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xabay
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知識音頻,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一年365天,從不間斷。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快加我唷。 https://goo.gl/kTLQz1
你講話常常沒得到你想要的結果?稱讚別人,對方卻好像沒什麼開心的樣子?
這不是你的問題,而是你沒有摸清楚對方的「性格模式」。
什麼叫性格模式?《激發心靈潛力》這本書的作者提到:「性格模式是一個人內在記憶跟行為的主宰方式,它決定了我們的處事態度。」
要判斷一個人,我們可以先從判斷一個人的性格模式開始。
《激發心靈潛力》的作者提到了三種常見的性格模式,弄懂它們,你跟別人溝通,才不會出現各種讓你覺得莫名其妙的結果。
1.自我判定型 vs. 外界判定型
假如你問一個人,問他怎樣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表現優秀的人的時候,對於某些人來講,他可能會說:「我不能肯定,或是,我不知道。」會這樣回答的人,他靠得可能是外界的資訊,來評斷自己的好壞優劣。
例如,當主管拍拍他的背,誇他表現得好的時候,或是他被升職了,或是當他獲得了當月的績效獎金,這個時候,他會覺得自己是個表現得很好的人。這種人,我們將它稱為「外界判定型」的人。
還有另一種人,當他們表現得不錯的時候,他自己會知道。如果他們覺得自己表現得不好,那麼,無論你怎麼誇他、稱讚他,他還是無法肯定自我。這種人,我們將他稱為「自我判定型」的人。
所以,假如你的朋友是「外界判定型」的人,你知道你可以藉由多誇他幾句,來讓他對自己產生信心。
而如果你的朋友是「自我判定型」的人,你會知道,即便你一直稱讚他表現得好,很可能也沒什麼用,因為他需要透過自己的表現,才能判斷自己的好壞。
2.獨立型 vs. 群力型
職場上有一種人,他能獨自完成作業,喜歡自己一個人就把事情給做完,如果你讓他去做,需要跟很多人一起完成的工作,他可能還覺得綁手綁腳,這種人我們稱他為「獨立型」的工作者。
還有一種人,他的能力或許不突出,喜歡跟別人一起完成主管交辦的任務,簡單的說,就是一個「無名英雄」,這種人我們將他稱為「群力型」的工作者。
另外還有一種人,位於「獨立型」跟「群力型」這兩者之間;除了自己能夠獨立作業之外,也能很和諧的跟別人一起工作,這種人,你看他可能很獨立,但是卻不孤獨,我們將這種人稱為「自主樂群型」的工作者。
假如你是老闆,你有一個部屬,能力特別強,但是卻常常自命不凡,這類型的員工可能動不動就想去創業,去幹一番大事,如果你有這樣的員工,你應該找個職位,讓他可以充分發揮他的才能,這種人才,放在團隊裡面,可能還會有反效果,因為他是屬於「獨立型」的工作者。
又例如,如果你把一個屬於「群力型」的工作者,調去一個需要大量單獨作業的單位,原本,他在團隊裡面可以做出很好的貢獻,但是現在,他可能反而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
假如你是老闆,今天你要用人,你必須清楚的了解,自己的部屬,是屬於哪一種型的工作者:
「自主樂群型」的工作者,既可以團隊合作,也可以單獨作業。
「群力型」的工作者,要讓他待在團隊裡面。
而「獨立型」的工作者,要讓他獨立作業,發揮自己的才能。
這三種類型的人,分別有他不同的用人方式。主管如果不會用人,即使再有能力的人,也可能無法發揮自已的特長。
3.自我意識型 vs. 顧他意識型
在生活中,有一種人,他比較關心跟自己有關的事情,其他跟自己無關的,就顯得漫不在乎,我們將這種人稱為「自我意識型」的人。
還有另一種人,他比較在乎跟大家有關的事情,我們將這種人稱為「顧他意識型」的人,這種人可能會投身公益,或是一些社會活動。
通常不會有人是非常極端的,都是介於自我意識跟顧他意識的兩者中間,否則,如果你是極端的「自我意識型」的人,你可能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所以,如果你是一間公司的老闆,今天你要找客服中心的人員,你要找哪種人?很明顯,是「顧他意識型」的人。
為什麼?因為客服中心需要服務大量的客戶,如果你找一個「自我意識型」的人來做這份工作,他可能會欠缺關心他人的意識,你這間公司可能就會接到很多抱怨電話。
那麼,你可能會很想知道,要怎樣才能知道,別人是自我意識比較強烈呢,還是顧他意識比較強烈?
有一個簡單的小技巧,那就是看那個人跟別人聊天的時候,是身體前傾、專注傾聽,還是身體後仰,表現出不怎麼在乎的樣子。前者,有很高的機率是「顧他意識型」,後者,有很高的機率是「自我意識型」。
《激發心靈潛力》的作者認為:「溝通時所產生的問題,幾乎都是來自於對對方個性的不了解。」如果能掌握對方的性格模式,往往那些問題,就可以輕易地化解。
每天早上七點我會在line上推播一則知識音頻,將我的所見所聞與你分享,一年365天,從不間斷。還沒加我Line的朋友,快加我唷。 https://goo.gl/kTLQz1
每週Youtube發佈新影片,請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https://goo.gl/X3F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