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便利貼男女嗎?─缺乏心理界限的六種原因

你是便利貼男女嗎?─缺乏心理界限的六種原因
(圖片來源:pixabay)

「我好困擾,為什麼我的工作明明這麼多了,他們還要繼續加工作給我,都沒看到我一直加班加到發燒又胃痛嗎?」你滿腹心酸地抱怨著,感覺自己就像前幾年當紅台劇裡的「便利貼女孩」,但好歹劇裡的女主角最後躍上枝頭當鳳凰。這個角色詮釋了許多人在人際中的樣貌,卻也滿足了許多人在便利貼女孩最終人生歸屬的夢幻想像。而你則繼續不甘心地說,自己忙成這樣,怎麼有辦法交男朋友?

「這份工作真的很煩,同事也不願意幫忙我,他們把工作塞給我時,都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嗎?我老闆也是,才給我這樣的薪水,根本就是做三個人的工作啊!我好希望可以準時下班,我到底能不能好好拒絕別人啊?再這樣下去,我會爆炸!」

你再次哀嚎,顯然這已經不是你第一次面臨工作上的窘境了,抱怨接二連三,連你自己都討厭也瞧不起只能默默抱怨的自己,但就是無法鼓起勇氣說出口。又或者,你其實說了幾次,可老闆或同事的表情好像都只是顯示「朕知道了」,稍微展現一點不好意思的模樣,但更多的時候,是散發著「這有什麼嗎?」的氛圍,更讓你感覺無力和無奈,彷彿便利貼人生要成為你的宿命。

當然,窘境一直發生,痛苦延續到某日,便利貼女孩才有可能醒悟──原來,一切根源都在自己身上!也許我們人生就這麼不幸遇到壞同事和壞老闆,但老是都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就是與自己的心理界限有關了。

是我們挑選了工作環境,在不知不覺中,允許並接受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缺乏心理界限的便利貼女孩,往往會將很多事往自己身上攬,也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對他人臉上的表情觀察細微,容易感覺歉疚,因此無法堅持原則,總是擔心他人對自己的評論及眼光,又希望自己在他人面前有著「好」女孩、「好」人的形象,卻在真的被發卡時,感到痛苦萬分。

接下來,我們看看是哪些原因讓人成了便利貼男女。

缺乏心理界限的六種典型

1.情緒勒索的父母

這類型的父母會讓你難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渴望做事,在你不順他心意時,會聽到「我命怎麼這麼不好,生了一個不知感恩的孩子!」、「我好可憐,你們都不回來吃飯,我只能一個人孤單地吃……」經常引發你的罪惡感,讓你不得不順著他的心意去完成一些事情。

「你要離開家鄉去念書我好難過,這樣久久才能見你一次,你可不可以找離家近的就好?」而在你的生涯選擇上,他們的勒索會透過「軟性」的方式呈現,對你的選擇無法給予祝福和尊重,導致你對自己的人生很心虛,也會對父母感覺無比愧疚。因此,當你遇到拒絕就可能讓別人感到失望或傷心的狀況時,便無法拒絕。

有時,我會說,這類父母就像是自戀的父母,所有的事都以自己的感覺為重,也依賴他人的行為來肯定自己,依賴他人的「聽話」來證明自己的重要性,因而在親子互動中放大自己的感受和渴望,忽略與壓抑孩子內心的需求。

在自戀者的心中,無法將自己與他人視為獨立的個體,認為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應該與自己一致才對。所以,當別人與他意見不同時,就會出現強烈的情緒。

所以,在關係互補中,總是重視自己感覺的父母會容易養出無法重視自己感覺的孩子(或沒有權利重視自己),同時這些孩子對於他人的感受會非常懼怕,不僅無法顧及自己的感受,還要著急地去滿足他人感受,卻在滿足之後倍感心酸與委屈又無可奈何。而失去感受的同時,也失去辨識界限設定的能力了。

2.受苦的父母

這類型的父母也許因為環境或命運使然,經常為金錢的問題搞到焦頭爛額,因此需要身兼多項任務,呈現出勞苦的形象。他們自己也有很多無奈,但他們不一定會要求孩子做什麼,也不一定想讓孩子知道什麼,甚至把許多痛苦往肚裡吞。孩子往往自動會變得乖巧懂事,很多事就會撿起來自己做,當一個不讓父母操心的孩子。

有受苦的父母,就容易會有令人「放心」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會不自覺過度承擔很多職責,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減輕父母的憂愁。他們不喜歡成為別人的負擔,卻看不清楚自己的極限,因此常常分不清楚責任的分野。

這個慣性其實來自於早期經驗,一直幫不上父母的挫敗感,孩子下意識地認為,只要我變得乖巧懂事,爸媽的操煩就會比較少。然而,父母依舊操煩,可孩子自然會衍生出一套機制,是如果有人需要我們協助,就希望自己可以義不容辭地協助,好讓我們擺脫兒時的挫敗感,成為有用的人,可以有效幫助身旁的人。卻在不自覺間越扛越多,還很自豪自己幫得上忙,或者是非常有責任感的人,又因為自己太可靠,身邊也會有許多依賴型的朋友或同事。

所謂的乖巧懂事,也意味著他們不哭不鬧,不會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和情緒,超齡的表現也壓抑著內心仍渴望當孩子的那份童真。

當我們壓抑自己的需求和情緒,就無法在界限被侵犯時有所自覺,會易於苛責自己做不到他人的要求,不會看見自己的界限被侵犯,更無法適時保護自己了。

3.控制型的父母

在華人文化裡,特別容易有「孩子是父母的財產」的觀念。或者,權威與控制型的父母往往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意願,也不一定會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當孩子不是獨立個體的觀念被執行,父母就不允許孩子說不,孩子若是拒絕也會被視為「忤逆」。而孩子無法合乎父母心意,便會出現強烈的焦慮。控制型的父母常透過體罰來喝止孩子,在你的反抗中通常會有更強烈的打壓與威嚇,讓你不得不聽從。也許你心裡不服,但更多的情形是充滿委屈與不被理解的傷心。

許多愛控制的威權父母,通常身上也具有完美主義,對孩子期望很高,也期許孩子不丟自己的臉,自小的課業要求便是高標,孩子戰戰兢兢,在高壓的環境中有很強烈的恐懼感,也無力保護自己的心聲。

這類的孩子日後遇到權威的形象,就容易落入相似的情境裡,即使滿肚子委屈與不滿,也無法拒絕他人,傷心自己的努力沒有被看見,卻又恐懼自己做不好,或更深層的恐懼是自己不被愛,而戰戰兢兢地完成他人要求。

當一個孩子經常處於「恐懼」的情緒中,就很難感受到自己的意識和需求,會需要花很多心力克服內心裡「害怕被遺棄」的擔憂,所以在人際上就很難保有自己的立場和原則,更難有力量去拒絕,或捍衛自己的聲音。

4.小大人角色

從小你就承擔照顧弟弟妹妹的角色,你不一定是老大,但一定有弟妹,經常被要求「分享」,並且不能「計較」,因此你對自己的所有物感覺困惑,你是否真正擁有過屬於自己的東西,還是你的東西往往不是你的,是大家一起共享的?

每一次你想要鞏固自己的玩具或食物,自私、小氣、吝嗇這些指責就會出現,引起你強烈的歉疚和焦慮,提醒你的職責,讓你感覺像是做錯事的壞孩子。而這會阻擋我們建立心理界限,讓人輕易地開門入戶來對我們予取予求。因此往往其他人會來「分享」你的時間、經歷、能力、空間等等,有時你甚至會用付出來感覺到自己的價值。

當孩子從小對於「所有物」的觀念不明確,又負擔照顧的責任,經常會把自我縮小,會覺得自己並沒有太多選擇,只能負擔起自己角色的職責。

如果你習慣付出、習慣分享所有物,以為這些行為會為自己換來親密的連結,但其實這有時候是需要,有時候則是拯救或幫忙,不一定會換來平等又平衡的連結,以至於身旁會有很多「長不大的孩子」或「不夠負責、不願付出」人,讓你持續在難以保有界限的關係裡。

5.情緒配偶的孩子

情緒配偶是意指你變成父母情緒上的丈夫或妻子。原本應該是夫妻雙方講心事,但其中一個人卻不見了,可能是爸爸長期不在家,媽媽感覺孤單。這時,孩子學會察顏觀色,看到了媽媽的臉色很不好,就會覺得自己有義務要照顧媽媽,所以他成為照顧媽媽情緒的配偶,也就是情緒配偶的概念。

夫妻其中一方的缺席,可能真的是物理上的缺席,但更多的情況是心理上的缺席。常常跟另一半說:「我要加班」、「我就是工作很忙,沒辦法照顧你」就會形成孩子成了小老公或小老婆的現象,更演變為一種「爸爸跟工作外遇了,媽媽跟小孩結婚」的社會現象。父母之間有關係上的衝突,他們沒辦法解決,就會想透過把孩子抓進來,成為自己訴苦的對象,講完後心情好轉,就可以回到跟另一半的關係裡,而稍微感覺平衡些,所以情緒配偶就具有以下二種能力:

A.平衡家庭氣氛的能力

因為爸爸安撫不了媽媽,媽媽就把情緒宣洩在孩子身上,這樣便有能力跟爸爸溝通。你可以想像成,當你對另一半充滿怨氣,找好朋友聊天、抱怨完後就好像沒這麼嚴重了,因此能夠回去與另一半相處。而文化中又有「家醜不可外揚」,所以心中的怨懟通常都只敢對家人說。

B.同理與傾聽的能力

情緒配偶都是從小就發展出超強同理跟傾聽的能力,這些小老公小老婆的身分是從小就很會察言觀色,媽媽一個表情,他就知道發生什麼事了,擁有都不用講就懂這樣的深度有感能力。再來,因為他深度有感,所以他不可能輕易放下媽媽的感覺。在那個情況下,媽媽就是孩子的全世界,當你的全世界都不開心的時候,你怎麼敢開心?

孩子在成長除了需要他人,也會有需要被需要時候,可是他被需要時卻是這樣的情緒餵養模式,那就非常危險了。他在被母親需要時,感受到媽媽身上無比強烈的情緒連結感,他會知道「沒有太多人懂媽媽的情緒,但我居然懂耶!」,而這深度的連結是種愛的感覺。所以,他們就會在這個連結裡獲得歸屬感。

很多情緒配偶的孩子長大後其實很難找到自己另一半,因為他從小就有另一半了。或者,通常會演變成,當他跟對方結婚,就會跟對方說,你要住到我們家來,因為你要跟我共同照顧我爸媽。

這種缺乏界限者,因為習慣他人用「強烈的情緒」與他連結,像是需要你幫忙、需要你妥協,讓你感覺他們需要你,而你在被需要的過程中會擁有歸屬感,因此「拒絕」往往不是你的選項。你難以看見自己的情緒,已經太習慣照顧別人的情緒了。

6.無法原諒自己的人,或者自我定罪的人

如果這個孩子從小做了某件事,像是強烈的虧心事,沒辦法原諒自己,就容易被情緒勒索,因為身上有陰暗和無法接納的部分。當我們身上太多陰暗,就會自我苛責、自我批判,自己砍殺自己,甚至會自我放棄。

你自我放棄時,就會覺得「我是不是遵循別人的意思去過生活就好?反正我這樣過生活也沒什麼大不了?」、「我現在已經這麼糟糕了,還有人要跟我在一起?我的人生就這樣吧!」

曾經有個案例,他是台灣九二一地震的受災戶,房子倒塌,媽媽也因此過世。他一直無法原諒自己,一方面他身上有倖存者情結,也就是當你家人因災難過世,可是你卻活著的罪惡感;另一方面,其實在九二一前一晚他跟媽媽吵架,原本都是他跟媽媽睡一起的。但吵架後,媽媽到隔壁房間睡,兩邊床隔著一道牆,分別睡著媽媽和小孩。牆若倒向這邊就會是小孩走掉了,但它卻倒向了另一邊,於是他認為「如果那天晚上,我沒有跟媽媽吵架,是不是媽媽就會來睡這邊,不會去睡那邊呢?」他很痛苦也花了非常長的時間,才讓自己從這件事情稍微平復過來。他對自己強烈苛責的程度以及罪惡感,創傷跟汙點所形成的陰影,會損害個人「自我價值」與「自我意識」,以及對自己的看法,造成在人際互動中會特別容易自慚形穢,更難站穩立場,更容易受到他人言語的影響,也就難以保護自己的界限。

當我們能夠更認識自己,可以肯定自己要做什麼,就可以給予自己足夠的支持跟安全感。但要是你有很多陰暗面,無法給自己支持,就必須從別人身上拿取,所以別人怎樣可怕地對待你,你也無可奈何,因為你需要這樣的連結感。打造心理疆界時,你要看到自己是如何被餵養的,這點相當重要。

說到這裡,以上六種現象就是為何設立界限會有困難,而這些困難的背後都有相似的感受,其實不外乎就是我們剛剛講到的幾個重點:

你有罪惡感。
你很容易感到歉疚。
你很容易有恐懼感。

如果你內心動不動就會有上述的感受,或者,你是一個害怕生氣、害怕對別人展現憤怒的人,在設立界限時也會有很高的難度。

我們來看看剛剛提到的,害怕與恐懼感,也就是你害怕失去與對方的關係。在小時候沒有好好跟他人建立起安全穩定的關係模式,總是在害怕的情況下長大,很難去跟他人設立界限,也很怕別人眼中的自己是不夠好的,很怕別人對你失望。但害怕會造成你很難好好展現內心的聲音─沒有自己的感覺,也無法表達自身感受。

接著,你會很害怕傷害到對方,害怕當壞人。但你必須要去想,這些害怕到底是從哪來的?這真的很重要。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害怕呢?那如果我真的讓對方失望了,後果究竟會多可怕?要知道,恐懼感是會自我餵養的,也就是說,會被自己不斷提起,不斷放大,搞到最後你會覺得,自己是個無法好好跟別人相處的人。

再來,是缺乏朋友圈。若是沒有穩定支持自己的人在旁,會很容易陷入某段關係裡。如果這段關係一直剝削你、對你予取予求,但你卻無法離開,其實很有可能是,只有這個人可以給你,你很渴望的某種歸屬感和連結感。

不過,設立界限時,朋友是很重要的,因為朋友需要支持你度過那個內心充滿恐懼、罪惡與歉疚的時期。有時,這麼強大的感受融合在一起,獨自一人很難面對,所以缺乏朋友圈,很容易有設立界限困難的狀況。我看到很多人,他們在人際中其實蠻孤立的。但越是孤立,就越難設立界限。

在你的人際相處法則裡可能有兩種現象,就是所謂的「極化」或「二元對立」的現象。你跟這個人有關連、產生連結時,有時你就無法跟他說你的真心話。例如,你可能不喜歡講的真心話就是:「我很不喜歡你在別人面前掀我的底,我告訴你這麼多私密的情感或生活經驗,你卻告訴別人!」但你會想,假使我誠實以告,這個人就會翻臉不認人而離開。

你該仔細想想,為什麼對你而言,你會覺得對方會因此翻臉不認人?為什麼你這麼不信任自己,在你的情感或你的關係裡所付出、所奠定的基礎呢?

請回到你對自己的相信之中,你是否相不相信自己呢?你需要去詢問自己,你在關係裡做了很多事,已經有足夠多的信任了。再者,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也是其中之一,你不相信自己,你有太多恐懼,不相信你的付出是會讓別人願意聆聽你內心的聲音。這是自我價值的部分。

還有,他人的眼光和社會的期待,這其實就是我們對界限的迷思。我們好像覺得,當個有自主意識的人很自私,但有時卻又好羨慕那種很有原則、很有人際魅力,很敢說出自己要什麼的人。我們所羨慕的這些人,你會覺得他們是自私的嗎?只為自己著想嗎?

界限的建立都在保護關係,保護我們在關係裡願意持續不斷地付出。因此,你在關係裡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如果你願意用這樣的方式思考,你就可以幫助自己設立界限。

以上內容由遠流出版授權刊登,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關係界限