才能更有效地破冰,打破與陌生人之間的僵局,以及成功拉近與客戶或同仁之間的距離。問題問得好也有助於與我們最親近的人建立更緊密、更深厚的關係。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兩極化的時代,問問題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那些與我們有著截然不同世界觀的人,繼而開始和他們打交道,建立關係。

最後一個領域是領導力。領導力多半不會和提問扯上關係(畢竟大家認為,領導人指揮若定,理應有了各種腹案),但是愈來愈多證據顯示,一流的領導人會以自信又謙遜的口吻提出有雄心、讓人意想不到、卻沒有任何一人提問的問題。今天的領導人,我指的不只是企業高階主管,也包括任何一種團隊領導人,民間領袖、社會公義宣導人、「思想領袖」、家族領導人、教育人士等等,身處在巨變的世界,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他們必須學會提問,靠提問預測並滿足組織與員工的需求,靠提問為創新以及充滿好奇的探索定調,靠提問構思更大的挑戰,藉此團結大家的力量。列出任務或使命的宗旨(mission statement)已不再充分,新型態領導人必須列出「任務或使命的大哉問」(mission question)。

***

四個主題各異,對應的問題類型也不同,有些問題似乎特別有效。許多決策型問題意在協助你逐步克服偏見;創意型問題偏重探索與啟發;關係型問題偏重同理心;領導力問題著重視野。

儘管問題的類型不同,但四類問題有個共通點:當我們問自己問題時,會出現一個簡而有力的現象──逼自己思考。更具體地說,我們大腦思索問題時,我們進行的是「慢思」,該詞被心理學專家暨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所用,專門形容費力的認知活動,目的是做出更好的決策、選擇與行動。

慢思可能簡單到只要在下決定或採取行動前按一下暫停鍵,問自己:我現在真正想要得到的是什麼?這個再基本不過的問題有助於你多思考,是個不錯的起步。但若你配備的是更周延、更刁鑽的情境問題,那麼你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你可以用這些問題提示或提醒自己從多個角度分析某個情況,或是挑戰自己的預設想法。我們若認真提問,有助於開發更多的可能性和選項,表示面對某個挑戰時,我們不僅能更深入思考,也能更面面俱到、更不偏不倚。

雖然本書的功能之一是分享事先擬好的問題,讓大家參考並應用於特定情況,但本書更大的目的是鼓勵大家養成提問的習慣,這麼一來你不僅可善用本書列出的現成問題,還可以慢慢依據自己的需求,另外量身設計適合自己的問題。

培養提問的能力一如鍛鍊肌肉,必須不斷操練才會強化與改善。儘管你覺得自己已掌握提問的訣竅,但仍有很多方法可協助你更上一層樓。從「推測式探詢」(speculative inquiry)乃至「肯定式探詢」(appreciative inquiry)都是可學習的模式。這兩個模式貫穿本書,我會詳細介紹。其實有方法可以協助你設計更好的問題,而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也需要技巧,諸如注意語氣與措辭上細微的差異。此外,如何鼓勵身邊人士勇於提問(若你有心想成為領導人,這點尤其重要),也是有竅門的。

為了做到上述任何一點,我們必須克服慣見的惰性(懶得對自己與對他人提出需要深思的問題)。雖然本書剩下的部分會提供具體的訣竅與工具提升提問品質,但我希望一開始先廣泛討論一些不利我們問出好問題的障礙,以及何以努力克服這些障礙如此重要(尤其在今天所處的世界)。

以上內容由寶鼎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從Q到Q+:精準提問打破偏見僵局×避開決策陷阱,關鍵時刻做出最佳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