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坡路段才最精采!

人生,下坡路段才最精采!

圖片來源/pixabay

◎活著,就是年歲增長

每個人的年紀都在增加,每年都會長一歲。有些人哀嘆,不希望歲數增加,越來越老,卻又希望長生不老,這兩者無法並存。

活著,就是年歲增長,也是身體逐漸發生變化。年輕時,這種變化是「成長」,但曾幾何時,開始覺得這種變化是「衰老」——很多人都是因此意識到自己邁向年老。

在我牙齒出問題時,第一次感覺到自己老了。俗話說,女人每生一個孩子就會掉一顆牙齒,我已經連續掉了好幾次,每寫一本書,也會掉一顆牙齒。年輕時,當然不會有這種情況。如今經歷了極度消耗體力後,牙齒掉落的經驗,讓我意識到自己漸漸走向年老。

掉牙齒會對日常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無法順利咀嚼,所以就會影響日常的飲食。如果需要治療,就必須忍受疼痛。掉牙齒也會影響容貌,少了一顆牙,嘴巴看起來的感覺很不一樣,就會露出老態。

因為我之前從來不曾為牙齒問題傷神或是煩惱,當需要裝假牙時,覺得自己真的老了,忍不住有點沮喪。

除了牙齒問題,我還發現視力也衰退了。視力即使衰退,也不痛不癢,更不會影響外貌,所以不至於像掉牙齒那麼令人沮喪。但我因為工作關係,從早到晚都要看書,或是看著電腦寫稿,對我來說,視力問題是攸關死活的問題。我每天必須和文字打交道,卻因為老花而無法閱讀,這無疑也對我造成了很大的衝擊。

身體機能衰退是不可逆的現象。當然,以當今的醫療技術,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減輕自訴症狀,也可以延緩身體機能的衰退,但還是無法完全恢復原狀。
如何接受再也無法恢復原狀的現實?在思考年華老去這件事,在面對疾病時,這個問題都是「重要」的課題。不要怨嘆,也不要逃避現實,而是要思考該如何與「眼前、當下」的自己相處。

◎你想回到十八歲嗎?

人為什麼會為年華老去怨嘆?

通常認為,年老就是「逐漸衰退」。正因為如此,親眼看到衰退的證據時,難免很受打擊。如果將年輕時代視為人生的巔峰,年老就是一路滾落下坡道,漸漸失去一切。年老總是讓人有這樣的印象。

年老的確會讓人失去很多,但年老後的人生未必全都是負面的事。有一個名叫《縱貫日本的心靈之旅》綜藝節目,由男演員火野正平先生騎著腳踏車,在日本各地旅行。這個節目中的金句就是「人生的下坡路段最精采!」

騎腳踏車時,上坡路段很吃力。但是,騎到上坡的盡頭,就一定有下坡路段。迎著風,騎下坡道的感覺爽快無比。人生路上,年輕時背負了夢想、目標、野心和焦躁等許多東西,用盡渾身的力氣拚命踩踏板。到了一定的年紀,想到「以後可以放下肩上的重擔,輕鬆享受了!」就會發現人生後半段的風景完全不一樣。

據說「老」這個字的象形文字,是一個駝背長髮老人拄拐杖的樣子。但是,在江戶時代,有名為「老中」的官職,中文的「老師」也完全沒有負面的意思,無論是「老中」還是「老師」,大家注意的焦點不是外形、外貌,而是集中在那個人累積的知識和經驗。

「如果可以回到十八歲,你想變回十八歲嗎?」

心理諮商時,經常問這個問題。照鏡子時,可以看到年輕的自己充滿活力,精力旺盛,熬夜也完全不在話下——但是,五、六十歲的人幾乎都會回答:「不想回到十八歲。」他們通常認為,如果可以帶著目前的知識和經驗,回到十八歲也無妨,但如果一切都要重來,就不願意回去。

人生路上,不可能都是美好的事,每個人應該都經歷過痛苦的經驗和不愉快的回憶。但是,包括這一切在內,五、六十歲的人都不願放棄自己一路走來的足跡、累積的一切。雖然為年老就意味著衰老這件事嘆息,但並不是只要年輕就好,也有人並不認為自己年輕時的狀態最理想。

我也有同感。如果一切重來,回到年輕的時候,那我就必須從頭開始學年輕時讓我費盡心血、苦不堪言的希臘文。有一句成語叫做「韋編三絕」,當年為了讀希臘哲學的原文古書,我真的翻爛了三本字典。每次翻爛一本字典,就只好再買新的,結果前後買了三本。正因為我當年曾經苦讀,現在才能翻譯希臘哲學的巨著。有很多事是因為年輕時持續努力,到了這個年紀,才有辦法完成。

◎還沒開始就「做不到」是謊言

我在六十歲時開始學韓文。因為我經常去韓國演講。因為學習多年,我能看懂希臘文、英文、德文、法文等歐美語言,但以前從來沒有機會學過亞洲的語言,所以我從零開始學習韓文。現在已經能夠跟著韓國籍老師閱讀書籍,但仍然會犯一些低級的錯誤。如果回到年輕時代,就像在學語言時會犯低級錯誤一樣,會在很多事上犯錯、失敗,深刻體會到自己的無知和缺乏經驗。

學習新事物本身是令人興奮的愉快經驗。學習過程難免有痛苦,但其實不需要放棄至今為止累積的一切,就可以回到年輕時代。那就是「模擬體驗」年輕。任何人都可以嘗試「模擬體驗」年輕,不需要特別的才華或資質,只需要少許挑戰精神。借用澳洲的精神醫師•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話,就是具備「不完美的勇氣」。

有些人有機會挑戰新事物,卻用各種理由推託,說自己「沒辦法」、「做不到」。有人說自己記性比年輕時差多了;有人覺得太難了,無法理解;也有人說自己體力不好。只有一大把時間……。

但是,其實不可能做不到。只要像讀高中時那麼努力,即使從頭學習一種全新的語言,也完全有可能學會。但因為無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或是不願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所以在開始做之前,就認定自己「做不到」。

阿德勒說的不完美,並不是指人格不完美,而是新學習的知識和技術的不完美。一旦開始學習新的事,就會馬上看到「不會」的自己。因為以前沒學過,「不會」是理所當然。但是,接受「不會」的自己,才有辦法「學會」。

有一次,我在演講中提到自己開始學韓文,一位七十多歲的男性在演講結束後叫住了我。他告訴我,他從六十四歲開始學中文,目前從事翻譯導遊的工作。他鼓勵我:「無論活到幾歲,隨時可以開始學新事物。」

我學韓文才兩年,學習資歷尚淺,但現在已經看得懂韓文書了。去年,我受韓國全國性的報紙《朝鮮日報》的邀請,用韓文寫了一篇簡短的書評。雖然寫完之後,曾經請老師幫我修改,也因為能力不足,無法盡情地寫下自己的想法,但寫完之後,還是很有成就感。我打算在學韓文之後,再學中文。去年有機會去台灣演講,當時稍微學了幾句中文,讓我產生了興趣。

年輕時的學習經常被迫和他人競爭,或是必須有結果。然而,到了目前這個年紀,就不會在意別人的評價或是評論,可以充分感受學習的快樂。可以說,這正是年老的特權。

◎年歲增長,對事物才能深入瞭解

我花了四年的時間,翻譯了柏拉圖的《蒂邁歐篇》。二〇一五年,在我五十九歲那一年,這本書終於順利出版。如果在年輕時翻譯這本書,或許會希望獲得大學的肯定,為求職加分。但是,現在可以不考慮這些事,花好幾年的時間完成這項艱難的工作,令我感到極大的幸福。

在柏拉圖的著作中,《蒂邁歐篇》是在歐洲國家最廣泛閱讀的作品,但日本已經有四十多年沒有推出新譯本,所以很難買到。

我希望除了專家以外,有更多人可以閱讀這部重要的著作,所以開始著手翻譯,但我已經超過十年沒有碰希臘文。即使有這麼長時間的空檔,我非但沒有忘記,閱讀原文時,反而比年輕時更順暢。

雖然我至今仍然認為希臘文很難,但也許是拜人生經驗所賜,現在比年輕時更能夠深入瞭解書上所寫的內容。在沒有碰希臘文的那段時間,我學習了阿德勒心理學,應該也有助於我更加深入理解。那並不是直接的幫助,而是提供了一種輔助。就好像在解幾何習題時,一旦有了輔助線,就可以清楚看到之前看不到的形狀;學習阿德勒心理學,以及各種人生經驗的累積,加深了我對哲學的理解。

精神科醫師神谷美惠子在日記中寫道,「能夠充分運用所有過去的經驗和學習的知識,並加以整合,是多麼令人感動。我每天都會思考這件事,每次思考,都會充滿深深的喜悅。」(神谷美惠子《神谷美惠子日記》)

能夠運用至今為止的人生中,自己所學的知識、自己的經驗和累積的所有一切表達某些東西。不必在意他人的評價,充分體會學習的快樂。而且,對事物能夠比年輕時更加深入理解——這正是年老這件事積極的一面,也是年老的優點。

我年輕時曾經在學生管弦樂團吹法國號。現在的技術雖然不及當年,但如果有演奏的機會,我相信只要稍微練習一下,應該可以吹得比年輕時更出色。因為即使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曾再吹過法國號,但持續聽音樂,對音樂的理解和年輕時完全不一樣。

只要能夠發現年老的價值,後半生應該會更快樂。為了實際體會年老這件事積極的一面,不妨重拾年輕時曾經做過的事。也可以挑戰以前一直想做,卻遲遲沒有機會做的事,甚至可以踏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也可以重拾年輕時看了感到費解的書,或是拿起一直放在書架上,打算以後再看的書。我相信重新看這些書,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也會有很多全新的發現。

以上內容由平安文化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變老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